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秩序》:基辛格对世界格局的终极思考

500

美国前国务卿、国家安全顾问基辛格的《世界秩序》成书于2015年,是其92岁时出版的迄今最后一本作品,可以看做是他纵横政坛几十年,对16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总结以及对未来国际关系的观测。

什么是国际秩序呢?书中没有统一的答案,或者说根本也没有答案。主权概念止于国家,国家之外是无政府状态。唯一被基本认可的准则是各国为本国的国家利益服务,不干涉其他国家的事务。以这两点为基础诞生的联合国,是人类有史以来运行的最有秩序的国际组织。

世界上有过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呢?“天朝体制”算是一种。中国以自身为中心,以周边国家对儒家文化的熟悉和接近程度为基准,判断邻近国家的开化程度,本质上是“我若盛开,芳香自来”,不强迫他人接受,只有文化而没有或很少诉诸武力外延。穆斯林的世界秩序比儒家秩序要强势的多,认为是真主的意志号令天下,以此之外都不是“和平之地”。美国自认为“昭昭天命”,认为自己的体制全天下最好,要创造世界的永续和平,就要在全天下传播民主,民主所及即等于和平兴旺。

然而世界秩序基本还是16世纪由欧洲传承而来的威斯特伐利亚秩序。地理大发现、活板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新教的兴起,让西方走出中世纪,国家与宗教逐渐划清界限,各国开始以国家利益为行事依据。三十年战争之后,各国停战签订条约,史称威斯特伐利亚秩序。该秩序承认新诞生国家如荷兰、瑞典与英法等传统大国一样,取得独立国家地位,各国表面平等。

18世纪末期英国崛起,取代西班牙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国家,从此坐拥英吉利海峡,看欧洲大陆情势,并在适当时候参战维护“谁都不能独大”的秩序。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持续了150年,期间大致维持了欧洲的和平,一直到法国大革命以及拿破仑的崛起。欧洲各国联合起来,打败了拿破仑,确定了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承认了俄国的大国地位,没收并瓜分法国所有侵略得来的领土。

在遏制法国的前提下,普鲁士、俄罗斯、英国以及奥地利形成四国同盟,同时普鲁士、俄罗斯、奥地利还成为神圣同盟,旨在共同维持皇权,制止革命在欧洲蔓延。后来法国同各国的关系逐渐改善,欧洲大革命爆发、各国民族主义兴起、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维也纳体系最初成立的目的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大国调停区域冲突的原则奠定了下来。截止一战爆发的1914年,这100年称为欧洲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19世纪后半段,德国和俄罗斯步入帝国行列,奥匈帝国崩溃,西欧国家的军事张力基本消失,南斯拉夫地区开始谋求民族独立,成为欧洲火药桶。一战之后,欧洲各国元气大伤,俄国搞起了革命,暂时退出欧洲的纵横捭阖,英国回到了帝国旧有的“孤立”政策,不愿意再掺和欧洲的事情。唯一战胜且“在籍”的法国一心顾着对付德国,无心创立并维持新的欧洲秩序。因此凡尔赛体系中,对战败的德国采取了既不接受,也不重罚的态度。被欧洲嫌弃的德国在勉强遵守了20年条约之后,30年代中后期彻底放弃了守势,在二战中卷土重来。

二战之后,欧洲各国吸取了一战的教训,没有再开除德国的“欧籍”,而是把盟国占领区合并变成联邦德国。此时,欧洲从舞台的中心下降到边缘。美苏之间的核威慑能力成为了较量的主线。英法两国虽然有象征性的核武器,但并非为了增强战斗实力,顶多是买到说话的席位。从安全的角度说,欧洲成为了美国的附带品,不得不和美国联盟,以对美国的顺从换取安全保护。 

冷战之后,苏联解体柏林墙倒塌,北约的军事功能基本消失,扩张是欧美力量延伸至俄罗斯周围的政治表达。苏联解体也让美国与欧洲脱钩,德国重新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欧洲重新获得独立的政治身份。再次面对“强大不可撼动”的德国难题,欧洲列强这次和德国给出的答案都是一体化。欧洲各国让渡了相当部分的经济主权,构成了松散邦联机制,“整体欧洲”的理念达到了高峰。与此同时,欧美同盟仍然重要。没有美国,欧洲就直接暴露于中东和亚洲诸国之中。没有欧洲,美国就自己成了一个孤岛,缺少了地缘政治上的延伸。

中东VS西方 文明的较量?

