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17
黄帝昆仑的传说是史实。
医巫闾山有颛顼的墓葬。
过会台遗址就是山海经记载的槐江之山西南的昆仑丘。
酒泉南祁连峰一带,应该是山海经记载的开明兽所在的位置。
穆天子传记载,酒泉南有黄帝的策府,应该是玉石梁一带。北面有羽陵,可能是文殊山一带。策府羽陵都与书籍有关。
应该用各种科学仪器进行勘测寻找,特别是地下是否有黄帝时期带有文字的遗物。
黄帝时期,很可能是各地部落没有文字使用权。黄帝的书籍可能是木质的。策府的策,反映的可能是竹材料。
尉迟寺在蚩尤时期是一个聚落所在地。黄帝部族南下,用大汶口文化奴隶修建尉迟寺遗址。这里应该是兵营,有训练广场和护城河。
4400年前的颛顼初期,这里因为气候和战乱被毁坏。气候好转后,成为新族群的墓地。
尉迟寺遗址出土大鸟神器,应该是少昊时期这里受到重点管辖。{鲁大夫叔孙昭子问起远古帝王少昊氏以鸟名官之事。郯城数典述祖侃侃而谈。他说:少昊是我的祖先,我当然知道。我的祖先少昊挚初立位时,恰好有凤凰飞来,这被当成吉祥的征兆,因此就拜鸟为师,以鸟名来称呼各种官职。}
如果尉迟寺是4200年前彻底废弃的,应该是尧让大羿平叛时,破坏了这里。
莒县陵阳河遗址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距今4800年左右,应该是黄帝战胜蚩尤的时间兴建的,用蚩尤族群的奴隶。尉迟寺埋葬婴儿的陶瓮刻的符号与陵阳河遗址的符号很相似。是黄帝的人来到尉迟寺的证明。
文殊是梵文的音译,也译作曼殊,是美妙吉祥的意思。文殊的音译也接近温都,所以,布库里雍顺建立的就是温都部。温都-文殊-曼殊-满洲
清史记载,布库里雍顺建立的部落号称满洲。《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满洲一词,来源未久,表示部族之号,若肃慎、勿吉、女真,非地名也。”
《满洲源流考》:“以国书考之,满洲本作满珠,二字皆平读。我朝光启东土,每岁西藏献丹书,皆称曼珠师利大皇帝。翻译名义曰曼珠,华言妙吉祥也。又作曼殊室利大教王。经云释迦牟尼师毗卢遮那如来,而大圣曼殊室利为毗卢遮那本师,殊珠音同,室师一音也。当时鸿号肇称,实本诸此。今汉字作满洲,盖因洲字义近地名,假借用之,遂相沿耳,实则部族,而非地名,固章章可考也。”
《山海经·海内西经》“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不死树。凤皇、鸾鸟皆戴[盾拔-扌]。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一曰挺木牙交”。
《易纬通卦验》:“遂皇始出,握机矩,表计宜,法北斗,其刻曰‘苍渠通灵,苍牙通灵’”;“撢度出表,挺后名知,命陈效睹”。
有史料说明,合黎山是上古燧人氏观测星象,拜祭上天的三大处所之一(另两处分别为湟中拉脊山、六盘山)。可以确定,燧人氏是在酒泉北的高台县合黎山进行天文观测。
历史上合黎山林木丛生,覆盖面广。《甘州府志》载,合黎山生奇林木箭,是汉匈奴偶佘王所居地。诸侯做穹庐及车,皆仰此木材。到了现代,均为童山秃岭。
认为合黎山是上古昆仑山是不正确的,合黎山属于昆仑悬圃。
合黎山,又名要涂山、人祖山,属天山余脉河西走廊北山山系。位于甘肃省张掖市的甘州区、 临泽县、 高台县北部。属低山,最高大青山,海拔2084米。面积 4515平方公里。 南隔走廊平原与祁连山相望,山北侧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是走廊平原与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
合黎山的名称,应该与重黎有关。颛顼平定天下后,因为需要巩固西亚的联系,把大量奴隶迁往河西走廊,设置重黎进行管理。所以,河西走廊的古遗址很多,各种采矿遗址很多。酒泉到哈密有丰富的铜矿煤矿,还有有锡矿。
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
可能是敦煌大泉河。大泉河位于河西走廊西段敦煌盆地南部地带,从莫高窟前流入敦煌盆地,属疏勒河水系。
