网吧思考转型,记得20年前用“电竞”吸引玩家吗?现在这条路还走得通吗

【本文来自《一年倒闭超1.2万家,网吧路在何方?》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看到文章最后有这么一段“据悉,一些网吧老板开始摸索转型,有人将网吧和电竞赛事相结合,吸引顾客。”

我觉得网吧老板得想想20年前是怎么经营网吧的,是怎么做营销的,除了当时人们没有家用电脑、个人电脑外,是怎么把消费者吸引到网吧来的?

无论现在还是过去,去网吧的消费者主要还是玩游戏的。21世纪初的中国,家用个人电脑还是个奢侈品。网吧的大规模出现,还让一个新名词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里——“电子竞技”。

当时的网吧老板,为了吸引生意,做起了早期的“电竞”营销。基本上每个网吧都会养支半职业战队,你进到每个网吧都会看到一面墙,上面贴着这个网吧战队主力队员的大幅照片和介绍。

现在看电竞领域一些早期的大神级玩家,很多都来自中西部,原因也和网吧有关。

中国网吧的普及率,是由西往东逐渐降低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原因很简单:西部相对较落后,比较穷,个人电脑的普及率更低。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电子竞技早期是一股西强东弱的局面。

现在网吧要想起死回生,还是得蹭电竞的热度,朝着“电竞馆”的方向发展。网吧这几年换皮也换的不少了,比如“网吧”变“网咖”,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加强了电脑的配置,增加了更多人性化多样化需求服务。

近几年,“电竞馆”这个新名词又出来了,其实还是换汤不换药,还是网吧,也能提供网咖所提供的水吧、手游、桌游之类的配套服务。

不过,“电竞馆”可以承担更多toB的活动,不仅可以挣消费者的钱,也可以挣一些企业的钱或粉丝团体的钱,组织一些线下见面会、战队比赛、线下观战不也好么?

网吧收费模式也得改改了,得学健身房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