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产业前景到底怎么样?
一句话描述
1,015 人赞同了该回答
没错,我认为20年内是没救的。作为一个芯片从业者,我很悲观。
中国大陆的芯片产业落后的核心原因是长期以来资本投入远远不足。
本文目录
一、资本密集型行业,巨额的研发费用
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大基金 与 已经消退的工程师红利
三、未来之路
一、资本密集型行业,巨额的研发费用
我希望各位狂热的民族主义者能够耐心的看清楚数据和事实。
我在另一个文章中提到了中美两国芯片企业研发经费的差异。
航空发动机制造和芯片制造哪个更难?www.zhihu.com
从每年研发费用看,
英特尔公司 超过 800亿元人民币台积电 超过 140亿元人民币,(另每年有600亿人民币的资本支出)。高通公司 超过320亿元人民币,(其中不包含芯片制造)博通公司 超过190亿元人民币美光科技 超过124亿元人民币联发科 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不包含芯片制造)英伟达公司 超过 90亿元人民币,(其中不包含芯片制造)
【数据说明请看注释1】
国内芯片营业收入最高的四家公司,除了比特大陆公开了财务报表,其他都不可查证,但是可以通过营业收入和研发费用的比例推测研发费用。中国最大的10家芯片公司还有几家已经上市,所以可以参考年报中的数据。【注释2】
华为海思营业收入387亿人民币,按照14.65%推算研发费用,研发费用是56亿左右。比特大陆2018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是8700万美元,预计全年研发费用是12亿左右。紫光展锐营业收入110亿元人民币,参考华为的研发费用比例,研发费用是15亿左右。中兴微电子营业收入75亿人民币,参考中兴通讯的研发费用比例11.91%,研发费用是9亿左右。韦尔股份 研发费用8.4亿紫光国微 研发费用5.0亿汇顶科技 研发费用5.9亿士兰微 研发费用2.7亿兆易创新 研发费用1.6亿
如果不够直观,那么可以看一个直观的图,下面每一艘船(航母)的长度代表每个企业的研发费用。
如果单独把美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最大的无晶元芯片公司单独拿出来比较,研发费用是这样的。
中国芯片公司的研发费用实在是太低了,这个行业就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行业,研发支出就好比入场券。没钱=没有入场的资格
【注释1】:除了比特大陆参考了招股书的数据,其他数据采纳的是2017年的数据,2018年的企业年报还没有公布。我查证了各个Fabless IC 公司的财报,研发支出比例大约在12%附近。
【注释2】:前10大芯片公司排名参考了集邦咨询2017/12的报告。有几个企业查不到可靠的研发投入比例,所以略掉没写,分别是华大半导体(52亿营收)、智芯微电子(38.7亿营收)、中星微电子(22亿营收),没有考虑海外并购的豪威、ISSI、安世半导体等。
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大基金 与 已经消退的工程师红利
集成电路大基金累计已投出1188亿元,集成电路大基金二期“保底1500亿元”。
这里先讲一下集成电路大基金投资的方式:大基金主要是通过参股、定增的方式撒钱的,大基金给上市公司投一笔钱,占有一定比例股权,然后企业拿着这笔钱开展新业务和新的研发项目。
大基金主要投了中芯国际、三安光电、汇顶科技、兆易创新、长电科技、北斗星通、北方华创股份、长川科技、国科微电子、通富微电等企业。
2016~2018年大基金一剂猛药下去,今年全国微电子高校就业空前的好,到了12月份,还有很多企业校招有大量空缺名额(某个芯片公司的HR吐槽今年他们发出的90%的offer都被拒绝掉了)。
我本人拿到的华为海思offer是白菜价25.2万/年(华为是一个很优秀的企业,但是最后没去)。我的一个鲁汶大学微电子的同学在欧洲工作,拿到的offer折合人民币30万多一点(但是不加班)。如果计入工作量,国内的薪资比欧洲略微低30%~40%。在10月份以后,很多芯片公司已经调高了应届生的白菜价起薪,明年可能会更高,估计几年后国内的工程师红利就消失殆净了。
华为过去20年是享受了廉价工程师的福利才保持了30%多的复合增长率,然而未来绝对不可能像过去一帆风顺。
三、未来之路
1、芯片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企业,并且在高端领域是赢家通吃,没有海量投入冲到细分领域前二,都注定是长期不盈利。
3、摩尔定律走到尽头之后,芯片产业的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会逐渐降低,未来芯片行业不会有过去那么赚钱。大基金总裁丁文武在一次演讲中说“不赚钱也要做”,我记得那场演讲什么都记不得了,印象最深就这句话。
3、除了AI芯片、矿机芯片,现在基本没有哪个细分领域存在一个很长的“赛道”,给国内的企业一个超车的机会。
4、华为在手机芯片上投资了十多年才有如今一席之地,足以可见这个行业的投资回报周期极长,没有十几年的投入出不了什么成果。
5、我认为中国芯片没救的原因是:①历史原因决定了,中国落后太远了,这已经是既定的历史事实②发达国家的芯片产业的研发费用 就好比是开跑车前进,我们的研发费用相当于是骑自行车前进,骑自行车去追开跑车的人,肯定是追不上,本来就落后那么久了,研发费用还只有这么一点点,差距并没有缩小的迹象。
6、20年内肯定没救。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Q&A:
“难道国外IC公司雇佣了比中国公司多五倍的人?”
是的。高通员工33,000人(2015年),英特尔员工数量107,300人(2015年),联发科员工数量10,000人。2018年中国利润第一的IC公司比特大陆一共3500人,营收第一的华为海思员工数量不到1万人。
你非得把fab跟fabless一起比我也无fck说
①我是按销售额和净利润排序选了最大的几家企业做的比较。②英特尔的财务报表里面没有披露研发支出组成结构③但是中芯国际的研发费用也很低,只有约4亿美元(2017年),和台积电根本没办法比。作为追赶者,只有比别人更努力才追得上。
分析分析,按你说之前液晶面板中国早玩完了,没想现在中国面板活成了世界第一,按研发算诺基亚之前每年世界前五,现在混得生活不能自理。
首先,称赞一下这位的洞察力。京东方累计资本支出几千亿(不含地方政府跟投金额),比中国最大的10家芯片公司研发费用高出好几倍,把上千亿砸在单个产品上,成功的概率当然很大。京东方历年的财务报表都是公开的,你可以去查证。诺基亚目前仍然是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次于华为。
京东方资本开支到底有多大,以2018年为例前三季度累计资本支出925亿元,比台积电还高!!!也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家芯片公司!
参见合并年初到报告期末现金流量表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京东方2018三季度财务报表点这里
新闻1:结合成都6代线的新建220亿投资,以及预期2016年初开工的合肥10.5代线400亿投资、2017年初前后可能进入建设阶段的福州8.5代线项目300亿投资,未来4年京东方的资本支出超过1000亿元悬念不大。新闻2:据介绍,京东方武汉10.5代线项目总投资460亿元,设计产能为月生产玻璃基板12万张,主要生产65英寸以上超大尺寸、超高分辨率的高端智能液晶面板。产品采用高分辨率非晶硅半导体、GOA驱动设计、全铜工艺等最新技术。
予人玫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