可能是疏勒河。疏勒河经过瓜州县鸣沙梁,至敦煌市北,党河由南注人,再西流注人哈拉湖 (又名黑海子,今名榆林泉)。疏勒河在史前曾注入新疆罗布泊。
可能是哈密巴里坤的蓝旗沟
可能是孔雀河,孔雀河上游是开都河。流向罗布泊
额济纳旗在古代被称之为流沙
敦煌(沙州)在上古时期气候环境还好,唐朝时还水草丰美,敦煌到瓜州县的古遗址很密集。
敦煌也可能是一处昆仑,有可能是悬泉置遗址一带。莫高窟可能也是一处羽陵。
悬泉置遗址位于敦煌市安敦公路甜水井道班南侧1.5公里处的戈壁荒漠中,吊吊泉沟口西侧,敦煌市与安西县行政区域交界处,南依三危余脉火焰山(不是吐鲁番火焰山。雄伟的三危山,在敦煌之东,山对面便是举世闻名的莫高窟。我国最早的地理志《禹贡》就有记载,因山上寸草不生,如火烧过一般,所以又名“火焰山”。),北与疏勒河流域汉长城烽燧遥望。因出土的汉简上 书“悬泉置”三字而定名。北临西沙窝,为汉唐年间安西与敦煌之间往来人员和邮件的一大接待、中转驿站。这里东去安西56公里,西去敦煌64公里;遗址总面积22500平方米,海拔1700米。现存面积约2.25万平方米
《史记·五帝本纪》舜请示尧“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舜流放三苗到三危山,应该是来到旱峡玉矿遗址
旱峡玉矿遗址,位于敦煌市东南三危山后山,西北距敦煌市约68千米。遗址东西约3000米、南北约1000米,面积3平方千米。敦煌三危山旱峡的古代玉矿,其开始年代可能早在距今3500年至4000年前后。
《纪年》“穆王十七年,西征,至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来见,宾于昭宫”)
乌鲁木齐一带可能也是一个昆仑
山海经的钟山
这些钟山,应该是指气候地理变幻莫测的,带有各种古怪的声音。
有的钟山还有烛龙和烛阴,这应该是准格尔盆地的山脉。
准噶尔盆地除了有大面积的沙漠、戈壁滩、盐碱滩之外,盆地四周还有星罗棋布的绿洲围绕,以及无数奇特的地文景观。
从乌鲁木齐出发,向西走G312国道,转G217国道,再向东接G216国道回到乌鲁木齐,这是一条环游准噶尔盆地的完整环线。沿线有乌尔禾的胡杨林及雅丹地貌“魔鬼城”、额尔齐斯河的五彩滩和金色河岸、乌伦古湖的芦苇和野鸟、卡拉麦里山有蹄类动物保护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的火烧山和五彩城,以及东部将军戈壁的“地史博物馆”--奇台硅化木和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木垒原始胡杨林。
在准噶尔盆地,雅丹地貌特别出众,面积大,分布广,且形状和色彩极其丰富。雅丹地貌是对极端干旱区经过亿万年风蚀而形成的地貌的统称。尤以“魔鬼城”具代表性,“魔鬼城”那些被风蚀的土丘高低错落,造型千奇百怪,恐怖怪诞,像一座庞大的古城堡群,“城堡”的砂岩和泥岩在夕阳的照耀下,呈褚红、灰绿、褐黄等颜色,诡秘多变。
%%%%%%%%%%%%%%%%%%%%%%%%%%%%%%%%%%%%%%%%%%%%%%%%%%%%%%%%%%%%%%%%%%
昆仑有关的
《括地志》说,“昆仑在肃州酒泉县南八十里”。这是很明确准确的。
颜师古注释《后汉书·明帝纪》文中的“昆仑塞”说:“昆仑,山名,因以为塞。在今肃州酒泉县西南,山有昆仑之体,故名之。”
————————————————————
这话是不正确的。
颜师古虽然位置说的准确,但什么是昆仑和昆仑丘没有搞清楚,对“昆仑塞”一词也没搞清楚。文殊山在酒泉西南,就是昆仑塞,是因为文殊山的地理地形就像是容易堵塞的瓶颈,而且就在昆仑西侧。
《晋书·张骏传》酒泉太守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也。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此山有石室玉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宜立西王母祠,以裨朝廷无疆之福。”
