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筋急转弯:数字
话说几千年前,老祖宗们见了面怎么交流啊,那时候怎么让言语不通的其他族群知道自己的意思。
嗯,数字就比较简单,捡块石头在泥地上或石头上划道道,一横就是一,两横就是二,……十横就是十。后来嫌这样划道道烦了,就开始想办法简化,找身边现成的东西。
一可以指指自己的头。每个人只有一个头。表示一的单词在很多语种同时表示首领。一也可以指指月亮,月亮也只有一个。月(轮) lunar,脱落前辅音就是拉丁语uno,望(月) mang/moon,变化成mono、one。数字一,波斯语yek,梵语eka,汉语一和甲正好分别对应第一个音节和第二个音节。
天干第一位的甲,古音kap(高本汉),甲骨文是个十字形,本来就是头颅的意思,后来金文外面多了个框变成田字形,既有头也有帽子的意思,再后来成了现在的甲字形,才增加了甲壳、盔甲的意思。巧合的是,与甲音近的拉丁语caput也是头和帽的意思。
二可以指指自己的耳朵nido。每个人都有两只耳朵。我们二保留了耳ni的发音,印欧人二保留了朵do的发音。有趣的是,表示兄弟排行老二的仲,其先秦古音diung,与印欧人的二发音相近。
天干第二位的乙,尔雅说是鱼肠,其实可能是鱼肚,因为鱼肠没有什么利用价值,而鱼肚(鳔)可以熬鳔胶,和鹿胎胶一样用来制造弓,鱼鳔胶是可以拿到市场上交易的。天干第二位的乙对应肚du,印欧语的二,可能不是巧合。因为鱼鳔都有两个气室,二的意思很明确。
行酒令猜拳说哥俩好,关系好就是“腻”(ni)在一块。
三可以指指猎户座腰带上的三颗星,老祖宗把它叫做[参]宿,音slo:m。印欧人音变为tri,和[川]的古音*triwan相似。英语three发音倒是更像[参]的古音slo:m。有趣的是,表示兄弟排行老三的[叔],其先秦古音stjewk,像是古汉语三与印欧语tri的混合发音。叔现代的发音倒是和三的古音很像。
行酒令猜拳说三星照,说明三和星自古就有某种联系。[照],先秦音trio(高本汉)、triau(王力),和数字三梵语trayas、希腊语tria非常相似。
排在天干第三位的丙,是布泉中的布。[布]不是麻布,而是[镈],一种像锄头有两个尖的农具,商代拿来交易的金属工具,后来变成了一种金属货币。金属货币除了像镈这样的,还有像刀那样的刀币,以及圆形方孔的泉(钱)。天干第三位的丙,对应泉(钱),泉上古音*sgwen,钱上古音*ʔslen,和三音近。丙先是青铜工具,稍后成为金属货币。英国佬的货币镑 pound,和丙的古音*pqraŋʔ 极为相似。在英国有很多凯尔特人。3000年前凯尔特人就在中国的大西北生活着。楼兰的小河公主被认为是凯尔特人。在德国出土的凯尔特人青铜斧上发现有丙字形的纹饰。商人拿着青铜的镈或镑和凯尔特人交易牛羊,完全有可能。
四可以画个矩形,表示有四方侍卫。我们四和侍同音。 波斯语chahar、突厥语柘羯、蒙古语察哈尔,都是近臣、近卫军的意思。而数字四的波斯语正是chahar。拉丁语四Quattuor和侍卫guard 也音近。
有趣的是,表示兄弟排行老四的季,四季的季,先秦古音是*kwid,和方块的块音近,和数字四的拉丁语quattuor、英语中的quarter发音也相近。而 quarter本身也有一个季度或1/4年的意思。行酒令猜拳说四季财,听上去就像“ 四 kwid”或“四quattuor”。
伯仲叔季,现在已经不用来表示兄弟排行了。父亲的哥哥都被称为伯(父),父亲的弟弟都被称为叔(父)。父亲在伯和叔的中间,就是仲,不过现在多用爹(北方念da 南方念dia)这个称呼了,可以看到爹保留了近似仲diung的发音。至于季,现在南方方言中还有季爷(jiya)、契爷这样的称呼,一般是笼统的称呼父母的弟妹。
另一个有趣的是,数字四的希腊语 Τέσσερα(tetra),和丁(天干第四位)发音相近。而丁的甲骨文正是四方的矩形。丁,尔雅说是鱼枕,就是青鱼喉部用来磨碎食物的骨头。至少在宋代以前,半透明有一定光泽的鱼枕石都是一种有一定交换价值的物品,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吊坠、挂件之类的装饰品。而和鱼枕大小相似的小块食物也被称为丁,如肉丁、鸡丁、香菇丁。丁,英语dice,音近。不过丁,甲骨文已有之,英语dice出现于14世纪,原来指骰子,后来指像骰子这样的小方块。英语可能受到了中文的影响。
