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云龙来打四行仓库之战会怎样?八路军又会如何打淞沪战役?

周末过去,《八佰》的票房已经突破24亿,继续朝着30亿的目标奔进。

自上映以来,《八佰》的票房表现非常抢眼,创造了今年全球周末票房纪录,目前的票房也是今年全球电影票房纪录——毕竟美国那边自从3月份以后电影市场也都关闭了,诺兰最新大片《信条》选择在中国全球首映,美国和欧洲市场都没有了消息。

500

在这个疫情笼罩之下的全球电影市场,可以说《八佰》算是唯一的亮点了。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抗战胜利75周年纪念日,《八佰》的热映也点燃了很多国人的爱国热情,最近几天,在四行仓库遗址,陆续有民众自发前往纪念,并献上鲜花、香烟等物品祭祀那些牺牲的英烈。

500

80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回顾这段抗战历史,内心依然五味杂陈。一方面我们为中华民族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而自豪,这是近代以来落后中国一直挨打之后反弹的开始;但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为抗战付出了太多太多,贫弱的农业国对抗一个半工业化强国是如此艰难。

具体到四行仓库之战,以及四行仓库背后的淞沪战役。国军的表现也是让人心情复杂。

四行仓库之战的八百壮士,值得我们怀念。为抗击日寇入侵而献出自己生命的每一个普通士兵,都值得我们尊敬。

但是淞沪战役打得实在是......

关于这段历史,网上已经有了太多讨论,关于蒋介石对于淞沪战役前前后后的指挥,为了打给英美而选择在上海和日军决战的政治意图,甚至连最后的四行仓库之战也是为了给即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九国公约会议而进行的“表演”......

所以对于淞沪战役和四行仓库八佰壮士,应该分开来看,国军士兵的英勇,无法掩盖国民政府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有这样英勇的士兵,而他们的最高军事领导层根本配不上,他们浪费了当年太多大好中华男儿的生命。

那么,如果是八路军来打淞沪战役,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网上有好事网友提了一个问题,假如让李云龙来守四行仓库,该怎么打?

500

这真的是一个脑洞问题。

这当然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问题。

不过,脑洞问题之所以好玩,就是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对我们有一定启发。

所以这个问题咱们该怎么回答呢?

这个问题咱们可以从3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真实历史上的八路军绝对不会在上海这个狭小区域和日军硬碰硬。这是因为咱们这支军队一向有一个指导原则:“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对于土共的军队来说,打仗要灵活,解放战争时期连延安都能放弃,为何要在上海这块狭小区域承受日军优势炮火轰击?

上海是长江冲积平原,根本无险可守,日军的炮火要远远优于中国军队,加上长江口的日海军舰炮可以直接覆盖大部分阵地,这样的战场,日军优势极大。

500

所以国军投入70万军队,基本上就是送人头。根据战史记载,很多师刚进入战场,一天不到基本上就把建制打残了,《八佰》电影里谢晋元所属的孙元良88师,是国军仅有的几个德械师,属于蒋介石中央军嫡系中的嫡系,照样也是伤亡过半,所以要补充来自湖北保安团等地方部队。

淞沪战役国军这70万人死伤高达30万之众,最终等于是溃败了。经此一役,国军精锐消耗殆尽,这也是后来日军能够长驱直入一举打下南京的重要原因。

所以要让土共来打淞沪战役,绝对不会选择上海这个战场,而是一定要放日军进来,利用江南密集河网,抵消日军机械化部队优势。

其次,真实历史上八路军也没有和日军硬碰硬的实力。

自从土共这支军队建立,装备一直都严重缺乏。国军在淞沪战役尚有若干个德械师。

500

八路军在抗战之初,连5个士兵一支枪都保证不了,根本没有实力和日军正面对抗。

1940年发生的关家垴战斗,是八路军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场战斗。

500

当时是百团大战后期,日军为了报复组织扫荡,冈崎支队一支500多人的队伍深入八路军后方,意外摸着黄崖洞兵工厂,彭德怀要求必须消灭这股嚣张的敌人。

然而由于缺乏重武器,在日军占据了有利地形且有呼叫日军飞机支援的情况下,激战2昼夜八路军万余人最终没有全歼这队日军,后来日军增援部队靠近,八路军只好撤离战场。

500

这证明了,缺乏火力的八路军连500人的日军小部队阵地都没有太好的办法,如果是在淞沪战场,面对日军优势炮火,更加没有办法。

其实当年关家垴战斗,刘伯承就劝说彭德怀不要打,只不过因为这股日军摸到了八路军根据地大后方,实在太嚣张了。

总而言之,在真实历史上的八路军,一方面因为作战指导原则就非常灵活,绝不纠结于一城一地之失;另一方面因为自身火力不足,也根本不会和日军硬碰硬,所以绝对不可能像国军那样傻乎乎在淞沪战场这个狭小区域送人头。

那么,假如八路军有国军的装备和火力,又会怎么打淞沪战役呢?

我觉得后来朝鲜战争上,志愿军对上美军的二次战役和三次战役的表现,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装备已经脱胎换骨,但是面对美军,那火力依然没法比。整个朝鲜战争前期,美军一个团的火力,抵得上咱们一个军。这种装备差距,和1937年国军德械师面对日军精锐师团的情况,勉强有点相似。

那么,志愿军是怎么打美军呢?

志愿军当然不会像国军那样傻乎乎,正面阵地对日军正面阵地。因为土共军队的传统就是大穿插,大渗透,打运动战,在运动中集中优势兵力包围并吃掉对手。

二次战役中,38军敢于整个师进行穿插,在战役开始之前就抢占军隅里,切断了美军退路,是这次战役大获成功的关键。

500

所以,如果八路军在37年拥有了国军的火力而面对日军,也一定是采取这种运动战模式,大穿插,大渗透,在运动中寻找机会歼灭敌人。

敢于整个师、整个军进行渗透和穿插的军队,这种绝技在近代以来只有土共的军队能够掌握。

大部分的军队,不敢打散建制,因为建制打散就意味着失去了战斗力。而土共之所以能够练就这项绝技,是因为自红军开始,这支军队就经常处于被打散了建制而不失去战斗力的状态,一开始被国民党军围剿,后来被日军扫荡,正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我军摸索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制度,练就了不世神功。

凭借这个底气,如果八路军有国军的火力在淞沪战场面对日军,不敢说一定能击败日军,但绝不至于70万人损失殆半,最终全线崩溃。

最后,如果是李云龙要打四行仓库会是如何呢?

其实像四行仓库这种死地,一点战略价值都没有,一场纯粹拿来表演的战斗,没有任何意义,在电影里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劝说谢晋元退出四行仓库,他这么说的,“这场战斗本来就是表演,战争背后都是政治 ”。

500

上级指挥官绝不会交给李云龙这样一个奇葩的任务。

但如果四行仓库不是一个毫无战略价值的死地,让李云龙打一场阻击战如何如何呢?

同样是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中的松骨峰战斗,就足以说明一切。如果是为了争夺一个军事价值非常大的点,我军敢于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而且也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总而言之,国民党军在淞沪战役的表现实在无法恭维,士兵的英勇和悲壮牺牲,无法掩盖指挥层面的无能,换了八路军来打淞沪战役,断不至于打成这个德性。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