《十六国春秋·卷七·前凉录》酒泉太守马岌上言:“酒泉南山既昆仑之体,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有石室、玉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禹贡》:“昆仑在临江之西,即此明矣。宜立西王母祠,以裨朝廷无疆之福。”骏从之。
《括地志》:“昆仑在肃州酒泉县南八十里。《十六国春秋》后魏昭成帝建国十年,(前)凉张骏酒泉太守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仑之体,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有石室,王母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又删丹西河名云弱水,《禹贡》昆仑在临羌之西,即此明矣。
——————————————————————————
马岌和《括地志》作者则把山丹县、酒泉、哈密巴里坤的昆仑都搞混了。
山海经记载的———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是巴里坤湖北侧或西侧月牙山一带。
昆仑塞和昆仑障应该不是一个地方。
《汉书·地理志》敦煌郡条:“广至,宜禾都尉治昆仑鄣,莽曰广桓”。据有关专家考证,昆仑鄣即今六工城,在破城子遗址西北约三十五公里,瓜州县南岔乡六工村西南3公里处。汉为昆仑障,曹魏时为宜禾县治所,北魏设常乐郡,隋为常乐镇的治所。
括地志云:“又阿俤达山亦名建末达山,亦名昆仑山。恒河出其南吐师子口,经天竺入达山。妫水今名为浒海,出于昆仑西北隅吐马口,经安息、大夏国入西海。黄河出东北隅吐牛口,东北流经滥泽,潜出大积石山,至华山北,东入海。其三河去山入海各三万里。此谓大昆仑,肃州谓小昆仑也。禹本纪云‘河出昆仑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隐避为光明也’。”
————————————————————————————
在今阿富汗境内西部有一个昆仑。
这个记载符合《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的:“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支之国。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昆仑虚东南。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大夏在今天的阿富汗北部,古代大夏月氏的位置应该比汉唐时期还往西。在周穆王时期,后来的汉唐,中亚到里海咸海完全是中央政权的管辖范围。
到了夏朝中期,中央政权势力范围收缩,中亚的人口人才流失,西方来的欧罗巴人种开始侵入,虽然没有能力入侵中亚,但是从阿富汗南部入侵了南亚次大陆。这是公元前1700年开始的。
现在的昆仑山脉,也是名副其实,不是后来人的牵强附会,张骞和汉武帝也不算搞错。因为黄帝时代的人们通过昆仑山脉西端来到里海的昆仑墟昆仑山,昆仑山脉东端是西王母南迁青海湖的所在之处。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
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
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
这个是海内的昆仑之虚,也就是说其他地方还有别的昆仑。
这个海内的海,应该是居延海或罗布泊博斯腾湖。
综合这些记载,昆仑之虚的中心就是酒泉南部到团结峰,这是祁连山脉的最高位置。前后左右各八十公里。从民乐县到玉门关,金塔县到青海哈拉湖,就是这个昆仑之虚的范围。
这一带有十几米高直径三米的大树。昆仑黄帝在这里修建了一个行宫。有九个井,每个井都用玉石做栏杆。有九个门,每个门都有开明兽把守,里面有很多神。在一块大面积八角岩石平台,就在洪水河畔,只有羿才能上去。
