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现了当初吹的牛X!嫦5带回月壤2千克,要不要也给美国1克?
今天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在太空中飞行了23天,完成了月球之旅的嫦娥五号,带着两公斤的月壤,回家了!
嫦娥五号的这次月球之旅,意义非凡,它成功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五个“首次”!
首次自动在月球表面进行月球土壤的采集;
首次在月球表面起飞;
首次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轨道上完成对接与采集物品转移;
首次带着月球土壤用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和建立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研究系统
01
嫦娥五号创造的诸多“首次”中,最让人感兴趣的,恐怕还是它这一次从月球上带回来的2千克样本(土壤和岩石)。
一枚造价不菲的“胖五”运载火箭,技术难度极高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最后只为了这2千克的月壤,这两公斤的月壤到底重要到什么程度呢?
这个要从两方面来说。
第一,是多!
到目前为止,从月球上带回土壤岩石样本的国家,有且只有两个!
一个是已经凉透的苏联!
▲月球1号探测器
前苏联在冷战期间发射了40个月球探测器,其中“月球16号”、“月球20号”和“月球24”号三个探测器执行了采样送回任务。
三次采样一共采到多少样本呢?
301克!
精确到个位数,单位是克!
另一个就是美国!
我们都知道,美国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成功登月的国家。
从1969到1976年间,美国人先后进行了6次成功的阿波罗探月任务,共采集了382千克月壤!
这次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壤数量虽然比不上美国人,但也是从月球上待会月壤第二多的国家。
更重要的是,咱们是一次带回来了2千克,而苏联是三次才带回来了301克!
咱们若是要在这方面超过美国人,只有等航天员登月了。
第二,是珍贵!
1978年,美国赠送给中国两份礼物,其中一份礼物便是1克的月壤!
没错,就是1克!
小指头指尖那么大小的一块月壤!
▲中国天文馆内陈列的0.5克月球样本
为了研究这块月壤,当时从全国请来了近百名各方面的研究专家,专家们小心地将这块1克重的月壤分成了两份,一份进行科学研究,另一份保存起来。
近百名研究专家,就围绕着0.5克的月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嫦娥之父”欧阳自远院士的话说,“只要当时能做的测试,我们都做了。”
可以说,中国的探月事业,就是从那0.5克月壤样本开始的!
如今,我们有了自己从月球上采集回来的2000克样本,我们的科学家们,再也不用围着0.5克月壤去进行研究了!
甚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都主动发话了,希望中国和全世界分享探月工程获得的数据……
有小伙伴会诧异,美国人不是采回来三百多公斤月壤吗?美国航天员更是登月好几次,怎么还要咱们探月的数据?
这个自然是有原因的。
咱们眺望月球,月球就是个圆盘大小,实际上它是一颗直径达到3476.28千米的大卫星。
小小的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的活动范围有限得很,基本上是落在哪就采集哪里的月壤,至于月球探测器机动个几百上千公里跨区采集啥的,根本不可能。
此前美国人和苏联人采集月壤的地区,年龄都在30-45亿年,主要研究月球起源。
但想要更深入的了解月球,光研究月球起源可不够,还需要知道它是如何演变的。
怎么研究呢?
采集更年轻的样本!
嫦娥五号这次着落的吕姆克山火山丘,喷发历史可能才13亿年!采集的样本就将填补这部分研究的空白。
这样难得的研究机会和数据,美国人自然想要了!
其实不光是美国想要,估计稍微有点能力研究月球的国家,都会想要。
中国为了推动人类继续研究月球,为了推动各国间更多的合作交流,小兵兵觉着肯定会与各国分享。
02
小兵兵还想说的是,嫦娥五号成功返回,不只意味着我国又成功完成了一次探月任务,还代表着我国探月工程三步走:“绕”、“落”、“回”,圆满完成!!!
中国的探月工程始于2004年,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至今已经过去了13年!
这个过程几乎和美国“阿波罗计划”的11年一样长!虽然咱们还没达到载人登月的水平,但对于我国来说,却是一个个里程碑式的大事件!
