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俄互相驱逐外交官,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新一轮外交风波愈演愈烈。俄罗斯与欧盟国家(瑞典,波兰和德国)互相驱逐外交官事件,从2月5日起开始沸腾,几天之内,各国外交部接连“互相驱逐”。

500

首先来梳理一下,这个月欧俄外交部“互动”的时间线。 

当地时间2月5日晚,俄罗斯外交部在其网站发布消息,将来自瑞典,波兰和德国的三名外交官列为“不受欢迎人士”,并要求三人尽快离开俄罗斯。据报道,被驱逐的三名外交官参与了1月23日的非法集会示威活动。俄罗斯外交部指出,外交人员参与此类活动不可接受,不符合其外交人员身份。

500

值得一提的是,1月23日非法集会示威,起因为俄罗斯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他曾担任俄罗斯政府顾问。2021年1月,俄罗斯希姆基市法院庭审上,决定逮捕纳瓦利内,羁押期30天。1月23日,全俄多地爆发声援纳瓦利内的集会游行。抗议活动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等多个城市举行。

500

集会期间,俄罗斯警方逮捕了大批违规的示威者,并针对示威者进行立案调查,罪名包括构成大规模感染新冠病毒风险等。俄罗斯外交部指责瑞典和波兰外交官在圣彼得堡参加了23日的集会,德国外交官则在莫斯科参加了同日的集会。俄罗斯总统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此前表示,上周的驱逐是 “部分外交官员参与非法骚乱”所造成的结果,俄罗斯此举并不是为了挑起与欧盟的矛盾。

在俄方做出此决定之后,两天后,其他三国外交部也分别做出了回应。 

500

德国外交部8日在柏林宣布,德国将驱逐一名俄罗斯外交官,作为俄罗斯驱逐一名德国外交官的回应。德国外交部在当天的一份声明宣布,将俄罗斯驻德国大使馆的一名外交官列为“不受欢迎人士”。声明还称,俄罗斯政府驱逐德国外交官的决定“毫无道理”。德国外长马斯认为,俄方驱逐德国外交官的行动进一步损害了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关系。德国总理默克尔也严厉批评了俄方的驱逐行动,认为这种驱逐是“不合理的”。据了解,德国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举措“与波兰、瑞典和欧盟进行了密切协调”。

500

瑞典方面,据瑞典电视台当地时间8日报道,瑞典方面表示将驱逐一名俄罗斯外交官,作为对俄罗斯示威活动后,瑞典外交官被驱逐的回应。瑞典外交大臣安·林德在其社交媒体上写道,“我们已经通知俄罗斯大使,要求俄罗斯大使馆的一位工作人员离开瑞典。这是对驱逐仅履行职责的瑞典外交官决定的明确回应。”

波兰方面,当地时间2月8日,波兰外交部决定根据对等原则,与德国和瑞典协调一致,俄罗斯驻波兰波兹南总领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列为“不受欢迎人士”,要求其尽快离开波兰。同一日,瑞典和德国方面也分别表示要驱逐一名俄罗斯外交官。

500

对于欧盟的这波报复,俄罗斯外交部迅速作出表态。塔斯社报道称,8日晚些时候,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斥责德国、波兰、瑞典的行动是“毫无根据、很不友好的”,是西方对俄罗斯一系列干涉内政行动的延续。扎哈罗娃强调说,俄罗斯外交部的行动是掌握了事实依据的,“当作出决定时,我们拿出了事实材料。这是一个绝对合理的决定,而不是简单的政治姿态”。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也表示,驱逐三名欧盟外交官,是“一些驻莫斯科外交使团在非法骚乱的背景下所采取的行动”,俄罗斯并没有可以挑起与欧盟的紧张关系,“俄罗斯一直有兴趣与欧盟恢复关系”。

500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欧盟三国作出报复决定的前一日(7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其博客上发文回忆自己遭俄罗斯当面“打脸”的经过,抱怨说“我要求俄外长拉夫罗夫撤销这一决定,但无济于事。”文章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俄欧关系的“担忧”,他还说曾在与拉夫罗夫的会晤中直言,“欧洲与俄罗斯正在渐行渐远,俄罗斯似乎正在脱离欧洲”。

《纽约时报》报道指出,其实博雷尔的此次访俄行程,从一开始就存在争议,因为这是在纳瓦利内被判刑两天后开启的。包括波兰在内的一些欧盟成员国都认为,这一时机并不合适。而博雷尔则为此辩护说,这是与俄罗斯建立更好关系的一次努力,也是亲自向俄罗斯表达要求释放纳瓦利内的一次机会。

