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非洲战略得以成功,南非起了多大作用?

南非是神助攻。
具体来说,南非的曼德拉劳苦功高。
曼德拉担任总统之后,其重大治国举措,都有如高人指点,在配合中国的战略进程。
无论是放弃核武器计划,还是去工业化、开放金融行业,中国都很好地抓住了每一个机会,并尽所能及地发挥到了极限。
换一句话说,机会是平等的,但中国就是那个做好准备的国家。
这也是曼德拉出狱之后,中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坚持与南非建立外交关系的主要原因,尽管期间波折不断,“剧情”跌宕起伏。
中国团结小国的外交智慧(三十九)南非篇
之一:与南非的崎岖建交之路
台湾之阻
1992年10月,曼德拉第一次访问北京。
中国给予曼德拉领导的“非国大”(非洲人国民大会)1000万美元援助。
1993年,曼德拉达到台湾,获得援助1050万美元。
1994年曼德拉就任总统时,台湾时任“总统”李登辉前往南非参与就职典礼。
当时的曼德拉,凭借自己的国际威望,想搞“双重承认”。
香港之助
尽管中国采取了多种办法,但曼德拉始终没有答应与中国建交。
1996年7月2日,曼德拉表示,不会为与北京建交而和台湾“断交”。
无奈之下,中国采取了极限做法。
1996年9月,新华社发表社论《南非政府应该丢掉幻想》。
随后,人民日报也发表文章《“双重承认”此路不通》。
除了昭告天下的严肃警示,中国还通过其它渠道告知曼德拉:
如果南非不能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之前和中国建交,南非驻港领馆将关闭,南非民航班机也无法落地香港。
1995年,香港与南非双边贸易额达14亿美元,香港在南非的投资额也超过台湾。
在利益面前,曼德拉终于改变了主意。
1996年11月,曼德拉写信给中国,将与台“断交”。
1998年1月1日,南非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为什么曼德拉会相信台湾?
新中国成立后,就一直支持南非的非国大。
而台湾是在1991年曼德拉释放后,才开始接触曼德拉。
但是,曼德拉却相信了台湾。这是为什么?
其一、曼德拉在监狱关押了27年,对大陆和台湾的情况了解不深。
其二、中国与非国大之间的关系没有实际的重大利益做支持,基础并不稳定。这也是台湾的“金钱公关”得以成功之处。
其三、曼德拉出狱之时,正值苏联解体前夕。中苏矛盾、以及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都对曼德拉追求的“自由思想”发生了矛盾。
不过,好在中国利用香港回归的契机,用更大的利益,打动了曼德拉,才改变了之前的尴尬局面。
反过来说,在曼德拉心中,更看重的还是利益。
之二:为什么中国与南非建交很晚?
1961年,南非独立。
但是,到1998年,南非才与中国建交。相对来说,在非洲国家中是比较晚与中国建交的。
其中的原因,主要就是南非的执政党,是南非国民党。
1914年7月,南非国民党成立,成员以荷兰人后裔为主,主张“白人至上”,推行种族歧视和政策。
中国支持的是反对种族隔离政策的南非共产党和非国大。
自然,作为执政党的南非国民党,其政敌就是南非共产党和非国大。
而台湾国民党却是南非国民党的长期盟友。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在曼德拉出狱之前,南非始终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为什么中国要与南非建交?
南非矿产资源丰富,黄金、钻石产量位列世界首位。
南非独立之后,在白人的管理之下,1980年代,南非曾经是“准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位于非洲第二。
南非首都开普敦,当时是非洲的金融中心。
南非的制造业实力雄厚,曾经可以自己生产飞机和核武器。
南非的医疗系统发达,世界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就是在南非做的。
南非是“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和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主要成员国。
因此,南非在非洲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中国更看重的,是曼德拉在非洲的影响力。
事实也正如中国所料。
曼德拉担当南非总统后,实际上成为非洲联盟(原非洲统一组织)的话语权最重的领导之一。
曾经担任非盟轮值主席的利比亚原总统卡扎菲,也对曼德拉敬畏三尺。
非盟希望摆脱法国和英国对非洲通讯行业的控制,发射自己的卫星。
曼德拉推荐了中国。
2007年5月14日,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这是非盟组织发射的第一颗卫星,卫星、火箭、发射全部由中国完成。
(半年之后,这颗卫星失效,中国重新发射了另外一颗卫星。)

