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生态农业典范

充分利用自然规律的有机生态农业典范        那中元教授的那氏778诱导剂

  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所长那中元教授,将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生物工程核心~诱导调控表达与解决农业系列实践问题和难题相结合,把祖传验方的秘方药理和作物光合作用原理融会贯通,历经十几年苦心研究和778次反复试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发明了纯中药组方——那氏778诱导剂(GPIT)(用于拌种和喷洒作物叶面),并在全国22个省(区)各种环境下,在十年时间里做了大量生产示范和极限试验,取得大量的实际数据,完全证实了那氏778诱导剂具有增加光合速率(可将光合作用效率提高1倍以上)、强化生理代谢、双向调控抗逆性、高抗光氧化作用,增强抗旱耐涝、抗寒防冻、抗病防虫、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十分显著的效果。这项技术与能发挥光量子效率条件有机互作时,还可使作物的生育期极其显著地大大缩短,更能大幅度减少作物全生育期所需积温和温度强度,获得理想的增产效果。并解决了盐碱地、高寒山区不能高产的难题。能有效利用自然条件时,可实现反季节、早熟,无残膜污染,甚至可不用地膜、大棚。还解决了果树大小年难题。花期冻害难题。实现了作物防治病虫害不用少用农药。強势表达到一定程度,可部分累加递增,产生大量有效变异,甚至是质量性状重大变异,特别是首创了禾本科作物双、三芽变异,玉米、小麦、水稻、青裸、黑小麦…都多次出现一粒双芽(玉米一粒三芽)的強势生态位新种质。甚至实现了遗传学上多代留种不退化的突破(杂交种子的杂交优势逐年退化,只能使用一年,全程使用那氏778诱导剂能使种子连续6年不但不退化,而且部分优势还可增加。)

  随着"湿热同步"洗大豆国耻模式、春麦冬播的连续多年成功、春玉米、春大豆冬播均有重大突破,十字花科块茎耐冻性极限低温突破零下25摄氏度、各种巨型作物的成功,多种一年生作物可多年生…等等,不仅仅熟制革命已经东方欲晓!理论上,进化遗传学已经成为趋势!

  1999年9月,国家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机构的知名专家组成评审组对那氏778诱导剂(GPIT)进行了评审,结论是“这项技术属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研究光合作用权威专家李良壁教授说:“那中元教授的发明创造是世界顶尖技术,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

  那氏778诱导剂广泛应用于各种粮食、蔬菜、果木等植物,都是超高产、特优质、无污染、可持续。那中元团队所培育的大棒玉米正常年景亩产可超3000斤,其小麦和水稻只要水肥管理得当也都能达到亩产上吨。苹果亩产可增收3000余斤。葡萄亩产增收1000余斤。应用了那氏778的作物,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极佳,既好吃又安全。

  就连羊吃了应用那氏778诱导剂长成的安全优质饲料作物,也变得健康美味,身价倍增。有人要用大奶牛换他们一只公羊,有人要用五只母羊换他们一只小羊。

  总之,那中元教授团队走出了一条充分利用自然规律,优质、高产、安全、高效、低耗低成本、无污染、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农业路线。如此独步全球引领世界的颠覆性农业科技,才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农业发展的方向。如其能作为"十四五""十五五"基本国策,中国优循环模式,每年多种出15亿亩、20亿亩、30亿亩的粮、油、饲、生物质能源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教授的弘毅生态农场,也是生态农业的成功范例。该农场有“六不用”原则: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农膜、不用人工合成激素、不用除草剂、不用转基因,是真正的有机农场。但蒋高明教授为强调生态农业路线,将农场命名为弘毅生态农场。

  弘毅生态农场拥有十大核心技术(均为原始创新):

  1.综合有机增产技术体系(在六不用前提下将低产田改造为吨粮田)

  2.大型青贮技术(实现牛粪无臭味)

  3.土壤有机质快速提升技术

  4.植物病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5.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

  6.农田杂草综合防控与利用技术体系

  7.植物源有机肥综合利用技术(不经发酵)

  8.果园(水果、坚果、葡萄、猕猴桃园等)生草技术

  9.无农残、无塑化剂、无抗生素优质中草药种植技术

  10.旱作有机农业综合增产技术

  弘毅生态农场其他竞争力技术:

  1.粮菜互作与套种技术(解决连作障碍问题)

  2.莲藕鱼共生技术

  3.食物森林设计与管理技术

  4.地膜替代技术

  5.有机茶叶高产栽培技术

  6.生态种子扩繁技术

  7.有机农田生物多样性管理技术

  8.采后储存、运输与销售技术

  9.优质农产品加工技术

  10.六不用农产品质量监管技术

  围绕上述技术,中科院弘毅生态农业团队已获得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15项;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发布企业标准8项。

  早自2011年,弘毅农场的试验田就达到吨粮(玉米、小麦),在大田环境下,农场花生、玉米、小麦、小米、苹果等均超过普通农田产量。

  弘毅生态农场自制饲料,所有饲料都是植物型的。拒绝为禽畜提供任何动物型饲料,所有禽畜都是自由长大,而不是催肥的。市场化饲料贩子在农场根本没有生意,鸡在林下自由觅食,鹅和鸭有亲水自由觅食空间,猪自行饮水,动物的基本福利得到满足。

  农场自繁自育,养牛300多头,研发了1500吨加工能力的大型发酵青储池3个,不仅解决了饲料问题,也解决了周围村庄的秸秆焚烧问题,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秸秆经动物消化变成粪便,再经堆肥发酵,变成几乎没有臭味的优质有机肥。解决了有机肥来源问题。

  农场肥水不流外人田,污水零排放。因为不用化肥,需大量有机肥,养殖场里肥水舍不得排放,建有很深的肥水池,用清水冲淡后用于为庄稼和蔬菜施肥。农场还建有沼气池,沼气用于做饭,沼液用于防治蚜虫和红蜘蛛和部分病害,沼渣是优质肥料。

  告别农药在弘毅农场最先取得成功,防治害虫是物理+生物防虫。这样的生态系统是健康的,其林下空间以及土壤中草籽、昆虫或卵等都有了利用价值,诱虫灯捕获的害虫也成了鸡的美餐,增加了养鸡收入。以此模式,农场有机苹果产量已远超普通农田。

  弘毅农田最大的区别点是没有地膜覆盖,没有反季节大棚,不用矮状素,植物也是自由生长的。

  弘毅农场的农田设计是乔灌草结合,树林理想状态是10米宽,总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比不用树林的农田高。他们对杨树纯林进行改造,恢复生物多样性和天敌庇护地。农场里有30多种木本植物和100多种天然草本植物,形成多样化的本地森林群落。

  弘毅生态农场设计了5亩湿地,增加了湿地植物。这样,鸟类就有了饮水去处,同时春季农民也有了灌溉水源。湿地恢复对北方农田生态系统健康意义重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