《卫报》报道称,有两名欧盟外交官表示,一些欧盟国家正加紧推动对俄实施新一轮制裁。法新社称,博雷利预计将在2月22日与欧盟27个成员国的外长举行会晤,讨论对俄新制裁一事。对此,扎哈罗娃早前指责说,西方国家外交官是在变相给法官施加压力。即使西方人认为纳瓦利内是“他们的人”,也无法改变他是俄罗斯公民的事实。这不仅是对主权国家内政的干涉,也暴露了西方国家集体试图遏制俄罗斯的丑陋嘴脸。

500

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无论从历史还从现在来看,都不是很融洽。而相互驱逐外交官的操作,今年也不是第一次了。 

500

路透社报道,作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挪威近年来与俄罗斯关系紧张,这两个邻国都增加了北极圈内的军事部署。2020年8月,俄罗斯和挪威外交部证实,俄罗斯方面即将从俄首都莫斯科驱逐一名挪威外交官,以回应挪威以涉嫌从事间谍活动为由驱逐一名俄罗斯外交官。挪威外交部2020年8月18日驱逐一名俄方外交官,理由是他关联一名被控并遭监禁的俄罗斯间谍。挪威外交部发言人古丽·索尔贝格告诉挪威电视台:“挪威驱逐俄方外交官关联一起间谍案调查,基于他从事与外交官身份不符的活动,这一决定并非无据。”

500

时间再回到2017年,爱沙尼亚外交部在2017年5月26日证实,爱方决定驱逐俄罗斯驻爱沙尼亚纳尔瓦两名领事。俄外交部网站当天发布公告说,俄方认为爱沙尼亚驱逐俄外交官是“无理的挑衅”,此举无疑会使两国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进而将两国关系逼进死胡同。

俄罗斯外交部又在2017年5月31日发表声明说,作为对爱沙尼亚驱逐俄外交官的回应措施,俄方宣布将驱逐2名爱沙尼亚外交官。声明中说,鉴于爱沙尼亚当局宣布驱逐两名俄罗斯外交官的不友好举动,俄外交部当天召见了爱沙尼亚驻俄大使希尔普斯,作为对爱沙尼亚上述挑衅举动的回应措施,俄外交部决定宣布,爱沙尼亚驻俄罗斯圣彼得堡总领事和办公室主任为“不受欢迎人士”,限令他们5天内离开俄罗斯。俄方强调,爱沙尼亚当局持续的非建设性(对俄)政策,不可避免地对双边关系产生最为消极的影响,这一政策所产生后果的责任完全在于爱沙尼亚方面。

在欧俄最近几年频繁互相驱逐外交官背后,释放了怎样的信号呢? 

500

站在俄罗斯角度,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认为,在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访问期间,俄方宣布驱逐外交官的决定,就是要向欧盟传递一个强烈信号,即欧方不能超越底线,干涉俄内部事务。

俄欧关系发展面临诸多障碍。欧盟扩大后,内部“老欧洲”与“新欧洲”两派之间的分歧日益明显,“新欧洲”特别是东欧国家普遍对俄态度强硬。纳瓦利内事件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欧盟内部对俄政策的分歧。

500

站在欧盟角度考虑,俄新社专栏作家阿科波夫认为,如果欧盟想成为21世纪一个独立的力量中心,就需要同俄罗斯发展正常的关系,至少需要开展战略对话,最好能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如果欧盟只想继续作为跨大西洋关系中美国的“小伙伴”,那么可以维持目前对俄关系的不稳定局面,不做任何改变。阿科波夫指出,欧洲领导人非常清楚“纳瓦利内陷阱”的目的——就像乌克兰问题一样。欧洲人不应当在盎格鲁-撒克逊人孤立俄罗斯的“剧目”中扮演角色。

从长远看,俄罗斯和欧洲之间是互相需要的,特别是在能源领域。俄罗斯是世界上主要的天然气生产国,也是欧洲天然气的主要来源国,两者存在很强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尽管俄欧关系波折不断,但“北溪-2”项目中断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欧洲已投入大量资金,且项目即将完工。

即便德法等“老欧洲”一派秉持务实态度,试图加强与俄罗斯的合作,也会受到美国掣肘。当欧洲内部出现对俄立场不同的声音时,美国往往会支持“新欧洲”一派对俄采取强硬态度。美国有两个目的:一是从战略上持续遏制俄罗斯;二是维护自身在欧洲的同盟体系,分化并控制欧洲。在美国的持续干扰下,俄欧关系发展阻力重重。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