“嫦娥”五次奔月,不仅实现了中国航天探月的诸多首次,也实现了人类探月历史的诸多第一次!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升空,这是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
虽然是中国探月卫星的首飞,却实现了全球第一次用一台相机获取三维立体图的壮举!
▲图源:新华社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升空,开辟出了奔月时间短、卫星燃料消耗少的直接奔月轨道,拍摄到了月球虹湾预选着落区图像。
同时,嫦娥二号首次完成了持续两个小时的X频段测控(深空测控)试验!
▲图源:新华社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这一次嫦娥三号不是一个人去旅行,还带了一个伴侣——“玉兔”号月球车,中国的第一辆月球车!
12月14日,嫦娥三号顺利在月球背面的雨海西北部软着落,这是继1976年之后,第一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探测器!
值得注意的是,嫦娥三号探测器使用的是核能电池!
这要是中国在航天探测活动中首次应用核能!
▲嫦娥三号(上)和“玉兔”在月球上的互拍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升空;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带着“月兔二号”在月球背面预选区着落。
截至目前为止,嫦娥四号和“月兔二号”已完成了第24月昼工作,它们在月球背面已经累计度过了690个地球日!
▲月兔二号拍摄的嫦娥四号着落器
(图源新华网)
值得注意的是,嫦娥四号不仅对于中国探月工程“三步走”中的第二步和第三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一下子创造了人类探月史的四次第一!
第一次在月背着落探测!
第一次在月球的高纬度极地着落!
第一次实现月背和地球的中继通信!
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今年,嫦娥五号再次成功奔月,而这一次,“嫦娥”归来,带来月壤而回!
可以说,中国的月球探测器虽少,但每一次都是技能点满,每一次都能不虚此行!
有人会说,美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探月、登月了,探月工程有这么难吗?
难不难,咱们看一个数据就知道了。
自1958年以来,各国共进行了130余次月球探测活动,成功率只有52%左右!
再看一组网友挖出来的2005年的新闻↓↓↓
2020年了,咱们的“嫦娥五号”已经上去又回来了,摩拳擦掌的美俄印日,你们的月球探测器呢?
若是没难度,美俄印日当初的目标,也就不会成为一句句空洞的嘴炮了!
世纪之初,各国定下的探月目标中,唯有中国实现了当初立下的flag!
并且,我们探月活动的成功率是100%!
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的骄傲,更是中国航天的骄傲!
03
巧合,也是天意,今年正是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0周年!
1970年的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中国成为了继美、苏、法、日四国之后,第五个能够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然而,中国起步的时候,美苏的航天能力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窒息的高度,因为就在前一年,也就是1969年的7月20日,美国人就已经成功实现登月了!
而苏联,早在1957年就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59年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器,1961年将尤里·加加林送入了太空……
可以看到,我们起步时与美苏等航天强国的差距是多么的巨大!
其实,我们的航天事业开始的并不晚,早在1958年,苏联人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第二年,毛主席就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70年,在“东方红一号”成功飞天仅三个月后,毛主席就批复了一份发展中国载人航天的报告。
1971年4月,经过数百名航天专家的研究论证,最终确定了发展载人航天的“714工程”,钱学森亲自给飞船命名,“曙光一号”!
然而,在那个经济困难的年代,国家的经济实力支撑不起如此庞大的工程。714工程被搁置……
这一搁置就是二十年!
当钱老见到中国自己的航天员,已是耄耋之年!
这半个多世纪的航天发展之路,个中艰辛,只有中国航天人自己才能体会。
如今,曾经的愿望和目标都在一代代航天人的拼搏和奉献中逐一实现,我们不仅搞出了人造卫星,搞出了载人飞船,如今“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也实现了!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曾介绍,嫦娥五号从月球上带回的样本将会分为两份保存,一份保存在北京,一份保存在湖南!
这样的安排,正是对那个对中国航天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伟人,最好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