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实质是再创作,AI取代人工后,还能看到优秀的译作吗?
【本文由“kk”推荐,来自《家里有亲戚做同传,受翻译软件打压很严重,除非特别牛逼不然是夕阳产业》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本来只是一个简短的评论,没想到被推荐到了置顶,因此有必要对原文进行一下修整。但看到下方评论里的风向,感觉有些话需要说在前头:对于AI与人工翻译之争、国内英语教育存废之争本人从来不深入参与。原因有二:
1.隔行如隔山,行业内外间对于专业领域的交流大多属于鸡同鸭讲,这种争论意义不大。即使是行业内交流,因为各种不同的利益关联,也很难进行客观评述。
2.错误的共识也是共识。一件事无论对错,只要形成了社会共识,就别想在短期内改变它,只能让今后的事实来证明一切。
========================================下面是原文==================
翻译的实质是再创作,并非简单的转换→输出。对于计算机来说,给它输入什么质量的材料,它就给你输出什么质量的译文。如果你给机器吃垃圾,它吐出的来的也只能是垃圾。这就是所谓的 garbage in , garbage out。如果原文本身逻辑、语法错误连篇,就别指望通过计算机翻译后变成锦绣文章。可惜广大的民众并不这样想,在他们看来,AI即将取代人工翻译。可AI所依靠的大数据,也是多年来众多人工译员辛勤劳作的产物。如果没有优秀的人工译料持续输入,也就不会有优秀的AI作品连续产出。可惜错误的共识也是共识。受此影响,今后将难寻优秀的译作。这个影响并不仅局限在文学作品领域,译界各方向的利益其实是一致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长此以往,好的作品卖不出价,利益受损,吸引力下降,优秀人才也不会考虑进入翻译界,这个行业最后将逐步走向衰亡。所以,各位译友,只要你觉得这个行业还有希望,或者你真的喜欢这门事业,那就继续做下去;如果觉得没希望,早点考虑转行也不是坏事;各位英语教育圈的朋友也要明白,英语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过分抬高还是贬低,并不能改变它应有的价值。这一点,对于学习者也是一样,不要过分在意外界的评判。只要你自己觉得有用,努力去学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