非盟要发展金融业,但非洲其他国家较为贫困,南非经济实力雄厚,金融业发达。
于是,曼德拉的建议又成为了非盟的指导方针。
曼德拉再次推荐了中国,英国、美国、法国、俄罗斯……也跟随而来。
非盟的核心银行,充斥了全球资本。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行业,历来由西方国家把控。
而中国借助曼德拉在非盟的巨大影响力,入股非洲发展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并由此顺利进入非洲80%以上的国家。
中国在非洲的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展开,曼德拉劳苦功高。
之三:争议“曼德拉”
1990年2月11日,南非当局释放了曼德拉。
出狱后,曼德拉开始了他的世界巡演之路。
“自由的精神”是他的演讲的核心内容:
“人生而追求自由,自由的国家不会不欢迎追求自由的人民。”
1990年代初,正值苏联解体,东欧裂变,各种民主思潮风起云涌。
自然,曼德拉得到了国际上空前一致的高评价。
1994年,曼德拉当选南非总统,开始了他的管理国家的“壮举”。
对于这些“壮举”,后人评价颇多,褒贬不一。

废除种族隔离法案
南非的《班图斯坦法案》,被西方人称之为种族隔离法案,在曼德拉上任之后,被立即废除。
于是,黑人得到了“解放”。
白人的大量企业、农场被黑人“接管”。
在南非的众多无国籍黑人,也加入了南非。
南非的医院,被强制招收黑人护士、护工。
更有甚者,行医执照的考核标准也被人为降低,许多黑人因此进入医生行列。
企业、警察、军队、政府机关,都被强制招收一定比例的黑人。
由于黑人的总体文化水平较低,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企业管理低下、医疗事故频出、社会治安急剧恶化、政府人员贪污腐败……
销毁核武器
南非不仅拥有丰富的铀矿,也有先进的科研实力。
1979年,南非的原子弹爆炸试验取得成功。
截止到1990年代初,南非共有六枚核武器。
曼德拉上任之后,立即宣布放弃核武计划。
由此,南非成为全球唯一一个自主成功研制核武器后,又主动放弃的国家。
曼德拉此举的原因,众说纷纭。
有人猜测,可能与他获得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有关。
无论如何,曼德拉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核国家的高度赞扬。

对于放弃核武器的举动,至今也是褒贬不一。
有人说,曼德拉为了个人名誉,放弃了国家利益。
这个说法是有原因的:
当年,在西方的干预之下,厄立特里亚从埃塞俄比亚独立出来,从而使得埃塞俄比亚失去了出海口,成为一个内陆国家。
埃塞俄比亚的总理却得到了诺贝尔和平奖。
也有人说,南非当时受到西方制裁,不得已而为之,以此换取取消制裁。
这个说法,可以比较的是乌克兰。
1994年底,乌克兰宣布销毁所有核武器,以换取西方国家的经济支持。
但是,乌克兰的结局却令人唏嘘,被大国分食。
当然,中国是乌克兰悲惨结局的最大获利者之一。
南非的情况,从今天看,比乌克兰要强一些,但其他情况比较类似。
对于中国来说,南非也成为中国全面进军非洲的桥头堡。
拆除贸易壁垒
当时的南非,是非洲的工业强国。
也正因为如此,南非通过高昂的关税,把控了非洲大陆的贸易。
曼德拉上任之后,以“自由精神”为名,在南非开始实行自由贸易。
于是,以美国和中国为首的制造业大国,将大量产品运往南非。
1991年,中国和南非的贸易额只有1400万美元。
到1999年,双方贸易额达到17.2亿美元。
2013年,曼德拉去世,中国和南非的贸易额达到651.5亿美元。
从2009年开始,中国就成为南非的第一大贸易国,并保持至今。
南非也是中国在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南贸易额约占中非贸易总额的19.4%。
南非开放贸易壁垒的结果,就是南非的民族工业一蹶不振。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也适当开放了贸易壁垒,走过一定的弯路,比如汽车和IT行业。
但总体来说,中国及时醒悟过来,纠正了部分过激的做法,对外出口全面开放,对内则控制开放程度。
这也是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经常诟病中国的地方,但中国总以国情特殊为由,保护了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
但是,当南非的开放机会出现之后,中国企业自然不会放过,并且基本上做到了极限。
“去工业化”
在进口低价商品的严重冲击之下,南非的本土企业日益艰难。
而雪上加霜的是,在西方环保人士的建议下,曼德拉又出台了“去工业化”政策,对制造业取消了优惠政策,增加了专门的环保费用。
不仅如此,曼德拉还以中国为榜样,学习中国招商引资的各种优惠条款,对外资减免了税收。
结果就是,南非的制造企业大量破产,白人企业家纷纷移居他国。
而留下的大量厂房和制造设备,被美国、中国、德国等国家的企业低价收购。
南非的军工企业曾经能够制造飞机,现在连航模都要进口。
曾经优势的钻石加工也被印度取代。南非的航运优势,也几经衰落。
西方环保人士的建议,也曾经发生在中国身上,不过,并没有取得成功。
这里面,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被西方收买的公知们,以某记者的《苍穹之下》为最。
发展和环保,永远是一个矛盾,如何保持平衡,才是最能体现国家治理的高超智慧之处。
南非去工业化之后,中国企业开始大量进入南非。
2008年,华为对南非Telkom公司投资2.11亿美元。

