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是初中科学老师,青少年的科技比赛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很多人有误解

【本文来自《14岁印度裔女孩因新冠潜在疗法赢得16万奖金,通过信息学筛出病毒先导分子》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据我所知,国内也有steam或stem比赛,内人是初中科学老师,今年就负责学校的比赛。感觉国内和国外差不多,都是为了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这只是一个适合青少年的科技比赛,和真正的科学研究进行比较没有太大意义。

去年陪她去看过2019上海国际STEAM创新科学教育博览会,感觉现场机器人、编程设计比较多,3D打印和环境保护也有。印象最深的是大疆创新展示的教育机器人机甲大师RoboMasterS1,全自动,能自己识别地形,搜索目标,并用光束攻击。

这类比赛,需要外聘辅导老师和专业公司帮助,还需要专业的工具和设备。对青少年而言,他/她们能在比赛中培养运用科学思维,制定方案规划,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点,其实和文章中的获奖女孩的研究目标、方式一致。

最多,就是这个美国比赛的难度高一些(毕竟是3M公司举办),使用的数据库和分析工具好一些,多一些罢了(个人猜测),rcsb PDB数据库、FT map工具、ZINC database、CLC Drug Discovery Workbench、admetSAR测试工具、Pyrex测试软件。

只是,这种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新闻,能登上全美社交网络热搜,实在是有点哗众取宠的意味了。论转移视线、误导大众的宣传学,欧美果然是祖师爷级别的。丧事喜办?:-)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