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视帝,low出8.1?

作者|  重庆大厦卖片小罗

来源|  影探

又low又垮。

上月底由tvb推出的剧集《杀手》,实在有点忽悠人。

虽然大部分的宣传物料,都在凸显
 杀手
 这个类型元素。

500

但剧中的杀手不是用张东升同款假发遮掩油腻;

就是借小魔仙夜店系穿搭逆向装嫩。

500

当然,剧里也会有时装片式的职业杀手出现。

但只要喜欢的女生一出场——

平日偏执冷血的杀人机器,也会突然两面三刀起来。

500

虽然说前6集,会有一些杀手执行任务的动作场面。

但就像你在上面看到的——

描述一下家长里短,拍一拍男欢女爱,不紧不慢地讲一讲杀手们的生活日常,这才是故事展开的侧重点。

500

导演陈维冠算是tvb的老人了。

回头看看他拍过的职业剧,其实不难猜到,《杀手》的叙事节奏会比同类型的欧美剧慢不少。

500

这部剧有两个男主,目前来看走的是双雄对抗的路线。

前杀手之王闫武
 (黎耀祥 饰)
 和新秀杀手乔星
 (陈豪 饰)
 ,总会在接受委托时“撞车”,两人的对抗逐渐升级,但他们也渐渐发现,双方似乎有了共同的敌人......

比起满身精英气质的乔星,这部剧更吸引我的,反而是被生活“杀”到体无完肤的闫武。

他懦弱。  

能被债主连追几条街,最后被迫扮古惑仔替人讨债。

500

他贪财。  

满口的职业操守,其实也抵不过几张现钞。

500

他虚。  

每次执行完任务,都要来一碗养生汤。

500

从题材上看,《杀手》的确比后古惑仔时代、靠知识改变命运的《飞砂风中转》更极端。

但细品下去,它却也更有草根阶层的烟火气,又或者说——

港味。    
 

若要探寻《杀手》港味的源头,我认为绝避不开杀手闫武的饰演者——

黎耀祥。

500

单凭名字和便装照,可能许多人还记不起。

这里随便拎两句经典台词,做提示:

“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还没想起?

那再看这句——

“吔屎啦!梁非凡!”

是的,猪八戒和醒哥都是黎耀祥塑造过的经典角色。

500

翻了一下黎耀祥的个人主页,我发现随处可见“居然是他啊”
 
 系列的评论。


500

天呐!

你们不会真不认识这位  TVB
   三届最佳男主  

 ,  拿奖拿到破纪录  
 ,  首次开放全民公投,就被香港市民捧上视帝宝座  
 的宝藏演员吧?

>>>坎坷星途

1964年出生于香港,祖籍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

因为喜欢演戏,
 中学毕业后,黎耀祥就进入香港无线电视营业部做文员。

这期间,他一直在寻找演艺训练班。

1985年,在李添胜
   (TVB金庸专业户,95版《射雕》、97版《天龙八部》都是他拍的)
   的推荐下,黎耀祥终于成功加入无线艺员进修班。

500

《贼公阿牛》是黎耀祥首部拥有角色名的港剧

同班同学周海媚,同期艺员有林家栋和甄子丹。

当时的无线艺员训练班是一年制
 ——

先进行正统的培训,每个学期会淘汰一些人,只有最后出线的才能成为正式演员。

虽说竞争不小,但在那个邵氏造星的时代,21岁的黎耀祥至少还有大把的机会。

谁成想,无线艺员训练班很快就衰落了——

一年的训练期缩为半年,签了约就能演出,也没有了淘汰机制。

突然间,黎耀祥无线训练班的出身,好像就不那么值钱了。

好在刚入行的他够年轻,对演戏的热情也在。

“当时我演闲角(即路人甲乙丙)
 也比别人多
 
   ,从一厂到八厂都有份拍,工作量一直很惊人,回到家就只看书看戏,肚子饿了就煮面吃。”
 (以下黎耀祥口述内容,均摘自《戏剧浮生:黎耀祥论演技与人生》)

这是黎耀祥当时做演员的状态,又或者说,活下去的方法。

80年代初,“TVB五虎”正当红,市场审美都偏向于高大强壮的男星。
 (梁朝伟颜值、演技盖过一切)

高富帅三不沾的黎耀祥在TVB混了8年,还是只能演猪八戒和周伯通,但他从未想过停下来。

500

(左)黄日华 汤镇业 苗侨伟 梁朝伟 刘德华(右)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黎耀祥似乎对演戏之外的事都不感冒。

回忆起那段时光,他这样说:

“猪八戒那时确实红过一段,当时有很多传媒访问我,但剧集过后就没有了。于是我想通了,每次拍完戏,拍完大合照,做完公司要求的事之后,我就离开,完成那个形式就行了。”

500

又在tvb拍了几年剧,他觉得应该对自己的事业有要求。

在1998年和无线的合约到期后,黎耀祥开始进军电影圈。

可惜,当时的香港电影产业正在走下坡路。

一部电影最短3天就能拍完,影片质量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因为没有签约,黎耀祥只能做散工。

“我是真正体会到了每日等工作,到街头讨饭吃的生活。没开工就没有收入,当你两个月都没有戏拍时,任何一套片找上门,你都会答应拍的,那时是我心态上的动荡期。”

4年之后,在无线高层的促成下,出走碰壁的他无奈重返TVB。

“因为拍电影时也遇过像杜琪峰、邱礼涛这样的好导演,回到TVB之后,我的演出方法已经不同了,因为我不是'演" alt="500" />

吃了回头草的黎耀祥,看起来还是更关注自己的表演能力。

尽管演电影时他总做男主,拍电视剧又要做回男配。

多年的默默付出,总算有了点收获。

2008年,44岁的黎耀祥终于凭借《秀才爱上兵》里的“大老爷”,拿到第一个TVB奖项。

500

这部剧的豆瓣热评第一说:

“我固执地认为,黎耀祥才是我心中当之无愧的TVB视帝!!”