2011年,中兴对南非Cell C公司投资3.78亿美元。
2012年,海信集团和中非发展基金共同投资1亿美元,建设海信南非家电产业园。
2014年,中国南车获得价值21亿美元的合同,中国北车获得价值88亿美元的合同。
2014年04月,上海证大集团投资80亿美元,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进行新城市开发,占地1600公顷。
2016年5月,武汉长飞光纤在南非德班设立工厂。
2016年8月,中国企业在南非投资规模最大的汽车工厂--北汽南非工厂开工。
2016年9月,中航工业西飞“新舟”60系列飞机通过了南非民航局的试航要求。
2017年9月,中国交建与南非签署合同:Moloto铁路开发走廊项目,涉及资金约230亿美元; Mzimvubu水利项目,涉及资金约65亿美元。
2017年11月,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旗下的龙源南非德阿风电项目正式竣工。
2018年初,华为在南非投资1亿美元新建工厂。
2018年5月,9家中国公司与南非林波波省签署备忘录,承诺投资100多亿美元。
截至2017年末,中国对南非投资累计已超过250亿美元。
中国在南非拥有200多家大型公司,和近千家中小企业。
开放金融
金融是国家的命脉,但曼德拉还是开放了南非的金融行业。
自然,欧美资本首当其冲,中国也紧随其后。
2000年6月,南非投资银行集团与中国人民银行签订黄金寄售协议,每3周由南非兰德冶炼厂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1吨黄金以寄售。
2007年10月25日,中国工商银行以54.6亿美元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标准银行是非洲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拥有1051家分支机构,遍布非洲18个国家以及欧洲、美洲和亚洲的主要金融中心。

中信信托控股南非CTI金融集团公司。
中国远洋公司参股南非SLC公司。
2011年9月,南非开发银行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价值25亿美元的金融合作协议。
2013年,南非莱利银行与中国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15年2月1日,中国工商银行收购标准银行公众有限公司(“标银公众”)60%股权。
标银公众是标准银行通过子公司标准银行伦敦控股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银行机构,总部在伦敦。
2015年 7月8日,中国银行约翰内斯堡分行成为南非首家人民币清算行,这也是中国在非洲的首家人民币清算行。
中国控制的南非金融企业(银行,证券公司等)数量众多,规模仅次于英美。
南非对外开放金融行业,对内却要求股票和期货市场有一定比例的黑人。
由于交易市场具有相当专业性,但黑人审查就放松了要求。
于是,各种空壳公司出现在南非交易市场,国际金融大鳄恣意妄为,南非股票指数迅速成为“垃圾市场”,南非企业的融资渠道也被斩断。
之四:风雨南非
2013年12月5日,曼德拉去世。
91个国家元首、领导人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曼德拉的追悼会和葬礼。
联合国五常悉数派人参加葬礼,并高度赞扬曼德拉。
从经济上讲,曼德拉把南非无私地开放给全世界,让几个大国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曼德拉几乎得到了可以得到的世界上的所有“自由和平”奖项。
而非洲的另外一位强人,利比亚的卡扎菲,却惨死在自己的家乡,还让美国发动了战争。
大国高调纪念曼德拉,也是向世界表明,应该向南非学习,开放,开放,再开放!
而南非的经济,在各国的投资带动下,GDP增速确实有所增加。
2016年,南非取代尼日利亚成为非洲最大的经济体。
但是,南非有5千多万人口,国土面积也有近122万平方公里,在非洲也是一个大国。
一个曾经可以自己制造飞机和原子弹的工业强国,以牺牲本国的工业和金融业为代价,这样做是否值得?
也许,历史才会给出答案。
当然,对于大国来说,南非就是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榜样。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