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武器都是最新最好的?台军的“秘密武器”可能会让你辣眼睛!
最近,胖兵发现一件特别有趣的事儿。
对岸的蔡英文在上周三视察台军“汉光39号”演习,观摩了预备役炮兵的操作训练,并发推点赞。
本来这个操作没啥毛病,但部分台媒在报导时祭出台式夸张手法,硬生生把正常训练变成惊天大揭秘了。
揭秘了啥东西?各位自己看吧↓
▲超狂秘密武器——105榴弹炮(图源:环球网)
妥妥的标题党啊!
我要是没看错,这个“超狂秘密武器”是二战时期的老装备,怎么到他们嘴里就成秘密武器了?
▲蔡英文在脸书和推特上发送的演习照片
图中为一门老旧的105毫米榴弹炮(图源:环球网)
不过仔细想来……到这也不能怪他们,如今台军的装备序列的确存在普遍的“老龄化”现象,一型装备用上好几十年,都淘汰了还不退役也并不稀奇。
小兵兵简单扒了扒,发现台军就是座博物馆,而且那些古董级装备保养得非常到位。
F-5战斗机
空军是台军中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军种,整体装备水平远强于陆军和海军,算是台军中的“一等人”,其主力的F-16、幻影2000虽然是较老的早期版本,但好歹也是四代机。
不过台空军的装备序列中,仍有一些老旧装备在役,比如F-5战斗机。
▲美国空军装备的F-5战斗机
这型战机源于美国诺斯洛普公司在1955年展开的一项设计方案,目标是以T-38教练机为原型,设计一种低成本、易养护的轻型战机。
由于性能有限,美军并未将其作为主力战机使用,仅少量装备给假想敌中队,用于在训练中模拟苏联的米格-21。
▲模拟米格战斗机的F-5
台空军是通过五角大楼的海外军售与援助计划,在1965年获得了115架F-5A,由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使用和升级。
时至今日,世界上所有老旧的F-5A/B和部分E/F都已退役封存,只有驻扎在台东志航空军基地的第七联队仍在使用。
▲台军仍在服役的F-5
虽说现在台空军计划在F-16V开始交付后,逐步淘汰剩余的F-5,但在此之前,这些已经服役55年之久的战机,可能还要再飞个5-8年左右。
当然只能进行训练,无法执行作战任务,不过把他们逼急了没准儿真能被开出来。
基隆级驱逐舰
台军目前只剩下4艘在役的驱逐舰,也就是被视作“镇岛之宝”的基隆级驱逐舰(台媒习惯称其为纪德舰,小兵兵喜欢叫其F4)。
▲停泊在中正军港内的马公号与基隆号
这4艘船原本是美国为亲美的伊朗帝国(巴列维王朝)建造的居鲁士级驱逐舰,结果这大客户在1979年的民族革命中玩完了,美军只好自己用。
1982年,居鲁士级改名为基德级入列美国海军,短短服役19年后便退役封存,因为伯克级开始下饺子了,这玩意儿确实多余。
▲在美国海军服役时的基德级
2000年,台湾在多次求购伯克级失败后,将目光投向了这4艘基德级,美国一看收垃圾的主动上门,欣然批准了军购合同,以7.32亿美元的价格将这4艘舰打包卖给台湾,于2005、2006年分两批完成交付,并改名“基隆级”。
▲第三艘基隆级“左营”号
时至今日,湾湾的最强主力舰仍然是这4艘服役又退役、退役又服役的旧船,首次服役距今已38年。
但这艘老爷舰,台军手中保养得各项性能依然完好,甚至部分位置还有升级改装的空间……
啧啧啧,这保养手法,小兵兵佩服(印度学着点)。
济阳级护卫舰
90年代初,台湾以租借的名义从美国买来8艘二手的诺克斯级护卫舰。
与前面的基德级一样,这批专职反潜的诺克斯,仅在美国海军服役了2年就草草退役,以济阳级为名再次服役时,平均舰龄已经超过20岁。
▲基隆港内的凤阳号(FFG-933)和宜阳号(FFG-939)
截至今年,这批老济阳的舰龄已接近50岁,雷达等设备老旧不堪,动力系统故障频发。
但台军依然没有放弃她,他们能用替换零部件的方法,仍勉强维持着这个“老兵”的生命。
海狮级潜艇
仍在服役的这两艘海狮级(海狮号、海豹号)潜艇,原为美国在二战时期建造的茄比级潜艇,1945年正式服役,1973年退役并移交给台湾,以作训练之用。
▲长期养老在港的海狮号
海狮级不仅是全球范围内最古老的潜艇,还是唯一一型参加过二战却仍在服役的古董,整个役期跨度达75年之久!保持着最“长寿”潜艇的历史纪录。
小兵兵赌两瓶冰红茶,这个记录可能没有后来者能打破
▲与狮偕老的海豹号
由于年代实在太过古老,这俩老黑鱼几乎是以吉祥物般的姿态躺在港口里刷存在感,美其名曰是得益于“优秀潜舰士官的保养与维护”,实则无艇可用,无法退役。
MIM-72近程防空导弹车
MIM-72“檞树”是一种基于AIM-9D格斗弹发展而来的地空导弹,它使用M730装甲运输车作为地盘,1969年进入美国陆军服役,海湾战争后逐渐退役。
▲这玩意儿也就能让民众拍拍照了
台湾在1987年购入这型防空系统,使用至今已没有实际防空能力可言,在现代战机的防区外打击能力面前,区区几公里的有效射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M60A3“巴顿” & CM-11“勇虎”坦克
1994-1996年,台湾以2.23亿美元的价格,分两批从美国购买160辆及300辆退役的二手M60A3TTS坦克、备用零件与培训服务,这些被美国兵调侃为“鱼礁坦克”的老东西用到现在也几十年了。
▲台军装备的巴顿坦克
与这批巴顿红尘作伴的CM-11“勇虎”要年轻一些,从1988年开始量产,服役至今不过30出头,以坦克的生命曲线来看只能算刚刚步入中年,但性能比M60A3还差。
▲CM-11是用M48A5PI的炮塔
直接盖在M60A3车体上混搭出来的
在前几量原型车送去美国测试时
美国人曾赞其为“最强的M60”
按理说坦克这玩意儿属于耐用装备,只要养护到位,用上个大几十年是没问题的。
然而台军坦克却经常跑脱履带、掉负重轮、半路抛锚,甚至发生过因刹车失灵,而翻进河里至官兵死亡的恶性事故,因此最近几年台陆军的坦克都没有进行系统的野外训练,只能开到海滩上铺成一排,打打炮给自己壮胆罢了。
▲2016年,台陆军564旅的“勇虎”坦克
刹车失灵翻入河中,造成3死1伤的惨剧
M41D“斗牛犬”轻型坦克
这东西小兵兵可是看上眼了!诞生于1951年的朝鲜战争时期,真正进入博物馆里的老家伙!