伊斯兰文明的辉煌开始于7世纪,先知默罕默德以一代传教者之名,组织起军事上强大的帝国,在不长的时间里征服中东、北非、中亚以及南欧,还广泛深入影响了南亚次大陆以及东南亚。十世纪十字军东征,是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第一次直接交锋。随后不断的较量中,基督教文明拿回了伊比利亚半岛,中东和北非仍然坚固在伊斯兰文明手里。

阿拉伯帝国在10世纪瓦解之后,中东地区先后被蒙古、伊朗萨法维帝国、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一战之后被英法分割,二战之后纷纷独立。在伊拉克、利比亚、埃及等国家,君主制被废除,取而代之的强人以相对世俗化、民族主义的方针,替代“君父”的缺失。但强人们又被反对派以“反对暴政”推翻。

取代者口称伊斯兰,增加合法性。美国则从“反专制”中嗅到了“民主”的元素,但是支持了反对者之后发现,反对者与民主非但半毛钱关系不沾,暴戾程度甚至甚于原来。强权的缺失又导致中东碎片化,哈马斯、基地组织、黎巴嫩真主党等非国家元素,影响力甚至强于政府。大量难民涌入欧洲,地区形势更加不可预判。

在中东,沙特阿拉伯是少数美国能摒弃意识形态,长时间保持友好的国家。沙特在大城市之外,仍然是酋长社会,传统宗族势力对社会有极大支撑,国王是所有力量的平衡和控制者。在保持伊斯兰传统的同时,沙特也有一些民主的成分,如边缘王室成员一定程度上可以参与决策,公民可以参与公共事务讨论。

沙特人口稀少,重大产油区以什叶派人口为多,但几乎没有话语权。什叶派重镇伊朗就成为了沙特的主要战略竞争者。2010年代以来,喘过气来的伊朗整合了伊拉克、叙利亚以及黎巴嫩真主党的什叶派支援,构成“什叶派之弧”,同时支持加沙地带的哈马斯以及阿富汗的基地组织。从宗教意义上说,伊朗不介意跨越伊斯兰教的派别,为了弘扬“伊斯兰事业”而牺牲,成了沙特和美国在中东共同的敌人。伊朗核问题也取代巴以问题,成为中东最紧迫的问题。

实际上,伊朗作为区域为数不多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国家,最不容易向美国屈服,也在美国的多轮制裁中毫不让步,逼着西欧诸国不断退步,手腕不容小视。如果伊朗拥核武器,沙特阿拉伯、埃及都会谋求核武器。但在制裁不管用的前提下,伊朗拥有核武器是大趋势。伊朗也吃准美国的不敢出兵、拿他无可奈何。因此基辛格的结论是,想解局只能等待更有视野的人出现。比如愿意与以色列建交的埃及总统萨达特,愿意与阿拉伯世界握手言和的以色列总理拉宾。然而上述两位都难逃被暗杀的命运。这只能说明更多时候,前瞻的视野抵不过现实的困境。

多元不同的亚洲

岛国日本千年来边界不曾变动,因此人种异常纯洁,向心力强,团结一致,给政府在危机关头做出重大政策留出极大余地。日本离中国体系足够近,但一直都是把中国文化日本化,从没有直接照搬;深知中国的期待,但对中国的“臣服”一直在中国“能够勉强忍受”的范围徘徊,因此两国乍看有相似之处,实则差别甚大。

美国的“黑船号”事件打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在看了美军的装备之后,几乎全盘接受了美国的要求,从头倒脚进行了彻头彻尾的改革,也因此被西方接受成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然而日本从来没有忘记把“西方侵略者”赶出亚洲。一战之后,日本认为欧洲深陷于战争泥团,无力翻身,因此重打新东亚秩序的主意,最终被美国的两颗原子弹击败。

