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个个都想约单间,但住过院才知道,单间是留给危重病人的
【本文来自《大城市生个孩子大致需要多少钱呢?我粗略算了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兴趣来了也许会发言
“生娃要20-30万的月子中心+月嫂+手术+康复”。还是“刚性需求”?
这是哪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象牙塔里出来的人的呓语?
小康家庭,假定女方父母不方便照顾,女方强势又不放心男方父母或不能照顾,只能月子中心或月嫂。前半年,月子中心算一月三万,月嫂一万,多算点时间,算个五个月,不过8万。
剩余的,手术加康复要12到22万? 写这个的人在公立母子医院生过孩子没有?公立母子医院一般都是本地生孩子最佳、信誉度最好的,但一般也人多挤了点。医院手术要不了几个钱(不管顺产还是刨腹产),即使住几天单人vip病房(刨腹产,医院也会一周内赶人),在生育补贴等一系列国家补贴下来,万把块钱顶天;如果是住多人大病房顺产,小几千都不要,甚至可能还会有找回。其他十几二十万都是为了体型康复,嗯?呵呵!
如果要学金字塔顶端富人,非要高昂的私立医院不生,非超高端更忽悠人的月子中心不坐,一请一年几年的月嫂(请一年的月嫂就不叫月嫂了吧?什么叫月嫂?就是一般只请一个月或两三个月),费钱的专业私人产后康复、健身起来,二、三十万也翻不起浪花。但这能代表大多数普通百姓?那还叫“刚性需求”?
不要制造话题,贩卖焦虑了!不要把一小撮富裕顶层的消费套到普通百姓身上了。总是讲跃层、高层次的消费干什么呢?
特殊VIP病房不清楚。普通病房,生孩子个个都想约单间,贵不了几个钱,那时我们也想约,护士说生完有单间可以排。排到一个双人间。同病房的产妇说她本来住单人间的,来了个高危产妇,她就被赶出来了。
两天后她出院。隔天中午,护士搬了好几个仪器进来。一个小时后好几个医护推着病人进来,一通忙活,医生问多少?护士答172。医生说这么高,检查下仪器再测。忙完后,医生和颜悦色的对我说:"她病情危重,我们可能会随时进来抢救,会很吵,你也会休息不好。要不给你换个床位吧?"我赶紧答好。她马上对家属说:"现在去办陪床。
这病房两个床位都租下来,她这情况要24小时陪护。"住过院才知道,单间是留给危重病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