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舆图-----选自明朝天启元年刊刻版《武备志》

一、《武备志》及其作者简介  

《武备志》是明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属于中国古代字数最多的一部综合性兵书。明朝茅元仪辑,240卷,文200余万字,图738幅,有明天启元年(1621)本、清道光中活字排印本、日本宽文年间(1661~1672)须原屋茂兵卫等刊本流传。清乾隆年间曾被列为禁书。

500

500

  茅元仪(1594~1640),字止生,号石民,归安(今浙江吴兴)人,自幼“喜读兵、农之道”,成年熟悉用兵方略、九边关塞,曾任经略辽东的兵部右侍郎杨镐幕僚,后为兵部尚书孙承宗所重用。

 崇祯二年(1629),因战功升任副总兵,治舟师戍守觉华岛(即菊花岛,今辽宁兴城南),获罪遣戍漳浦(今属福建),忧愤国事,郁郁而死。他目睹武备废弛状况,曾多次上言富强大计,汇集兵家、术数之书2000余种,历时15年辑成《武备志》。

500

故宫博物院藏《茅元仪像》

二、《武备志》第240卷航海篇全录

本节取自天启元年刊刻本《武备志》,如下为全录第240卷航海篇。

500

看图须知: 

1、如下海路图,大致方位为上西、下东、左南、右北,

500

2、明朝及之前,惯称印度洋为小西洋;郑和宝船从苏州府 太仓港起锚,沿长江东行至海,而后顺大陆沿岸南下,过南洋至小西洋。

3、船队路线标识如下

500

500

4、民国之前的书籍翻页顺序为右手拈纸、向右翻开,故开本应当自右向左顺次读取。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三、《武备志》刊行时的欧洲状态及来华耶稣会士事纪

1、欧洲向东首航及殖民史

500500

500

2、耶稣会士来华纪

1517 马丁路德发表《95条论纲》

1521 依纳爵在潘普洛纳负重伤,内在转变

1534 耶稣会七位创建者在巴黎外致命山发圣愿

1540 教宗保禄三世批准成立耶稣会

1541 方济各.沙勿略启程前往印度

1541 加尔文在日内瓦建立“上帝之国”

1545 脱利腾大公会议

1551 耶稣会罗马学院建立,即今天的耶稣会格里高利大学

1552 方济各.沙勿略病死于中国上川岛,至死未踏入大陆土地

1557 西班牙耶稣会士奥维耶多前往埃塞俄比亚传教

1558 第一届修会全体会议通过修会会宪;成立德意志参赞区;莱内斯任第二届修会总会长

500

1563 成立奥地利修会省

1565 方济各.波尔日亚任耶稣会第三任总会长

1573 范礼安为耶稣会远东教务视察员

1579 范礼安至日本

1582 利玛窦奉范礼安命前往澳门

1590 利玛窦在韶州设立耶稣会神学院

1591 利玛窦至北京

1607 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前六卷

1609 耶稣会士在巴拉圭印第安人区域传教

1618 三十年战争爆发

1622 依纳爵.罗耀拉,方济各.沙勿略被册封为圣徒

1624 耶稣会士罗历山至越南传教,会士安夺德进入西藏传教

1630 汤若望至北京修订历法

1634 耶稣会梅森神父出版《伽利略的天体力学》

1645 罗马教廷要求在华耶稣会士阻止尊孔祭祖

1651 汤若望受封通议大夫,中太常侍卿,管钦天监正事

1653 顺治帝赐汤若望“通玄教师”称号

1660 南怀仁至北京修历

1664 汤若望遭杨光先诬陷入狱

1666年 汤若望卒

1669 汤若望平反昭雪

1674 南怀仁被授予钦天监监正,加太常寺少卿

1683 奥斯曼土耳其围攻维也纳

1689 耶稣会徐日昇,张诚奉命参加清朝与沙俄订立的《尼布楚条约》

1692 康熙皇帝对天主教颁布禁教令

1700 康熙皇帝批示:尊孔祭祖纯为表示敬爱先人和先师,非宗教迷信。耶稣会将此御批送往罗马

1705 教廷特使多罗至中国,禁止教友祭祖

1715 郎世宁来华;罗马教廷勒令在华耶稣会士与孔教礼仪决裂

1716 意大利耶稣会士西德利进入西藏传教

3、欧洲三十年战争

500

500

500

500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