二战之后,大和民族的团结和韧劲再次拯救了整个国家。这一次,日本积极要求美军驻扎,帮助维持秩序,以免参与到冷战的政治斗争中来。同时大力推进经济建设,避免谈及和平宪法带来的“残缺”,转而强调自己是和平国家。90年代日本的经济发展一度有超越美国的势头,但毫不犹豫的被美国摆平。

印度宗教文化历来丰富,历史甚至只记录神,而不记录人。历史上,印度的征服者没有本土人,反而全是外来者。但是强势的印度教文化从来没有被外来元素冲淡,反过来印度不会同化外来宗教,而是任其在印度相对自由的发展。莫卧儿王朝的统治者信仰伊斯兰教,血统上是土耳其和蒙古人,宫廷的礼仪和语言又以波斯为尊。这种不可思议,大概也只在印度能成立。

16世纪初,印度最开始对来做生意的西方殖民者并无敌意。无论是荷兰人、西班牙人、英国人还是法国人,各公国都愿意接待。后来英国扫平了其他人自己独霸,又在理想主义的驱动下废除了奴隶制,鼓励自由思想,受到英国自由主义思想熏陶的印度精英,喝着宗主国的奶水,争取来了独立。独立之后的印度在冷战中奉行了“不结盟”原则,以获得两边资源的最大化。

冷战结束之后印度开始改革,抛弃了原有偏社会主义的思路,现在又差不多放弃了不结盟的原则,跟美国无限靠近。国际关系上,印度在国际社会大体尊重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不干涉别国内政,但是在南亚次大陆延续了宗主国的思路,不允许任何周围任何小邻居挑战其霸主地位,也不允许任何国家主导这一地区。

美国到底是谁?

美国的诞生中,强烈的宗教信仰与近乎神圣的自由意识并存。欧洲的部分精英离开故土,并非对自己本身的信仰产生怀疑,而是认为在欧洲纷乱的大地上,高尚的信仰结不出美丽的果实。自由、平等、和平的理想主义精神,只有在美洲大陆上才能实现。因此,精英深信美国是天选的,美国的方案是最正确的,美国有义务也应该帮助世界所有国家都实践美国的价值。宗教式传播民主成了美国建国之后的主线。

美国是矛盾的。它打着“昭昭天命”的口号,行“帝国主义”之实,把自己变成“两洋国家”;它号称自己不谋求任何国家利益,但多次在重大关口,做出改变世界的决定;它是超级大国,但一直认为自己没有在玩权利政治。

建国初期,美国是内向的。与法国结盟打退英国取得独立之后,美国在建国的一个多世纪没有和欧洲大国直接交锋。这一时期,其重点在扩张,打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1830年代开始,美国实行门罗主义,西半球所有国家,包括加拿大以及南美洲,成为美国的保护国,任何一国的军事力量都不能进入。再之后,美国认为自己有义务帮助西半球国家的内部治理,并且这种干涉不是为了美国获益,而是帮助各国人民有更好的生活。直到1898年美西战争,美国才与世界大国交手,把其势力完全逐出南美,并得到太平洋的诸多利益,比如菲律宾。

20世纪初,美国在老罗斯福的领导下,开始积极参与世界秩序。其具体手法有权力平衡的一面,比如在调停日俄战争时,最开始因为不愿意看到俄国独大,承认日本获胜。又怕日本谋求太平洋上的利益,而中间调和,确保谁也不能在亚洲称霸。罗斯福开始,美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强调,实现民主、创建共同理念是维持世界和平的根本方法。