五就打个叉,写成[ 㐅 ],㐅是守御的意思,御古音午 nga,和五同音。数字五,波斯语panj,梵语penka,希腊语Πέντε (pente),发音近似“半打”,就是半个十。行酒令猜拳时说五魁手,魁恰巧与 五拉丁语quinque音近。
六画个房子,像现在的[ 介 ]这个字,因为房子有四面墙加屋顶和地面共有六个面,老祖宗把房子称为庐或舍。我们的六保留了庐的发音,印欧人六保留了舍的发音,比如波斯语shesh,梵语sas,拉丁语sex,法语/英语six。
行酒令猜拳说六六顺。梵语sasktam是整理好的 意思,跟sas、顺都音近。
七画个木头上面切一刀,像[+]号,表示割漆。七保留了漆的发音,柒是漆的异体字。印欧人没有漆,不理解,但他们理解切割的意思,他们的语言中七和切割发音很近。
行酒令猜拳说七个巧。巧,先秦发音kh(高本汉)、kheu(王力),是用丂(刀子)割树皮、或在木头上刻槽开洞(窍),和 割kat 刻kə 音意皆近。割、刻 对应的波斯语是qate,q→h,波斯语haft正是数字七。砍柴古人说析木。析有分离的意思。析的古音seg,可对应 梵语sapta,拉丁语sept。分离,拉丁语Separatum,和septem很像。地理上夹在拉丁语和梵语当中的希腊语七是 Επτά(hepta),疑似s不发音。这是否说明拉丁语和梵语更为古老,而希腊语比较现代?古希腊语如果有的话,应该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天干第七位的庚,先秦音kang,学者们一直不解其意。其实按数字七对应割的意思,就能很好理解庚契、庚帖了。庚分明就是刻划的意思。庚非常巧合的和割kat 音近,多了ng的后鼻音,可能是受方言影响。
七对应ka/ke的发音比sa/se 要古老。
有一种草药叫三七。三加七等于十。三 吴语 se,和三的波斯语一样,是古音sum 脱落尾音形成的。但se 在梵语、拉丁语中变成了七。我们或波斯人说三,塞人、拉丁人会听成七,想想都好玩的。
八画的是斧劈牛一劈两半。八和父(斧)音近。八的本意或许是用斧子分肉。肉赫提语hastai。八,波斯语 hasht,梵语astau,希腊语Οχτώ (ochito或octo),拉丁语octo。斧子,法语hache,英语ax 或 hatchet。行酒令猜拳会说八仙到,听上去就像 hasht / hatchet。
辛(天干第八位)的甲骨文就像一把刃口向上的牙璋 或 斧子。辛的发音基本上就是印欧语八的第二个音节sh、ch、tch。注意牙璋的古音,先秦(ng)a triang,广韵(ng)a tcriang, 也像 (h)a(t)sht。辛可能就是 亲 或 章,玉制的斧形信物,代表了礼制、法度、主君和封臣的分封关系。章(璋)有扉楞可以用来合契防伪, 可以用来认明亲疏远近关系。后来有了印作为信物,章渐渐变成了和印差不多的东西。
九画的是北斗九星。不是北斗七星,比北斗七星多了斗柄位置一左一右两颗隐星,两颗隐星连成一笔就是[九]字的那一撇。5000年前老祖宗就有北斗九星的概念了,有考古实物为证。因为九字形像勾,所以九就和勾一个发音了。印欧人不理解北斗九星,因为他们不知道那两颗隐星存在,他们概念中只有北斗七星。不过这不影响他们把九和北联系在一起。印欧语表示九和北的单词音近。他们把九认成了染色的[染]字。染音niom。刚染好的布都是新布,所以又有新的意思。九,波斯语noh,有新的意思。拉丁语九,novem,新,nova,北,nod。英语,九,nine,新,new,北,north。壬(天干第九位)上古音*njɯm,广韵ȵjem,与印欧语九的发音极为相似。妊,怀孕,新生命。猜拳会说九连环。连和壬、妊的古音相似。
十画的是一竖,古音同直,念di 或dri。一横十直。结绳记事的年代就是打一个结,打、缔和十音近。巧合的是,印欧语中,十,梵语dasa,波斯语dah或dan,希腊语deca,拉丁语decem,英语ten、-teen或-ty。打结英语tie,和ten -ty音近。癸(天干第十位)是紫薇垣,帝星所居。帝和十的发音又相近。值得注意的是十,波斯语dah或dan,打,吴语dang,英语dozen 一打。
怎么那么多巧合。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巧合多了就不是巧合,是真相。
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