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学英语积累的费时程度,某同传在读研期间听的磁带有20公斤

【本文来自《倡导不学英语和反留学生,看似有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背后却是狭隘封闭的思维定式》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ifac

    学习能力强,哪一科学习都不费时,比如名校的学生。你是个差生每一科都觉得痛苦。

    语言是哪怕毕业后也要费的充电维持投入精力最多最久的,这是常识,真的吗?

    某些要读英文文献写英文论文的专业,比如医学,医生毕业了是投入在医疗专业中多还是英语中多?

复制一下知乎上的相关回答:

作者在附录中援引了美国外事学院FSI(美国政府成立的专门用于培训外交人员和特工外语的教育机构)针对英语母语者的外语学习难度排名,这个排名是FSI根据1947年以来培训外事人员教学评估的大数据统计得出的,因此还是相当靠谱的。FSI在这个排名中把世界主流语言分成了4个基本级别:

Level1:主要包含了法语,荷兰语,西班牙和北欧诸国的语言,这些语言与英语的词汇语法相似程度最高,FSI对英语母语者熟练掌握这些语言的预估时间为23-24周(575-600个学时)。

Level1.5: 主要包含了德语,印尼语,马来语,斯瓦西里语这几种语言,FSI的预估掌握时间在30-36周(750-900学时)。

Level2:这个级别里面包含的语言最多,所有斯拉夫语种,土耳其语,蒙古语,希伯来语等都在其列,FSI对这个级别的预估掌握时间是44周(1100学时)。

Level3:也是最难的一级,主要包括阿拉伯语,日语,韩语,中文这几个语种,FSI预估掌握时间是88周(2200学时)。

虽然这个信息是针对英语母语使用者的,但是我们用逆向思维考虑,倘若中文的难度对英语母语使用者是Level3的话,那么反过来说,英语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也同样应该是Level3的难度。因为中文本身的独特性,英语,或者说印欧语系的绝大部分语言,对我们中国人来讲都并不容易学会。

换句话说,一个智力正常的普通人,即便是在方法科学得当,每天坚持3-4个小时的高强度学习前提下,学好英语也至少需要88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且不说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二,按照传统英语教育流程学习英语能否达到这2200个学时,国内大部分英语教材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本身就不合理,因此大部分人即便大学毕业也讲不好英语其实就很容易解释了。

===========

再说一下我自己和别的高手的积累费时程度:

06年让我狠下决心一定要练好听力的缘由:某同传在她博客中提到,她仅仅在研究生学院读同传专业期间听的磁带就有20公斤(我量过,65克一盒,折合333盒,每盒通常在40-50分钟)。

我自己后来通过catti二级口译前狠练的精听听力量:200小时的cnn student news,练习时间1200小时,bbc newshour不少于150小时,练习时间同理X6。

好友,天分很高,在校本科就通过了catti二级口译,做了几年翻译后跨专业成了法学硕士的P家欢,精听练习量:听写2TB的视频音频,他没说时间,但按年算不少于二年。

同传马茜的口译瞬时记忆力练习:听一段就马上复述的练习方式,至少得练两年。

职业口译高手的平时每日维持练习,搜索“一级口译火线报告”。

新东方的听力质变所需练习量结论:1440小时听力练习。

福建某高校的雅思成绩提高费时程度结论,连同新东方的1440小时结论一起发截图:

500500

好友L婷婷,川外一等奖学金,笔译硕士,第一次考难度不高的catti三级笔译也没过,在我鼓励后坚持考了第二次才过。后来通过catti二级笔译后她说不做翻译了,太苦太累。目前她是中学英语老师。

江西师范大学的口译硕士K娇,catti二级口笔译也没通过,毕业后她曾被我推荐给合作翻译公司试译,质量不佳,翻译公司未再用她,目前她同样做中学老师。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