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了的杨金水与倒了的鄢懋卿

原创:不得不言他

公众号:言他君

我们去看政局也好,去聊官场也罢,最忌讳的是把道德品质上的“好人与坏人”代入进去,因为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大机器的一颗或大或小的螺丝钉,道德品质固然是沉浮的重要因素,但也多的是身不由己情况。

比如说《大明王朝1566》里,最后“疯了”的杨金水。

500

杨金水是谁?江南织造局兼浙江市舶司总管太监。《大明王朝1566》里,维持整个大明朝运转的有三大势力:严嵩为代表的严党、徐阶/裕王为代表的的清流以及吕芳为代表的的司礼监。其中,实际上代表皇权的司礼监的内部排位前三是这样的:“老祖宗”吕芳(司礼监掌印太监、估计还是嘉靖小时候的大伴)、“二祖宗”陈洪(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估计是靠装孙子动刀子上台的)、黄公公(司礼监秉笔太监、估计是嘉靖幼年登基后跟了多年的奴婢)。

500

这三大太监之后,剧里还有些身份不明的如孟公公、石公公这样的司礼监领导,但这些公公必然是不如上头提到的这位外派到浙江的大太监的。原因无他,这位杨金水公公虽然得芸娘伺候、保养的年轻精神,但论资排辈乃是掌印太监吕芳的干儿子、徒弟,飞扬跋扈如陈洪也自认杨金水公公乃是他的师弟。没这些个背景,杨金水以三、四十的年龄,万万不可能获得监督江南织造局和浙江市舶司这样的肥差。

500

江南织造局好理解,明清两代,这都是朝廷和宫里的“钱袋子”。彼时,天朝上国的生产力冠盖各国,中国产的丝绸、茶叶、香料等物在海外那是王公贵族必用之物,朝廷和宫里每年因此获得的国帑那更是不计其数。

杨公公管着这么一个大机构,在浙江和整个大明朝里也是数得上号的人物,更别说他另外还兼着市舶司的职务了。如果我们将江南织造局类比为如今的一些产业领军公司(还带央企背景),市舶司在今天就相当于商务部,也就是说杨公公不仅管着这样的一个生产单位,还管着浙江一省的对外贸易。

这才是沈一石不惜花二十万两买了芸娘去伺候他、浙江两位封疆大吏郑泌昌何茂才也要对他客客气气的根本原因——这个人上达天听不说,又管着整个大明朝最大的几个钱袋子中的一个。可就是这样一个人,陷进“改稻为桑”的大案里头后,连嘉靖皇帝最信任的“战友”、管着锦衣卫的掌印太监吕芳都保不了,还要装疯卖傻,保全了朝廷的面子后才得以布衣的身份脱身朝局、安度下半辈子。

500

由此可见,这涉及到产业升级、或者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改稻为桑”,实在是个难办的差事。当然,这也不是为杨金水脱罪。严嵩严阁老说的好,拿银子买乐子的时候怎么不想想会有这么一天呢?

500

除了不应该将道德考量带入宦海沉浮,另一处忌讳则是千万不能用僵化、或者说不变动的视角去观察派系。这一点上,最好的例子是巡盐的鄢懋卿。我们知道,“改稻为桑”一案,清流一党在铁头娃海瑞的舍命硬刚下,在嘉靖皇帝心态崩了之后的几十年里首次赢了严党一头。

严党这次败北,损失不小:先是严党少壮派的核心“小阁老”严世蕃被踢出内阁,浙江那两位官拜封疆大吏的严党骨干掉了脑袋又抄家,过节写青词又被徐阶的“离九霄而应天命,情何以堪;御四海而哀苍生,心为之伤。”给夺了状元。以至于一向老成持重、四平八稳、成竹在胸的内阁首辅严嵩甚至拉下脸来,要浙江追究已经投了戚家军的齐大柱“通倭”的罪名来找补。

500

这一轮,严嵩失了点宠。失了点宠不要紧,伴君如伴虎,严阁老纵横朝堂数十年,仇家无数,三天两头被御史弹劾却还能稳坐内阁首辅的位置可不只是靠写的一手好青词和给嘉靖皇帝干脏活背黑锅。严阁老教训严世蕃的时候曾经骂过严世蕃,骂他用的都是些什么人。没错,小名庆儿的严东楼比起他老道圆滑的爹爹,在做事用人上差了不少。自己扶植的党羽不仅当不了大明朝的国之栋梁,出了点事更是不顾提拔保举之恩,说卖就卖了,严阁老本人提点的胡宗宪却是大明朝东南抗倭的定海神针。

胡部堂和郑泌昌何茂才一比,严嵩严世蕃这对父子高下立现:嘉靖帝不是真的不愿意动严嵩,实在是因为动严嵩就要动胡宗宪,动了胡宗宪东南抗倭就要出问题。严嵩靠着这手将自身利益绑定在天下人的利益上,不知道度过了多少次危机。

直到鄢懋卿巡盐。

500

鄢懋卿是户部侍郎,也就是大明朝的财政部副部长。嘉靖帝在明知道鄢懋卿巡盐是肯定不会老老实实给大明朝充实国库的情况下,依然准了严嵩的奏,这是知道如果让海瑞、王永汲这样的人下去巡盐,能不能给大明朝的财政续上一波还是未知数,但这朝局肯定是不得安稳,自己的道怕是修不成了。鄢懋卿作为严党在大明中央的直系干部,下去巡盐定然可以缓解大明朝捉襟见肘的财政问题。至于其中的“火耗”,嘉靖表示只要不过分,他都认了。

500

严嵩知道嘉靖帝的想法,也指望着自己嫡系的鄢懋卿能够好好完成任务,这样为朝廷解了燃眉之急,之前因改稻为桑而失去的那点宠也就真正的找补回来了。只不过,严嵩千算万算,唯一没算到的是他已经老了,管不住手底下的人了。鄢懋卿在严党遭到清流沉重打击,急需功绩的时刻,依然鬼迷心窍。巡了三百万的盐,只给皇帝留了一百万。这点钱别说解决大明财政问题,给嘉靖帝自己修宫殿都不够,气的嘉靖真正动了杀心。

而“垂死病中惊坐起”的严嵩在这个时候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了——你说,给严党亲手加上最后一根稻草的鄢懋卿,到底是嘉靖帝的政治盟友“严党”的人,还是不是严党的人呢?

最后综合一下吧,剧里杨金水失去一切、装疯卖傻好几年后跟着自己的干爹安度下半生了,历史上鄢懋卿最终抄家后被贬去戍边,这些情况在现代社会不太会发生了,估计也就是在那里唱唱《铁窗泪》吧。

一曲《铁窗泪》可以交代了官员的后半生,但是对于大明朝廷来说,却并没有那么轻松:严党倒台后,解决严党留下来的烂摊子真的是一大笔成本;大明的经济格局是东南养全国,产业尚未升级,还只能依靠浙江的织造局,浙江这次一折腾,地方善后经费又是一大笔。所以说大明化解系统风险真的是迫在眉睫。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