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作为主粮,马铃薯的地位不断上升

水稻、小麦、玉米是我国最主要的三大主粮。2015年,农业部提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后的第四大主粮。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自2007年开始,种植面积与总产量长期占据全球总量的20%以上。

由于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差异,马铃薯的种植和产量也有很大差异:在北方多为一季作物,中原地区为二季(春秋)作物,西南地区为双季混作区,而南方则利用冬闲地,在秋冬或冬春二季种植马铃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较其他作物需水量更少,低于玉米和小麦约35%。此外,对于土壤的适应能力,马铃薯也是超强。除了重度盐碱地以外,其他土壤都可以种植马铃薯。

可以说,马铃薯对环境的强大适应能力,在四大主粮中首屈一指,可种植在其他粮食作物难以种植的高海拔、高纬度的冷凉、干旱地区,不与其他主要粮食作物争地。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中国国家地理)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