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篮高手系列第20期】山王的“全局考虑”,安西的比赛设计
1 山王的性格
看着山王整体划一的发型和制服,你很难不跟“军团”这个词联系到一块。
既然湘北被称作问题儿童或者坏孩子军团,那么他们的对手山王又该被称作什么军团?
我们看看双方的入场——先是湘北队,他们要争着比山王先入场,所以是蹦着进来的。
山王则要沉稳得多。
湘北众将脸上,各有心事,也各有想法,总体上处于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
山王拥有主场作战般的待遇,但球员还颇有点诚惶诚恐的意思。河田击打自己面部,目的可能是让自己兴奋起来。
樱木在赛前表演了一个战斧劈扣,接着“单纯三将”摆出示威的姿势,颇为臭屁。
山王这边,河田示意泽北回应一下,结果泽北被流川和赤木干扰,很逗逼的扣在了篮圈上,把表演搞砸了,场面颇为丢人。
于是连相对沉稳一些的流川和赤木,也调笑起山王来。
山王也没有生气,也没再回应些什么,比赛就开始了——说明他们也不在意这些。
所以跟湘北的球员比,山王这帮球员要乖得多,性格上的攻击性没有那么强。如果湘北是“坏孩子”军团,那么山王就是“老实人”军团了。这支球队相对喜欢秀一下的球员是大河田,他会在得分之后跟赤木亮肌肉。
但有意思的是,河田有两次表达了对泽北拥有大量女粉的嫉妒心。
场面上像是开玩笑,但多少实话就是在玩笑中说出来的:
“说好球打得好就有女生喜欢,这条定律在老子身上怎么就不应验呢?”
所以,以步行街的标准而论,河田也不得不被划到“老实人”的名单里。
“老实人”遇到“坏孩子”,什么结果?
吃亏呗,这个大家都懂......
好吧,我的意思就是,山王球员的个性体现的是他们的团队纪律性——你可以联想一下马刺队——好处是,他们有极佳的战术执行力,坏处是,少了点灵性和任性。
这跟湘北球员个个眼神里透着小心思是不同的。
2 安西的开局设计
很多强队都有慢热的习惯,并且下半场开局阶段发力也是很多强队的标配策略。这两个特点都有道理可讲:
慢热是因为有信心,不着急争一时长短,比赛要按计划来,不热的时候正好用来冷静的观察对手;
下半场开局发力,不会太早也不会太晚。太早发力会导致后继乏力,留给对手太多时间容易被翻盘。太晚发力就容易出现意外,万一一波没打死,进入了关键球阶段,那么什么都可能发生。
在SD漫画中,海南就是这样的球队。
山王是不是呢?
山王只打了一场比赛,我们不敢下定论,但与湘北这场,他们两个条件的确都满足。
那么对于下狗的湘北,他们面对山王,首先要做什么?
那一定是抢开局了,趁着你还没有进入节奏时,攒一些底儿。安西在开场就强调,让宫城抢节奏,这个计划不是临时决定的,而是安西在湘北与丰玉的比赛中,就想到了要靠快来压制山王的策略。
安西这个策略的目的在哪呢?
仅仅为了开局阶段给山王一个下马威,打他们措手不及吗?
实际上,山王这支球队的首发阵容整体机动性极佳,打快节奏篮球他们也完全不怕——他们本来就是快攻强队。
关键在于山王的防守策略。
第一个球就反映出来了——深津在对位防守上给的侵略性是非常足的。
而一之仓竟然大胆的放空了三井,过来夹击宫城——你平常见到过开局第一个球就夹击的吗?
这就不是针对宫城的特殊安排,而是山王的防守风格如此了。
然后再看泽北和河田的反应——下快攻的敏感性极强,这时候流川和赤木都还在原地不动呢!
山王这个队的防守特点就是对球施压,再联想到下半场他们的全场紧逼防守,你就能想出他们的比赛画面:
阵型前倾,想把对手一口气压死。
面对这样有侵略性的球队,如果你不能抢得先机,一旦被连续的围剿几次,比分就会迅速拉开,那么湘北作为弱势的一方,作为“客场”作战的一方,作为缺少经验的一方,可能一开场没多久,从比分到心态就会双双崩溃。
安西想让湘北众将把“我们能赢”的心里暗示牢牢的种下,就必须抢到开局,获得一段时间的领先优势。这样即便后面被反超,球员们也不会认为输是理所当然的,毕竟他们曾经领先过,那就一定有办法再领先。
这就是为什么,他要强调开局抢攻。
但实际情况跟安西的设想当然不完全一样,湘北第一球就没抢攻成,山王防守落位太快了,还是形成了阵地战攻坚。
宫城也落入了山王的围剿陷阱,只不过他把球又给抢回来了。
于是就形成了“对手快攻失误被我方打反击”的情况,这是最有利的局面,因为这时候防守阵型是乱的,看看是谁在防宫城?