可能这是当时虚构宣传,说主峰是帝之下都,在主峰上有———“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只有羿才能登山。
这些建筑也可能是山峰下。
开明兽所在的位置应该就是祁连峰附近。
赤水出东南隅-洋水、黑水出西北隅———完全符合与祁连峰的位置走向。
弱水、青水———其中一条可能是疏勒河。
注意,海内西经并没有说这个昆仑之虚有昆仑丘。而是一个重要地点,有九井九门开明兽。
酒泉市到哈拉湖,祁连山最高的团结峰就在其间东侧。
山海经的记载,证明这里是一个最重要的昆仑。山海经记载,帝俊时期的后谡在临泽县一带,结合周穆王姬姓,民乐县昆仑应该是帝俊的。
海内西经的昆仑是酒泉,大荒西经的昆仑是哈密一带。哈密的昆仑有流沙,酒泉的昆仑是没有的。
酒泉市肃州区的总寨镇一带可能是西王母所在地。
海内西经:“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这是搞混了。这一句应该是指大荒西经的昆仑墟,在今哈密巴里坤湖一带。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
开明西有凤皇、鸾鸟,皆戴蛇践蛇,膺有赤蛇。
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不死树。凤皇、鸾鸟皆戴瞂。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一曰挺木牙交。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
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
开明南有树鸟,六首;蛟、蝮、蛇、蜼、豹、鸟秩树,于表池树木,诵鸟、鶽、视肉。
————————————————————————————
祁连峰的东西南北的动植物,可以探寻考证山海经的记载。
圣木曼兑,一曰挺木牙交———《易纬通卦验》:“遂皇始出,握机矩,表计宜,法北斗,其刻曰‘苍渠通灵,苍牙通灵’”;“撢度出表,挺后名知,命陈效睹”。有史料说明,合黎山是上古燧人氏观测星象,拜祭上天的三大处所之一(另两处分别为湟中拉脊山、六盘山)。可以确定,燧人氏是在酒泉北的高台县合黎山进行天文观测。位于酒泉祁连峰西北侧。历史上合黎山林木丛生,覆盖面广。《甘州府志》载,合黎山生奇林木箭,是汉匈奴偶佘王所居地。诸侯做穹庐及车,皆仰此木材。到了现代,均为童山秃岭。
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注意,西王母曾经给羿不死之药,羿的后人是后羿,后羿妻子就偷吃偷拿了羿部族的这个宝物。
《西山经》:“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这可能是酒泉东部的总寨镇一带,西王母早期曾经在这里活动。“不死之药”可能是酒泉东部的部族装神弄鬼的玩意儿。
%%%%%%%%%%%%%%%%%%%%%%%%%%%%%%%%%%%%%%%%%%%%%%%%%%%%%%%%%%%%%%%%%%
穆天子传{张掖-山丹县-民乐县}
丁巳,天子西南升□之所主居(似说古之贤圣所居)。爰有大木硕草(硕,大也)。爰有野兽,可以畋猎。
——————————————————
焉支山
戊午,□之人居虑(古畴字,居虑名),献酒百□于天子(百下脱盛酒器名)。天子已饮而行,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昆仑山有五色水,赤水出东南隅而东北流。皆见《山海经》)。爰有鸟之山(音甄,一音栴),天子三日舍于鸟之山。
——————————————————————
赤水可能是焉支山的寺沟河,在了光台以北
鸟之山———了光台
□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黄帝巡游四海,登昆仑山,起宫室于其上。见《新语》),而封□隆之葬(隆上字疑作丰,丰隆,筮御云得大壮卦,遂为雷师。亦犹黄帝桥山有墓。封,谓增高其上土也,以标显之耳),以诏后世(诏谓语之)。
——————————————————————————