罗斯福的继任者威尔逊,基本上承袭了罗斯福的理念。例如1916年,德皇威廉二世就要求停战,但威尔逊拒绝了,理由是如果想停战,德皇威廉二世必须退位。一战之后,威尔逊建立了League of Nations以及一套争端解决机制,包括仲裁机构和法庭。这套世界秩序机制的核心是,保证各国争端通过外交和法律途径解决,而非诉诸武力。它以集体防卫的理念代替盟友,原因是盟友有共同利益,而League of Nations是参与国共同捍卫和平。虽然这套机制没有惩罚机制,如不能阻止日本侵华等等,但这种理念在美国国内深受认同,也是二战之后美国主导国际秩序的基本思路。

二战以后,美国和苏联很快分手,美苏的对峙成了国际政治的主线。为了遏制共产主义的蔓延,美国打了朝鲜和越南两场战争。当年在穿过三八线后,有无数种可能。其中被严肃讨论过的包括美军停在离中朝边界150公里左右的地方。但是麦克阿瑟从军事取得胜利的角度考虑,没有这么干,最终导致中国的出兵。1951年左右两军停战,两年后签订停战协议,双方又回到了三八线附近。对于中国而言,这场战争一方面让其在全世界“站稳脚跟”,另一方面丧失了与美国短时间内建交的可能,也因为苏联的消极帮助,而埋下了中苏反目的伏笔。反观美国,出兵的目的自认为出于道义,但没能彻底“打赢”战争,终结了美国战无不胜的神话。

越南战争的开打也是为了同样的原因。然而扶植的南越政府,不能成为又一个欧洲或者日本。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体的普及又把战争的残酷暴露在大众面前,极大的冲击了美国人民,认为这与所谓的民主自由不沾边。加上越南地形复杂,游击队以拖代战,不求打赢,只求搞垮,最终美国在越南放了50万兵力,也无法挽回败局。如果说朝鲜战争是打了平手,越南就是彻底失败。两场战争也彻底改变了美国的社会观感,反战成为主旋律。

70年底尼克松上台。在基辛格的运筹下,中东出现了可喜的转机。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基本上不再有大规模的军事斗争,埃及、叙利亚和以色列停火,埃及与以色列建交。为了遏制苏联的发展,美国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也同时接近苏联,断绝两个社会主义大国颠覆资本主义的可能。冷战结束之后,美国觉得自己赢了,唯一剩下的就是培养新生的民主政权。然而恐怖主义的抬头,改变了美国的战略方向,反恐成了的主旋律。

在反恐的基调下,2001年的阿富汗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最初都有极高的民意基础。但事实证明,推翻原有政权简单,建立美国想要的乐土却比预期难100倍。塔利班政权推翻之后,卡尔扎伊连带他所代表的部族,被赋予在“全国建立有效统治”的任务,然而这一现代国家的构建治理,远远超出了阿富汗社会的能力所及。到了现在也只能控制首都喀布尔和周边几个城市,国家大部分仍然被控制在塔利班和传统部落手里。美国这才发现他们在21世纪面对的阿富汗和19世纪末没有大区别。

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面临的困境差不多。建立的所谓民主政权,成了在萨达姆治下长期被压抑的什叶派的统治利器。原来掌权的逊尼派则认为民主是美国用来干涉内政的工具。战后靠边站的逊尼派不参与新政府的组建,转而与基地组织合谋,纵容了伊斯兰国的做大。如今的伊拉克政府靠向伊朗,北部库尔德人坐拥石油谋求无限度自治,周边各部落各自为政。

总结二战之后,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基辛格认为其善莫大焉,过失比起来微不足道。它拯救了濒临破产的欧洲,扶助了东亚、东南亚、中东以及南美的一票国家,民主价值被传播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到空前高度的科技以及繁荣的贸易也是美国的作品。没有美国的推动,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同时,美国在全世界推广理想主义,也确实遭到了一些挫败。比如民主和自由在一些国家成了笑柄。

基辛格认为,虽然美国二战之后直接参与的5场战争中,除了海外战争之外,都以失败收场,但本质并没有错,只是好的制度无法适应当地的人文和社会条件,是美国的理想主义遭遇到的现实挫败。面对未来,美国必须要坚持自由的立场,坚定自己可以超越威斯特伐利利亚体系传播民主价值,在坚持“美国例外论”的基础上,现代化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