你也不得不佩服,河田在最前线防宫城,就说明他刚才下快攻的时候冲的最快——这是中锋啊!
不过河田就是再快,他也不可能一线错位防SD最快的后卫宫城啊!
被过是自然的。
山王因为整体阵型都在反击中往前压,所以背后空虚,给了樱木空接机会。
虽然这个球跟安西的设计还是有差别,但是安西的目的还是达到了——他们毕竟抢到了第一球,而且方式很提振士气。
那么,怎么理解安西说的,“让山王感到这场比赛跟以往的那些比赛是不同的呢?”
就像我在《决战前夕》这篇文章里说的,山王太相信他们的判断,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安西就抓准了山王的这种心理——我就让你们知道,有些东西,你们也是不知道的。这些“不知道”出现一个两个,你们或许不会受到干扰,但是,当“不知道”的量不断积累,形成质变后,你们还会坚定不移吗?
你们会不会自我怀疑呢?
等到这个难题被抛出来的时候,就要考验山王的解题能力了,这就是湘北的机会。
对湘北这一套,有一个球员是不为所动的——深津一成,他立刻就靠身高打了宫城一个,而这正是山王比赛计划的一部分。
之后很快又有一个回合,深津直接要宫城的低位,吸引夹击后助攻河田。
宫城和深津的体型差距是什么概念呢?
宫城良田:168cm。
深津一成:180cm。
库里:191cm。
詹姆斯:203cm。
体重可能不会像库里和詹姆斯之间差距那么夸张,但是身高跟库里与詹姆斯这组错位是一样的。
这组对位理论上能打到死,也是山王这场比赛,制定的最有效的针对性计划,但这恰恰是一个没有被完全执行下去的计划,原因是什么呢?
是深津出了问题吗?
留个悬念,我们后面的文章再说。
在湘北把第一个球打入后,阿牧这样说:
“要他们再做一次大概是没可能的了。”
这个判断没多大问题,这种偷篮下的球,本来就不容易反复上演,何况对手是山王。而快攻也绝不是想获得就获得,毕竟山王的进攻成功率是非常高的。
无论如何,攻坚是湘北要面对的核心问题。
安西对这种局面当然也是有设计的——不选赤木,也不选流川做主攻,开局把重心放在三井身上,避免山王的防守重心,这显然是正确的选择。
注意,三井的第一个三分球,就是无球利用赤木掩护后的接球三分,这在湘北以前的比赛里是不多见的。
湘北之前的比赛,三井的机会更多来自赤木被夹击后的分球,快攻抢投,或者自己靠无球反跑摆脱后的机会。这场起手就让赤木拉到高位做掩护,那一定是安西的特殊布置。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虽然安西没有跟赤木去聊心态上的事,但他对赤木与河田之间的实力差距是有数的,只不过赤木这时候还没有完全领会教练的意图。
湘北这边还在庆祝得分的时候,山王的快攻又来了——明显的快发底线球抢攻,深津和泽北前场竟然形成了2打1,宫城自然是拦不住。
湘北这个回合的退防完全大意了。
这两个球能反映出,深津的确是个好后卫,有点冷静如冰的意思,不管你那边如何高潮——空接和三分,都是点燃士气的进球——我不为所动,转身就去打你的漏洞。
并且,比赛到这还能看出来,山王的快攻实力完全不下于湘北,他们的快下和抢攻意识甚至有点丰玉的精神。
但是,丰玉就被称作跑轰赢不到最后,山王这么打的时候怎么就没人说呢?
因为山王配置好啊,实力强啊,所以他们成为了成功者,而成功者做什么,在旁人看来都是对的,都能讲出道理。如果丰玉手里有河田和泽北,他们打法不变,一样夺冠。丰玉的学校管理层再也不会BB跑轰打法的局限性,而是在门口树一座北野雕像,还得在校训里这么写:
“跑轰万世不拔,北野永垂不朽”。
世界就TM这么真实!
山王打得再好,他们一样得落后,因为...
三分啊三分,你比两分多一分啊...
三井又连续干进两个三分,而且这两次,一之仓都没有吃掩护,封到脸上了还是进。
没办法,三爷手感好的时候,他的中间名是“爸爸”。
堂本表示,你们这帮写手,一天到晚分析来分析去的,总想开我的会,那你们TM先给我解释解释,16年西决G6,雷霆是怎么莫名其妙跪的?
三井和汤普森这种人抽风的时候,就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呀!
但真的完全没有可能限制三井吗?
如果防守三井的球员不是171cm的一之仓,而是更高大的防守者,三井的出手会不会就被干扰了?