□隆———是不是陆吾?山海经记载昆仑丘“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
癸亥,天子具蠲齐牲全,以禋□昆仑之丘(蠲者,洁也。洁齐祭神曰禋。《书》“天子禋于六宗”。蠲,音圭)。
甲子,天子北征,舍于珠泽(此泽出珠,因名之云。今越巂平泽出青珠是),以钓于氵不水。曰:珠泽之薮,方三十里(泽中有草者为薮)。爰有萑苇、莞蒲(莞,葱蒲,或曰莞蒲,齐名耳。关西云莞。音丸)、茅萯(萯今菩字,音倍)、蒹(蒹,薕也,似萑而细,音兼)葽(莠属。《诗》曰“四月秀要”)。珠泽之人乃献白玉,□只,□角之一,□三,可以□沐,乃进食,□酒十,□姑劓九,□亓味中麋胃而滑(中犹合也)。因献食马三百(可以供厨膳者),牛羊三千。天子□昆仑(此以上似说封人于昆仑山旁),以守黄帝之宫。南司赤水而北守舂山之珤(欲以崇表圣德,因用显其功迹)。天子乃赐□之人□吾,黄金之环三五(空边等为环),朱带贝饰三十(《淮南子》曰“贝带鵕鸃”,是也),工布之四。□吾乃膜拜而受(今之胡人礼佛,举手加头,称南膜拜者,即此类也。音模)。天子又与之黄牛二六(以为犠牲种)以三十□人于昆仑丘。
——————————————————————
山丹河叫(氵不)水
山海经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若/虫虫]鸟兽则死,[若/虫虫]木则枯。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司帝之百服,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而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有草焉,名曰[艹/宾]草,其状如葵,其味如葱,食之已劳。河水也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汜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于大[木于],是多怪鸟兽。
————————————————————————————
注意,这个昆仑丘没有弱水。
赤水是焉支山的寺沟河
黑水可能是霍城河
洋水可能是马营河
%%%%%%%%%%%%%%%%%%%%%%%%%%%%%%%%%%%%%%%%%%%%%%%%%%%%%%%%%%%%%%%%%%%%%%%%%%%%
穆天子传-群玉之山-策府-羽陵-昆仑开明兽
《穆天子传》“曰:□山,是唯天下之良山也。珤玉之所在。嘉谷生之,草木硕美”。
——————————————————————
这里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的祁连山一带。
可能是野牛沟。祁连玉石,主要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祁连县野牛沟一带的河道和山野。该石质地细腻,多为子玉和山水料,石中间有多种颜色,体量从几十公斤到几吨者均有,大者可达十来吨。
穆天子传
辛卯,天子北征,东还,乃循黑水。癸巳,至于群玉之山(即《山海经》:玉山,西王母所居者),容成氏之所守。曰:群玉田山,□知,阿平无险(言边无险阻也),四彻中绳(言皆平实),先王之所谓策府(言往古帝王以为藏书册之府,所谓藏之名山者也),寡草木而无鸟兽(言纯玉石也)。爰有□木,西膜之所谓□,天子于是攻其玉石,取玉版三乘,玉器服物(环珮之属),载玉万只(双玉为瑴,半瑴为只。见《左氏传》)。天子四日休群玉之山(休,游息也),乃命邢侯待攻玉者(待留之也。邢,今广平襄国县)。
孟秋丁酉,天子北征,□之人潜旹(潜旹,名也),觞天子于羽陵之上,乃献良马牛羊。天子以其邦之攻玉石也,不受其牢(重慎费其牢牲,礼也)。柏夭曰:□氏,槛□之后也。天子乃赐之黄金之罂三六(即盂也,徐州谓之罂),朱三百裹。潜旹乃膜拜而受。
山海经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
