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自行迫榴炮还能当坦克用?那得看啥时候“基本实现机械化”

感谢朋友们提醒,昨天一开头就习惯性“实战化训练四大品牌”了,忘了在去年空军开放日前后正式对外公布的“擎电”(就有一种脱离队伍久了跟不上形势的感觉)。当然了,作为从“红剑”体系对抗里逐渐独立分支而来的,人民空军雷达电子对抗领域对抗竞赛性考核的新品牌,“擎电”诞生以来咱们确实没写过——也是写不得的一项品牌;至于效果如何嘛,问问对面蔡大小姐就清楚了。

500

▲反正众所周知,“四大品牌一定有五个”

总之,既然现如今航空兵防空兵雷达兵电抗兵都有自个儿的品牌了,咱就很期待,作为空军五大兵种之一的空降兵,什么时候也有个品牌给大伙儿瞧瞧。虽说以空降兵现阶段的情况,真要搞内部对抗颇有“左手打右手”之嫌,但随着空降兵空中突击旅的组建(https://xw.qq.com/cmsid/20190626A0AQQG00),以及其他力量的不断完善,相信空降兵在实战化训练上搞出“自主品牌”也不会太远了。

500

▲当年那些从百战精英中挑选出来的新中国第一茬老空降兵们,就根据苏联空降兵的演训经验,组织过带有实战背景的对抗演习

不过既然暂时还没到“品牌”的高度,那么对于空降兵部队来说,每年竞争意义最强、又事关国家军队荣誉的大赛,自然就是“国际军事比赛”中的“空降排”了。今年的“空降排-2020”,中国空降兵克服疫情影响,连续第六届参赛,并在空降集结与10公里急行军中取得第一名,首次获得“战斗精神奖”。

500

▲九个项目中,我军参赛队一共是拿了一个第一、四个第二,总成绩第三

此次比赛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中国空降兵首次使用俄方提供的BMD-2空降战车,每名驾驶员累计驾驶时长不到4个小时,炮手训练用弹不超过30发。如果说在火力系统上,BMD-2和03式伞兵战车还有一定相似之处的话,那么对于驾驶员来说,两者的差异就相当大了。正如我军参赛队驾驶员,赛后被俄国防部评为“优秀队员”的史伟新所说:

500

500

▲液压操纵+液气悬挂,让03式伞兵战车有着出色的机动性

虽然参赛队员们在熟悉了BMD-2之后,对其作出了“好开,非常好开”的评价;但不可否认的是,想要在三天半的适应时间里就彻底熟悉BMD-2确实不现实,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比赛成绩。说到使用俄军装备的事儿,目前相关单位正在对今年“坦克两项”中T-72B3和96B的比赛数据进行评估,计算如果使用T-72B3将使得成绩下滑多少,数据将作为上级最终定夺明年究竟拿啥参赛的依据。

500

500

▲03式(上)和BMD-2驾驶员席位对比,可见两者在操纵上确实差别不小

关于今年“坦克两项”的种种幕后花絮,咱们以后还有的是机会说,还是说回空降兵。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在03式伞兵战车尚未列装,而对台军事斗争准备氛围又十分紧张的时期,不少海外媒体都曾报道过中国即将引进BMD-3,为空降兵紧急添置一批机械化装备(一些报道配图用的还是BMP-3)。

500

▲苏联/俄罗斯有着世界上最为丰富的空降战车研发经验,从左到右分别是BMD-1、2、3、4和4M空降战车

500

▲而这次“空降排”,大概就是目前为止BMD系列和我军缘分最近的一次了

不过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由于当年运力所限,使得03式伞兵战车及其变形车的产量并不大,装备范围也有限。直到今年5月初,新型轮式空降装甲车在“黄继光英雄连”首先试装,使得该部成为了空降兵“第二支拥有重型战车装备的机械化部队(报道文字如此,“重”大概是相对“山猫”之类的)”。

500

500

500

▲接下来就等它们真正从天而降的画面出现了

而随着这些“代用机械化装备”的列装,又引出了一个话题,为什么比空降轮式装甲车亮相更早的空降自行迫榴炮,至今还是没有列装的消息呢?

500

500

500

▲从那两张快包浆了的图,到2018年珠海航展上正式对外亮相,在这当间儿几年,120mm空降自行迫榴炮也算是几乎为外界“遗忘”了

除了技术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可能性之外,关于这个话题,前一阵施佬曾提出过一个有趣的观点,那就是在空降部队机械化装备规模还很有限的条件下,如果现在列装这种自行迫榴炮,对于仍以轻步兵为主的用户群体来说,它可能很快就会被当做一辆“万能战车”使用。

500

500

▲毕竟现阶段让空降兵摆脱“两条腿”,更多靠的还是“山猫”们

从原理上说,配备多种弹药的120mm迫榴炮,本身就有着对面目标远近兼顾的强大打击能力,使用破甲弹时还具备不错的反装甲能力(据称同类外贸产品的破甲深度可达600mm);该车的机动性与防护性又均与03式伞兵战车相当,这样一来,它不就成了一辆射角极大的“空降坦克”么?

500

▲左一即为破甲弹,右边分别是迫弹和榴弹,这些都属于列装多年的基本款弹种了

500

▲82mm自行速射迫击炮当然也有着很大的射角,但它在防护性和打击效能上(比如“胎里病”精度问题),显然还达不到“空降坦克”的层次

当然,这也只是咱们作为爱好者的一种分析预测,不是说用户拿到它就一定会这么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局势瞬息万变、战线变化迅速的空降作战中,如果120mm空降自行迫榴炮参战,那么作为空降部队的火力核心,兼具机动性和一定防护能力的它,就必须做好承担多种任务的准备。而这种“准备”,往往意味着在装备定型列装前,各方需要对装备本身的技战术指标进行更为严格的审视。

500

500

▲在空降兵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又强调分工明确的俄罗斯,最终就会诞生ASU们的精神续作——“章鱼”SD空降自行反坦克炮(下图为其改进型“章鱼”SDM-1,其实已经更强调快速空运部署而非直接空降了);最近印度媒体还在吵吵要买这个,也是有趣

我们之前在讲述空降兵机械化装备的发展逻辑时,就曾经提到过“二代伞战”研制过程中,美国决定售台M1A2T主战坦克这个变量(计划2022年完成首批交付)的影响。虽然机动灵活的空降兵一般不会“以短击长”,主动去找敌重装甲目标的麻烦,但这种遭遇战的可能性仍然不能忽略。

500

▲加上空降兵近年来不断检验全域机动部署能力,也要考虑在其他方向上遭遇敌坦克的可能,总不可能真抱着红箭-73系列用100年

9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空降兵部队就将迎来成立70周年纪念日。尽管受其配套重装备发展优先度长期偏低的影响,时至今日,人民空降兵距离最高统帅提出的“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这一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但与此同时,赓续着革命先辈光荣血脉、又肩负着其战歌中“插入敌心脏、砍下魔鬼头”使命的他们,其实在很多细节上已经走在时代的前列了。

500

▲比如图中空降女兵们的新迷彩装具和新一代自动步枪,关于这些,咱们明天接着说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