也不见得可以,因为三井不是一对一低位吃的一之仓,而是无球跑动后拔的一之仓。一之仓在身高上虽然吃亏,但是他灵活,机动性好,不太吃三井的反跑,如果是个重心更高的球员,可能还会被三井晃出空间来。
所以用一之仓防三井的逻辑就是:
不让三井轻松的得到空位机会,让他在寻觅机会的过程中消耗大量体能,至于三井顶着人也能投进这种事,山王认了。
这个逻辑是没问题的,只能说,三井和汤普森这样的球员存在,注定会在一些比赛里让对手心碎的......
不过我很好奇的是,如果三井在持球上更活跃一些,爆锤一之仓几个,山王的对位策略会不会就被完全瓦解了呢?
我的意思是,一之仓可能就没有能力去防那种有无球结合能力极强的2号位。
事实上,三井在进了3个三分之后,一之仓死缠烂打,不再给三井远射机会后,三井就面临了要不要持球锤一之仓的局面。
三井是谁啊?
初中时代的MVP啊!
仅仅提供汤神的功能性,能拿MVP吗?
不能的,MVP一定是可以持球开发进攻的。
能跟流川一对一钢一下的三井,持球能力绝对不简单,只是如何在比赛中重新把这套封尘已久的武器拿出来,需要一点刺激和自信。
三井在口头上从来没有认输过,不管是对赤木还是流川,他既不接受赤木的领导,也不承认流川的皇牌位置——但那只是嘴上硬。
在实操层面上,三井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这支球队的两个阵地战主攻点毫无疑问是赤木和流川,如果三井真的还把自己当做皇牌的定位,那他不会看着那两个人疯狂消化球权而无动于衷。
三井的自信心其实只捡回了一半,他维护了自己骄傲的底线,但在心底里,三井却没有充分的尊重自己——三井尊重的是过去的那个自己,不完全相信今天的自己。
这正是三井的心结所在。
正如木暮所说,内心的懊悔让三井美化过去和责怪现在,而他责怪现在的方式就是,自觉的放弃了皇牌球星的特权,把自己局限在一个更简单的定位上。
终于到了最强大的对手面前,三井的皇牌意识被唤醒了——安西教练的安排有效了:
他告诉三井,山王忌惮他,用最好的防守人对付他;
然后,他把比赛初段的主攻任务交给了三井。
来自最强对手的尊重,以及在最重要的一场比赛里,获得了教练的充分信任——这就是皇牌球员的待遇啊。
所以三井状态火热不是没有原因的——他等待了两年的重生机会摆在眼前,可能不兴奋吗?
在安西的帮助下,三井终于相信,这个世界都在非常明确的告诉他,三井寿还是那个MVP级的三井寿。
所以他带着比谁都傲娇的微表情来到了赛场。
然后在对手死缠烂打时没有退缩,而是主动的持球攻击了对手——他强行突破了一之仓,吸引河田协防后助攻赤木完成了扣篮。
这个球之于三井,比之前那三个三分还要重要,因为这意味着他不简单的是一个射手,他依然可以支配比赛。
安西和三井攥紧的拳头,是一种相互的确认——是的,没错,那个MVP三井寿,他回来了!
不过三井的活跃并不能持续下去。他当然可以继续持球捶一之仓,但这跟安西的战略布置就冲突了——安西想的是,赤木和流川在开局阶段被严防,三井靠无球去开发进攻会更容易。但现在三井跑不出机会了,就没必要强行还攻这个点了。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一之仓这个球员。
一之仓有点SD布拉德利的意思。打不了一号位,打二号位体型吃亏,真实对位防守效果值得商榷,但是擅于缠斗,所以很多教练喜欢让布拉德利去撕咬一些后场主攻手,来消耗他们。
山王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他们并没有守后场错位。既然深津一成并不擅于防守矮个控卫,而一之仓防三井又干扰不了投篮,那么后场换防一下,让一之仓防宫城,深津防三井看起来是不是更合适?
这可能是堂本出于全场大战略的考虑。因为防控卫和得分后卫的方式是不同的。控卫虽然速度快,但那个时代的控卫,落到阵地之后,组织进攻主要是在弧顶区域,并不会大范围的跑动,而得分后卫在强弱侧之间要反复跑,防起来对体能消耗更大。一之仓可能是山王体能最好的球员,号称“忍耐之男”,他去跟着三井缠斗,比身为队长的、显然要打满全场的深津去防,可以更不惜体能。
所以考虑对位时,也不能只看体型,更重要的球员被布置相对不累的防守任务也是常态。
还有一个原因,我们等一下就会知道。
在三井找不到好机会之后,宫城就打算把进攻重心转移了,但他发现球队其他人都被防得没机会,不好传球。
就在这时候,深津突然发难,下手去掏球。
结果被宫城识破,没能得手,反而让宫城形成了摆脱。
如果不是泽北的协防速度快,这个球宫城直接就取分了。
虽然最后湘北还是取分了......