祁丰藏族乡,以祁连山水草丰盛而得名。聚居在该乡的藏民原居西康,元时征战到次,后变兵为民定居此地。史称东乐克部落。境内主要山峰有素珠链(海拔5575米)、镜铁山、班赛尔、陶莱南山等,主要河流有陶莱河、洪水坝河、红山河、丰乐等。红山村大羊圈河、"七一"冰川、观山海子、青稞地村乔沟溏,大皖沟等景区是旅游探险的理想之地。境内山峦叠嶂,河流纵横,水草丰美,气候宜人,矿产和水能资源非常丰富,驻有冰沟、镜铁山两大水电站和酒钢镜铁山矿、新洲、宏建、锐源等数十家矿山企业。七一冰川、祁连山主峰素珠链、观山海子、文殊寺石窟群等旅游景区闻名遐迩,年吸引国内外游客20多万人次。
团结峰东西各八十公里是昆仑之虚
“群玉田山,□知,阿平无险,四彻中绳,先王之所谓策府。寡草木而无鸟兽”———酒泉南 玉石梁 一带的山。玉石梁到文殊山之间没有山。这里的的动植物很少,当然是人迹罕至的。
策府
可能黄帝编写书籍的地方的地方。也可能是对各地首领授爵、策封的地方。也可能教育各地管理人员的,比如各个山的所谓的神,其实是管理者。
这个“策府”———不会是山海经记载的“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策府在玉石梁一带。开明兽在祁连峰一带,可能是各地管理者在这里举行神化仪式。
开明兽的位置可能是在酒泉南洪水河畔的素链珠峰的某个高地。
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策府应该是黄帝编撰书籍的地方,神化书籍的来历,黄帝传说受到九天玄女天书的帮助。山海经记载夏启在西部用女性祭天获得《九辩》《九歌》。
羽陵应该是文殊山
周穆王从策府往北走了一天,来到叫羽陵的地方。所以,黄帝在玉石梁一带编撰书籍,收藏在羽陵,可能是现在的文殊山一带。
凡是羽陵的名称,都与书籍有关。古代把贮藏秘籍之处称之为羽陵。
1、《穆天子传》卷五:“仲秋甲戌,天子东游,次于 雀梁 ,蠧书于 羽陵 。” 郭璞 注:“谓暴书中蠹虫,因云蠹书也。”
2、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辟恶生香,聊防 羽陵 之蠹。”
3、 隋 江总 《皇太子太学讲碑》:“紫台秘典,绿帙奇文, 羽陵 蠹迹, 嵩山 落简;外史所掌,广内所司,靡不饰以铅椠,雕以缃素。”
4、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三:“上曰:‘蟫有何义?’奏曰:‘臣闻出 羽陵 蠹书,曰白鱼虫也。’”
5、清 钱谦益 《有美一百韵》:“尽窥 羽陵 蠹,旁及 诺皋 儇。
策是一个多义词
策 宇宙已知的亮星之一,仙后座γ星
策,通常指计谋、计策等。在中国古代科举中,策指的是“策问”、“对策”。它是殿试考试的主要内容,“策问”与“对策”就成为出题与应试的两个部分,“策问”一般是以“皇帝的口吻”发问的,其内容主要是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政治大事。而士子们在应试的过程中便针对“策问”的内容作出回答,也就是所谓的“对策”。说的通俗一点,“策”某种程度上就相当于时事论文。
基本解释
1、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2、鞭打:策马。鞭策。
3、激励,促进:策动。策勉。
4、古代称连编好的竹简:简策。
5、古代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6、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策论。策问。
7、杖:策杖。
8、中国数学上曾经用过的一种计算工具,形状与“筹”相似。
9、计谋,主意,办法:上策。献策。决策。政策。策划。束手无策。
10、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11、姓。策姓。
12、调侃:能说会策(湘方言词,以长沙为代表)
13、卜筮用的蓍草。
《史记·封禅书》黄帝得宝鼎神策,於是迎日推策。《注》策,神蓍也。黄帝得蓍,因以推算历数,逆知节气与日辰之将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