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找“法拉利送孩子被踢出群”的各方好好谈谈了

你们这处理问题的方法都不对嘛。

500

最近家长界里有条热门新闻:某位爸爸开法拉利跑车送孩子上学,结果引起了其他家长的抗议。于是老师在家长群要求这位家长“不要开跑车”,理由是“引起孩子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然后其他家长齐声支持。

这位开跑车的爸爸想不通:难道要求我再买一辆便宜车吗?于是表达了抗议。

后果就是:这位家长被老师踢出了群。

500

500

经我仔细观察,这个事件有三大阵营:老师、法拉利爸爸、以及其他家长。在民意上,法拉利爸爸暂时领先。

但我觉得这个事情略显诡异,主要是这三方出牌虽然看起来合理,但都不在套路上。我按照我的理解一个个说。

首先是老师。我觉得问题最大的就是这个老师。在整个沟通体系里,他执行了令人窒息的三个操作:

第一,使用群聊而不是私聊。对家长的个别行为提出见解,哪怕是正确的、没有争议的,也应该通过私聊的方式。群聊等于示众,谁还不要点面子。在职场上的人都明白,表扬用群聊,批评用私聊,只有这个问题特别有普遍性,需要引起全员警示的时候,才会启动群聊模式。

开法拉利是个普遍性、需要全员警示的问题吗?2020年还没到,这显然不可能嘛。

第二,就这么点话还分了四段,还让家长追问怎么了,显然思路不连贯。我们群主发通知,一般都在一段对话里解决问题,不让大家产生理解困扰。这是群主的自律。作为老师,标点符号和汉字的使用也存在缺陷,“最近有家长反应说你开跑车接送孩子这样不太好”——正确的用法是“最近有家长反映说,你开跑车接送孩子,这样不太好。”

这个老师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从头到底都没有说“请这位家长以后不要开跑车”,而是通过一句“不利于教育”,引导其他家长出来发言站队。这是一个特别神奇的操作。

第三,就是最后的“踢出群”。问题是,你把人家家长踢出群了,人家孩子还在你这里读书啊,你这是家校通知群,又不是相亲群,以后学校通知怎么传达?

这波操作是很反逻辑的。而且我觉得,如果遇到特别有钱的家长,老师从本能上是要善待的,还得想办法把人家拉进家委会,说不定人家一高兴就能给学校捐个图书馆什么的,怎么可能还对人家的衣食住行指手画脚。

这个做法很不像老师,倒像是一个曾被富二代前男友抛弃的哀怨女子。

第二个表现失常的,是群里的其他家长。像我在家长群里,我老婆就叮嘱我“不要废话”——她这个叮嘱是对的,不然我就会把我的推文链接发到群里。

跟老师站在同一战线,是一个彰显态度、赢的欢心的机会,但也要看什么事。如果矛盾双方都在一个群里,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表态。

老师前面都说“有些家长”,没有点名,已经很保护原告了,不让大家得罪有钱人,结果居然有人跳将出来做补充说明,生怕别人不知道举报人是谁,这波操作也是很醉人。

至于表达,更成问题,充分展示了一种莫名其妙地仇富感。

这是很清晰的面子问题。孩子问“爸爸你怎么不买法拉利”时,觉得没了面子。孩子没想着攀比呢,自己脸上挂不住。

问题是,你买不起法拉利,不是孩子不争气,就是你自己不争气啊。哪怕孩子吵着让你买法拉利,你也不能怪孩子贪慕虚荣,而是要反省自己没本事挣钱啊对不对?

孩子要好车、要大房子不是很正常的事吗?难道你自己不想吗?

攀比,就是“明明没能力还要买”,什么时候想也成了攀比了?

这里还有一个反逻辑的操作是:如果你孩子有一个家境特别好的同学,你是和他交朋友呢,还是和他反目为仇呢?樱桃小丸子最好的朋友就有花轮同学,野比大雄都能和强夫做朋友,蜘蛛侠都是钢铁侠的跟班小弟呢,你怎么就让钢铁侠穿起优衣库来了?

最后一个发挥不正常的,就是这位法拉利爸爸了。法拉利爸爸的主要问题在于“讲道理”。人家人数占优,又预设了观点,你讲道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例如,“是不是孩子太脆弱了”,简直是误判。这哪里是孩子太脆弱了,明明是家长太脆弱了。

法拉利爸爸必须理解这种脆弱。比如说,你开着法拉利送孩子的时候,人家的丰田本田夏利尼桑里头,除了有孩子,可能还有太太。

你看,我说到这里,你可能猜到我要说什么了。你的法拉利可能会导致对方出现婚姻危机。你看看人家男人,你看看你。跟你过这一辈子真是白瞎了。

如果你天天开着法拉利,可能会有儿子同学的妈妈暗送秋波,展示少妇的魅力——这种危机你不得不察。这已经是涉及到多个家庭资产重组的重大问题了,对方部分父亲表达高度不满,也是人之常情。

这种时候不要直接抗议,你就回一句,是啊,有很多孩子的妈妈都加我好友,我也很苦恼,确实打算换辆车。

只要这一句,不管你最后在不在群里,你都是王者。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