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过了两个因[望文生义]而被误用的成语

    #轻松一课# 3

——成语解读

之前,说过了两个因[望文生义]而常常被误用的成语:

1.【空穴来风】原意是:事出有因,而非毫无根据。

2.【差强人意】原意是:基本满意,而非不能满意。

今天,聊聊第三个【蛛丝马迹】

先从字面上看,蜘蛛丝和马蹄印,似乎没错。(我说『似乎』表示存疑)

再从词性上说,联合词组,嗯,对了。

最后分析一下词意,都是痕迹。只不过一个比较隐蔽,一个挺明显的。

诶,这就出现矛盾了。为什么呢?

您看啊,这个成语(词组)完整的意思是不太容易被发现的痕迹。但它前后不一致,蜘蛛,渺小的昆虫;马,高大的哺乳类动物。

古人遣词造句通常习惯两两相对、意思接近,比如:翠柏和苍松、柳绿对花红;比如: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除非,这个词组是近人创造的?马虎啦?

由此想到把『马』换成『蚂』呢?

昆虫与昆虫,蜘蛛丝不易察觉;蚂蚁的足迹更是不可探知吧!绝配呀,想想就能把自己给感动了哦……

行吗?百多年的习惯就这么容易被颠覆?被篡改?你还是算了吧。

那么,『马』字除了牛马、骡马内个马的意思以外还有其他含义吗?你还别说,真有!

灶马。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就是骑着这匹『马』。

500

赤兔马日行一千,夜走八百,其蹄印清晰可见。

灶儿马一夜上天,无迹可寻。

所以,字不改,意可变。

两只小昆虫,蛛丝对马迹。

好啦,就到这里吧

                                 2021-02-08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