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骑兵强国的黄昏 19世纪下半叶到一战前的各国马匹储备

500

和很多人的印象相反,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匹存量最大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美国、阿根廷和西欧等国,不是蒙古等草原国家。沙皇俄国在1913年的马匹存量是2280万,到1917年战争即将结束前,它的马匹数量达到了3450万匹。美国在1914年达到了2130万匹,此后一直保持在2000万匹左右。沙俄的统计数字之所以能够在战争中不降反升,估计是沙俄政府统计数字不断精确地结果,毕竟沙俄政府的官员们闹过将战俘遗忘40多年的笑话,战前少统计三分之一左右的马匹也很正常。没有参加一战的阿根廷1914年的马匹存量打到832万匹,是南美洲马匹数量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的马匹数量在一战前达到了252万匹,正是有了这上百万的马匹数量做底子,才有了澳大利亚骑兵在中东的辉煌战绩。

500

和新兴的马匹强国相比,亚欧非老牌骑兵强国的马匹数量开始急剧下跌。埃及的马穆鲁克骑兵从萨拉丁时代一直打到拿破仑远征,中间挫败过蒙古骑兵的入侵。但到了20世纪,埃及的马匹就低的可怜了,1910年埃及马匹总数是52000匹,到了1915年已经下降到35000匹。即使是萨拉丁复生,他也不能给自己麾下的骑兵凑集足够的马匹。土耳其的骑兵是西方人几个世纪的噩梦,到了1927年土耳其的马匹总数也只有46万匹。另一个中东传统骑兵强国伊朗的马匹数量也下跌的厉害,到了二战结束的1946年它的马匹总数也只有35万匹。这些数字不但比不上英法等强国,连比利时都比不了,一战前比利时就拥有47.8万匹马。

500

500

在近代火炮大规模装备军队后,庞大的马匹储备就成了列强的标配。早在15世纪下半叶,打炮最大的问题就是动力。1472年米兰公爵砸锅卖铁积攒了十八尊大炮,为了让它们在野外发射炮弹,他需要用五百二十二对牛与二百二十七辆马车去拉动它们。法国人是炮击和养马的行家,他们第一个把拉炮的动力统一为马匹。这是因为相对于牛,马匹更加能承受恶劣的战场环境;和骡子相比,它们受惊时也更温和。到了16世纪,法国人把大小不一的火炮“动力”标准化。法国人制造的200公斤重、炮弹0.5公斤的福科诺火炮需要2匹马拉动,1.7吨重、炮弹6公斤的大库列夫里纳需要17匹马,2吨重、炮弹13公斤的普什卡则需要21匹马拉动。这些马可不能连轴转,它们在满负荷劳动一天后需要休整,因此当时的法军认为要把一门火炮弄到战场上至少需要20匹马,此外还要有40匹马拉着满载着炮弹的马车。荷兰人在17世纪初的计算还要多一些,因为他们最大的火炮“卡托文”重量已经达到了5吨半。荷兰人认为要把一门大炮弄到战场上需要30匹挽马,这些马匹每年会折算2到3成。在18世纪普鲁士、法国等国还发明了骑炮兵,即骑乘炮兵(指炮手骑乘在马上行进的炮兵部队),它要求炮兵在行军时也骑着马匹前进,对马匹的需要就更大。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个完整六门炮的十二磅野战炮兵连(实际上大部分都是4门炮)应当包括152名炮兵、154匹马(这个数字也很难达到,一般是4门炮对应100匹马)、12辆弹药车、20辆2轮拖车、1辆运输车和1辆铁匠车。

500

500

18、19世纪西方国家马匹数量的极具扩大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交通运输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公共马车的出现让伦敦、巴黎、纽约等大城市没有几十万匹马就难以通行,新的马匹专用农具也让养马业有了扩大生产的必要。

500

战争也是马的地狱,在一战时期西线各国的马匹数量都急剧下跌。1914年法国拥有322万匹马,1914年就下降到220.5万匹。德国也一样,开战前德国有455.8万匹各种马匹,在1914年年底也变成了343万匹。一战中给战友们拖后腿的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也有庞大的马匹存量,奥匈帝国的马匹存量超过380万,意大利也在1913年超过了百万大关。在一战烽火中,参战各国都损失了自己两到三成的战马。它们损失掉的马匹数字都超过了埃及、蒙古、土耳其、伊朗等传统骑兵强国的马匹总数。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