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按兴趣爱好分配新生住宿,这波操作怎么样?

今天看到了这样一条消息:今年,上海大学首次在按大类招生的2863名新生中实行“按照趣缘分配住宿”。

学生接到录取通知书后,通过登录网络系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内容申请住宿,学校据此尽可能地匹配安排。

宿舍申请表共有四道选择题,分别是:本人作息习惯是早睡早起、晚睡晚起还是两者皆可?学习意向是出国留学、考研深造、自主创业还是求职就业?休闲兴趣是运动健身、书法绘画、歌舞乐器、旅行出游还是动漫或网游达人?是否有特殊需求,如身高超过190厘米,体重大于180公斤等?

据上海大学的学院党委副书记孙玉华介绍,作息习惯、学习意向、休闲兴趣,这三个需求指标在匹配室友的过程中,“作息时间是第一位的,尽量百分百匹配。其次是学习意向,接着是休闲兴趣,”所有四人寝室中,作息习惯一致率达到100%,学习意向一致率82.85%,休闲兴趣的一致率44.85%。如此大规模“定制”室友,在沪上高校尚属首次。

对此,有专家学者表示:给学生自选寝室的自由,是从外部环境着手,消除制造寝室矛盾的不利因素。并不能解决大学学生寝室关系所有问题。

但刚刚结束了大学四年寝室生活的我想说……能解决最基本的问题真的就很不容易了!

我们寝室是四人寝,为了作息时间,从大一到大三斗了整整三年。我一个室友是典型的晚睡晚起星人,睡觉时间基本在凌晨到下午一点,这姑娘又极其怕冷怕风,因此睡觉时不许寝室开窗通风,另一个室友是典型的早睡早起星人,睡觉时间大约在九点到早晨六点,而且神经衰弱,有光有声就睡不好,一睡不好就头疼。这两个室友已经是水火不容了,偏偏第三个室友严重鼻炎,鼻粘膜脆弱,动不动就飙鼻血,对空气质量要求很高。

至于我,经历过高中无独立卫浴正对厕所的八人大混寝之后,很佛了。

所以大学头三年,我就泡上一壶菊花茶,看鼻炎室友和早睡室友联手斗晚睡室友,斗进我们大学辅导员办公室,要把晚睡室友移出寝室;晚睡室友几次三番对我示好,想把1v3的局面扭转为2v2,保住自己在寝室的铺位;我们大学四年换了四位辅导员,每一任辅导员都致力于捣糨糊,让我们凑活过。堪称是一出寝室“宫心计”!

于是我们寝室就像是不情不愿结了婚的小夫妻,秉着“还能离咋地”的心态,熬到了大四大家陆续离开寝室。

500

要是大学早能有按作息分配寝室的政策,我们寝室也就不至于在辅导员办公室几进几出了啊……

大家呢?你们寝室怎么样?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