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区的暗无天日
原创:不得不言他
公众号:言他君
今天继续聊《人民的名义》,这个系列开办以来一直都是在讲人物,之前在《孙连城的无可奈何》里,言他君留了点有关光明区问题的“尾巴”没有讲,这段时间想来想去,还是把这个当做番外来讲会好一些,毕竟这个系列主题还是以人物来说事。
言归正传,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整个剧情的主要脉络都围绕着汉东省京州市光明区的大风厂开展的。所以要理解整部电视剧的发展,就必须要明白光明区的定位。
光明区是汉东省省会京州市的下辖区,因为京州市的规划中200亿的光明峰项目要落户于光明区,因此称呼光明区为京州市甚至是汉东省未来的经济增长引擎都不为过。我们从剧中,光明峰项目主要参与者之一的山水集团,死死咬定大风厂那块地不放,就可以看出光明区这块肥肉有多诱人。
造成光明区是香饽饽的原因呢,则和我国东部沿海、经济上较为发达的地区发展经济的模式有关:大明王朝1566里,胡部堂评价浙江是“七山两水一分田”,这也就意味着沿海地区的地理特点之一就是农业用地少而工商业用地多。这就造成了在沿海发达地区投资,往往不能用农业用地去改地。因为如果有农业用地,完全可以去利用农田来建设光明峰。《大明王朝1566》里为了改稻为桑闹得朝廷上下鸡飞狗跳,就是因为在农田本就少的浙江动了农田。
因此为了建设好光明峰项目,省市区三级也是煞费苦心:光明峰项目的总指挥是汉东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在沙瑞金空降下来之前,李达康书记最重要的身份是汉东省委书记赵立春的秘书,是赵家班“秘书帮”的一号人物。
光明峰项目的前线指挥是京州市副市长、光明区委书记丁义珍,相信在汉东省纵横多年的商人们,稍微打听一下也会知道这位丁副市长是赵家班另一个系统“汉大帮”的骨干。
就连最一线的光明区公安局局长程度,那也早就是赵家公子收的“家臣”了,至于直接负责大风厂拆迁的常成虎,直接就是程度局长的表弟。动用了这么多亲信,可见赵家班对李达康书记、对丁义珍副市长的信任以及省里面对光明峰项目的重视,怪不得丁玉珍在招商会上能讲:我是李达康书记的影子。他是李达康书记的影子,那李达康书记是谁的影子呢?
说完了组织架构,再看资金来源。有过一线经验的读者们应该知道,投资项目离不开银行的贷款,越大的投资项目越离不开银行的贷款。京州银行的负责人是李达康书记的夫人欧阳菁女士,这才是不法商人蔡成功不找别的银行贷款的根本原因。
项目主要参与公司山水集团的背景又是大家都懂的老书记赵立春同志。同时为了让项目更好地进行,赵立春书记干儿子刘新建担任董事长的汉东油气集团一次性就给了山水集团7个亿的投资。汉东油气集团是国企,理论上来说属于全国人民,刘新建这么做就是拿全国人民的钱(至少也是汉东人民的钱)去给赵氏集团捞钱,赵氏集团捞了那么多,却连点善后费用都抠抠巴巴的,也难怪最后闹得不可收拾。
人事安排方面,光明峰项目对于赵家班的人来说是又一次的捞钱机会,对于李达康书记来说又何尝不是自己扶正的一把梯子?光明峰项目做好了,赵立春老书记可以向中央表功主导光明峰项目、擅长力抓经济的李达康。同时环顾汉东省,李达康是为数不多的政务系官员,再加上刘省长即将到年龄,因此李达康完全有可能接省长的位置,和自己另外“钦点”的下一任省委书记高育良组成“高李配”。这也是后来,赵瑞龙提起赵立春老书记扶植高育良的时候,高书记脸色一下就变了的根本原因。
我们现在再来看光明峰项目的话,就会发现在沙瑞金空降、侯亮平和陈海动手之前,赵氏一伙对光明区的理想推演是这样的:常成虎在表哥程度局长的庇护下,顺利将大风厂拆迁,赚了辛苦费。
山水集团-汉东油气集团在大风厂原址进行建设。李达康掌握的政府的财政拨款、欧阳菁控制的银行贷款(大风厂土地抵押)、刘新建的国有企业投资款全部落实到位后,光明峰项目顺利进行,而后赵家班的人赚钱,高育良接班成为省委书记、李达康扶正成为省长、大弟子祁同伟接任分管政法的副省长、丁义珍高概率接任市长。如此国安民乐。岂不美哉?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十八大后,在中央的大力反腐之下,光明区的腐败区委书记兼副市长丁义珍外逃美国,撕开了光明峰的一个口子后,光明峰项目江河日下:程度、常成虎、欧阳菁、赵瑞龙、高小琴等先后落马。同时光明峰的建设资金还没收回来,李达康书记为了挽回京州形象,由财政出面预支了几千万用于大风厂的安置。光明峰的投资还没收回来,就又投进去几千万安置费,怪不得光明区信访局连改造接待设施都哭穷。经过汉东反腐之后,李达康书记的前途肯定是大打折扣了,易学习被火线提拔成和李达康平级的纪委书记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强人扶持的时候,光明区就谈不上多光明。强人们都因为各种各样的事倒下后的光明区,怕是只能用暗无天日来形容咯。言他君想来,光明区唯一的指望就是沙书记他们,能够看在光明区这届人民群众很行、帮着他铲除了两条地头蛇,能够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财政补贴一下,帮助他们度过最困难的这几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