樱木这是真正的“颜射”啊......
这个球看似滑稽,实际却有不少信息。
深津主防控卫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对持球人的压迫感十足,是一对一抢断持球人的高手。这点从开场他单防宫城,赛前录像里单防阿牧,都能看出来。而之所以深津不擅长防小后卫,并不只是因为小后卫速度快,对于体型较大的深津来说横移有压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小后卫底盘低,下手断他们球的难度更大,而一旦断不到,上线防守就被撕开口子了。
所以我们再想想,山王是一支怎样防守风格的球队?
扑上去!扑上去!扑上去!
用宫城的话来说,就是防守就像进攻一样。
这是个伏笔,我们未来再讲。
深津这次抢断宫城失败,让他变得更谨慎了一些。后来他一对一单防宫城的时候,就更加严格的执行了山王的既定策略——给宫城跳投的距离——这虽然有效的遏制了宫城的进攻,但跟山王的防守习惯其实是不一致的,也让宫城后来给三井传无球掩护的时候,没有受到什么干扰。
比赛打到这,湘北15比10领先,虽然山王几乎每个球都给出了回应,架不住湘北三分进的多,而比赛开局最活跃的三个球员就是湘北的“单纯三将”,这正是安西的心理按摩和比赛设计所要的效果。
但计划没有变化快,新的形势很快就出现了。
3 山王的“全局考虑”
流川的挑衅激怒了泽北,皇牌之间的直接对决终于在开场3分钟后出现了。
这当然仅仅是一点暖身的前戏。
泽北的突破快到所有人反应不过来。
流川还以颜色的方式更加凶猛,右手切入后隔扣了野边将广。
这个球还是能看出,泽北要技高一筹:
泽北完全摆脱了流川,过得干净,而流川过泽北的时候,泽北好歹跟了一点距离;
泽北的突破没人来得及协防,流川的突破虽然隔扣了野边,但说明,他给了对手上协防的时间。
不过在视觉效果上,自然是隔扣对手的流川更炸裂,气势上湘北赢了。
这引起了两个老大哥的不满。河田表示,你这样会掉女粉的——河田一辈子也不会在女粉这件事上释怀的。
而深津干脆表示,如果你再有疏忽,那么就换下你。
于是就逼出了“全力泽”!
就问你们怕不怕?
哎呦,我好怕哟~
注意力不集中,泽北就被换下了。
SD第一人又如何呢?
在山王,谁都可以被按在板凳上。
这个换人后来被很多读者诟病,认为是山王败北的伏笔。
其实换人没什么问题,只看山王换下泽北本身,这个决定不算错误。
常胜要靠什么?
根本要靠实力,在球队风气上,一定要谨慎、专注和稳定。
常胜意味着实力有巨大优势,而有巨大优势的一方就希望发挥稳定,让比赛波澜不惊。要实现这个目标,球员们就不要有情绪上的巨大起伏而影响发挥——要像深津一样——从而减少不安定因素。
那么泽北作为球队皇牌,有带头作用,尤其应该做到这点。
在第一场比赛上半场就把泽北拿下去,这有点大战之前立信、立威的意思——在这支球队里,没有人是特殊的——既能告诫泽北以后不要犯类似的错误,也能震慑其他低年级球员。
所以山王“把泽北换下”,这个安排本身没有问题,因为他们并不依赖泽北去开发进攻,让他歇一会,比赛也能打。他们的实力也远强于对手,更多考虑全局,做长远打算也是合理的。就像湘北在对阵丰玉时,安西也会在没有赢下比赛时,为了将来对付山王,而让湘北跟丰玉对着跑轰。从稳妥程度来讲,安西当时的做法更加冒险。
这种事情,赢了,就是执教艺术,输了,就是进会场......
当然,井上这个安排更多是出于剧情考虑,他需要一个理由,把皇牌的正面对决尽量延后,让高潮来得更晚一些。这跟流川的体能槽,仙道要组织得分一把抓,阿牧慢热是一个道理——皇牌不能全场都carry,不然故事就不好看了。
所以流川也得下场休息——皇牌是用来对皇牌的,泽北不在,那么体能不济的流川就得养精蓄锐。
山王的换人还没有结束,野边因为手腕有点小问题,山王就把2.10米的小河田拿了上来。
并且,让小河田作为球队的主攻点。
把换下泽北跟小河田主攻两件事放在一块看,再结合上半场最后的比分,就发现不对劲了——山王的确在策略上有问题。
那么,堂本错在了哪?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