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李焕英和唐探1,2。对电影不失望,但对一些评论的风气很失望
之前一直没有太多时间看电影,今年春节休假好好的补课了一下唐人街探案系列的一和二(三计划晚点看),同时和父母看了一下你好,李焕英。
唐人街探案系列比较有趣,补课了唐人街探案的一和二后,个人认为属于喜剧结合推理,又带有一定世界观的商业电影。笑料不少,推理不难但较为巧妙的影片。笑料重复的不多,除了莫家拳比较下三路,其他的笑料还是有些新意的,因此对唐人街探案三有了些期待。准备去看一下再评论。
你好,李焕英让我挺意外的。首先,穿越结构的设计在夏洛特烦恼里已经使用过了,但是两部剧的穿越后主线剧情不同。一个是通过穿越希望改变个人命运,一个是通过穿越希望改变母亲的命运,而这个服务母亲的主线确实令我意外。但是看完后还是很感动;其次,剧中使用了很多熟悉的小品,话剧以及其他喜剧形式的演员,意外而亲切;最后,我在电影结束时才注意到这部电影有着导演浓烈的个人真实情感,寄托着对母亲的思念和情结,这个让我最意外。因为太多的喜剧仅是停留在了打打闹闹,再提升一些到“丧事喜办”也有翻车的。而这部电影个人认为是利用喜剧的形式让喜悦去弥补遗憾,用乐观去战胜悲伤,表达了一种真诚真实且有遗憾的合家欢思想。既有人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部喜剧电影给悲剧的结尾留下的却不是叹息,而是导演从个人经历和思考出发对美好家庭关系的一种希望和向往。挺不错的,家人,爱人,友人,真挚的感情可不得好好珍惜,认真对待么?
接下来,是我对风闻社区相关影评的一些意见。说实话觉得几种现象还是挺严重:
1,捧一个踩一个,有捧唐人街探案的同时觉得其他电影腊鸡的,有捧你好,李焕英然后怼唐人街探案没深度的。
我觉得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如果电影完成度都OK的话,可以从细节上去提出自己的想法,对比或批评。没必要一个捧上来,另一个踩下去。
缺乏合理宽容的评论,是误导大家体验品质良好电影的因素之一。
2,夸张对比,这个也特指目前的某篇风闻文章,拿你好,李焕英和流浪地球做对比。额,我觉得这个思路就挺尴尬的。两个电影的类型和思路都不一样,导演要表达的内涵和主旨也不一样。两个合并起来做对比无异于关公战秦琼。
还有一个评论是唐人街探案把警察办案拍的太简单了。哎,搞笑片嘛,别那么认真。当然,我可能在看完唐人街探案三后会收回这个观点。
诚然,我国的电影事业可能依然需要工业化建设,但是不同的类型的电影对工业化的具体需求也不一样,有必要区别对待。其次,不同类型题材的电影承载的话题宏大程度也不一样,没必要总是拿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或曾经非常成功的电影去丈量每一部当下有影响力的电影。
这个反而挺搞笑的。
3,断章取义的评论电影,这个目前看到的比较多的。比如,有观友评论中觉得你好,李焕英中沈腾两个屎屁尿的桥段,让这部电影low了。同时,他也觉得最后贾玲的哭戏搞得很尴尬,让这部电影他很不喜欢。我个人认为还是有失偏颇,评论还是可以多从整体角度出发,不好的和好的都可以说说,或者从关键的一些片段出发解读会更好。因为一两个点不合心意开口就说是烂片,确实有些不合适。
我陪父母看完你好,李焕英之后,就觉得有些评论讨论的情节片段对影片的理解十分片面和扭曲,完全是误导。老子要是信了,可能就错过了一部好电影,这个太蛋疼了。不过还好,自己的口袋自己做主吧。
4,关于电影评分方面,很多平台都有自己的倾向,用平台评分证明电影质量确实有失偏颇。不过观友也没必要见到提评分的评论就表现激烈,耐心科普就好。毕竟某平台的黑历史,有些新人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