台湾从1958年开始接收美国援(清)助(理)的M41A3坦克,巅峰时保有700余辆,当年可是台陆军“主力”的装甲力量。
后来台军曾对部分M41A3进行自主改良升级,包括换装本土生产的主炮、柴油引擎、弹道计算机、夜视设备和侧裙板,这批改装过的斗牛犬称为M41D。
▲作为展品对公众开放的M41D
现代化改装后的M41啊!真想近距离感受一下……
不过现在绝大部分年过六旬的M41都已退役,只剩下金防部的烈屿守备大队坦克连,还装备有17辆原装M41A3和50辆M41D。
他们今年2月还拿出来秀了秀,自认可以“吓阻”大陆。
▲他们也知道是阿公级的老装备啊……
M1式240毫米榴弹炮
这东西可是湾湾的大宝贝,军中俗称“两四洞”,只要一说这三个字就知道是鼎鼎大名的M1。
▲台军M1型240毫米岸防炮
M1于1940年完成原型设计,1943年量产,最大射程23公里,是二战期间美军射程最远、口径最大的陆军火炮。
8·23金门炮战后,美国以“轰雷计划”为噱头,向台湾输送了多门M1火炮,部署在金门、马祖的加强碉堡内,借以威慑大陆。
▲一股浓郁的二战德军大西洋壁垒味道
由于尺寸和威力都很大,台媒习惯用“镇岛巨炮”来形容它,不过再怎么说这也是二战的老物件了,和解放军的远火、巡航导弹相比,只能用原始两个字形容。
用了62年还不退役,颁个台湾炮王(什么王?)的终身荣誉奖是没问题了。
M59加农炮
M59经常被广大网友搞混,因为它名字太多了,仅旧称就有M1/M2/M2A2等,基本和每一种同期的美军火炮都重名,后来干脆统一称作M59。
而在民间,它有一个非常形象还不会混淆的绰号——长脚汤姆。
▲“长脚汤姆”的绰号可能来源于长长的支腿
老汤姆的发展源头可追溯至1920年,经过18年的漫长研(扯)制(皮)、改进后,终于在1938年定型,1941年量产后便迅速投入战争。
70年代,台湾引进该炮并服役至今,金防部、马防部及混编炮营均有装备。
可惜就算使用了火箭增程技术,他才能把炮弹送出18公里,真正变成了“大炮仗”。
▲台军使用M59进行训练
重头戏!!!M101A1牵引式榴弹炮
到了揭晓重头戏的时候了!小兵兵莫名得激动!
下面这东西就是被台媒称作“超狂秘密武器”的“究极祖传超古董火炮”——M101A1牵引式榴弹炮。
该炮生产于1941年,盟军曾在二战期间大量使用,李云龙口中“跟TND打雷似的”就是这种火炮,只不过当时还叫M2。
▲“老子见了这东西,跟见了美人似的
心里痒痒 猫抓似的”——李云龙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就在用这款火炮,到台湾后依然在使用。
1979年,台湾在获得美国石岛兵工厂提供的图纸后开始自行生产,称作63甲式105毫米榴弹炮,后改称T63榴弹炮。
直到今天,台军二线部队和离岛炮营,还在使用这种已问世79年的爷爷级装备,论年代它比那两艘“海狮”潜艇还老,是台军装备序列中最为古老的武器。
▲“汉光39”号演习中操作M101A1的台军预备役炮兵
注意他们身上背着淘换至二线的T65K2型步枪
然而就是这种老掉牙的装备,台媒竟然还能能舔着脸用“超狂”、“秘密武器”来形容,胖兵我竟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评价这种阿Q精神……
平时收藏古玩的朋友一定知道这句话:“旧器如新必是宝”,台湾这保养古董的手艺确实令人叹为观止,种类如此繁多、年代如此久远的装备不仅建在,关键是还!能!用!
▲大家可能想不到,台军前几年才将M1911除役
最古老的桂冠差点属于它
美国人曾嘲讽大陆的051驱逐舰是“保存最完整的古董”。
可现在来看他们是错的,无论生产年代还是服役时间,咱可都比不上台湾的“军队博物馆”。
这要是能实地参观,然后摸上一把……
我好了,你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