500

然而在《秀才爱上兵》里,    
     他依然是男配。
   
 

500

2009年,是黎耀祥真正翻身的一年。

古装剧《巾帼枭雄》让他一举拿下TVB最佳男主、官网人气大奖和观众最喜爱男角色,成为    
     “三料视帝”。
   
 

这在TVB的历史上,可是头一回。

500

一年后,黎耀祥又靠《巾帼枭雄之义海豪情》连庄视帝。

2012年,TVB的万千星辉颁奖典礼首次开启全民公投。

三个大奖没有评审团干预,完全由公民投票选出。

在林峰、郭晋安和马国明的夹击下,黎耀祥再次凭借《大太监》获选视帝,得票数超过11万。
   (三项大奖的总票数仅有154万)

500

大家私下常说什么“人品守恒定律”。

这次,我是真信了。

当然了,我们“人品”的起点可能只是一张2块钱的彩票,但黎耀祥“人品”的起点却是  
   几十年的磨练。
 


这种磨练咋体现?

下面,该上点干货了。

>>>演技蜕变

回看他早期塑造的角色,无论是猪八戒还是周伯通,都是相对重喜剧效果的角色。

用陈佩斯的话说:

“所有喜剧都有一个悲剧的内核。”

那么喜剧演员塑造角色的过程,就是构建一个个    
     差势。
   
 

即你好我不好,你行我不行,你对我不对。

把有缺陷的人物,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将TA的缺陷放大,便有了喜剧效果。

这是基本原理。

黎耀祥塑造猪八戒的做法包括,见缝插针的来上一句——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
   
   白居易听了想打人)

塑造周伯通,则是时常以一个纯真且无意争雄的顽童形象,置身于恩怨错杂的江湖纷争中。

500

爱恨绵长、远离纷争  
 。

黎耀祥着重强化的角色特质是武侠小说和志怪神话里,最贴近普通人的情感。

是的,即使不演现代戏,他在表演上抓住的质感,却是生活。    
 

当然了,想要在当时的TVB演男主拿视帝,光会扮丑可不够。

沉寂10多年后,我终于在
 《楚汉骄雄》
 里见到了2.0版本的黎耀祥
 (片中饰韩信)
 。

韩信这个人物不仅经历传奇,前后期性格的反差又极大。

更何况历史剧对于任何演员来说,都是一道坎。

黎耀祥这次把握得却很精准。

从出乡时受胯下之辱,到被册封天下兵马大元帅。

从一开始的进谏受挫,到后来当面羞辱西楚霸王。

500

我们能看到一代名将从初出茅庐,到怀才不遇,再到功高震主的成长。

黎耀祥完成了草根逆袭的人物弧光,这是变。

韩信眼里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欲望和野心,这是不变。

垓下之围,韩信提前去九里山探查地形。

这是一场独角戏,台词寥寥数语。

但它又很重要,因为韩信和项羽的恩怨纠葛,到这里才准备最终了结。

为了保证表演的完整性,黎耀祥提前跑到取景地,为此他是这么解释的:

“那段戏只有韩信一个人在做,与他交流的就是那片土地,演出时必须要对那土地有感觉。”

500

注意这段独白,黎耀祥打量地形的细节设计

‍  
   这是黎耀祥,一个电视剧演员。
 

有人说《巾帼枭雄》是导演李添胜为黎耀祥量身定制的。

虽然没有官方盖章,但就连黎耀祥本人也亲口承认:

“柴九和黎耀祥的命运,其实是同步的。”

500

同样是草根出身,同样是从底层做起,同样是磕磕绊绊的劳碌命。

即使《巾帼枭雄》是个大女主的剧本,黎耀祥照样能突出重围拿下视帝。

看过这部剧的人,很多对柴九跟四奶奶的感情打动。

有多撕心裂肺、感天动地?

恰恰相反,没有吃面吻,没有肉麻的对白,男女主到最后连手都没牵过。

那靠什么?

眼神。    
 

故事结尾,柴九去上海治病,四奶奶赶来送行。

这场戏几乎没有台词,黎耀祥连口罩都戴上了,但它却也成为整部剧最动人的离别。

500

《巾帼枭雄》播出不久,黎耀祥受香港报章am730的邀请,参与《戏假情真》专栏(
 主要分析国内外演员演技)
 的撰写。

这时的黎耀祥,发表过一个非常独到的见解:

“其实演员的究极目的,就是要透过角色去告诉观众,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从这之后,黎耀祥各种类型的角色都有了:

太监、警察、律师、黑社会、白领......

2011年,am730收录了黎耀祥撰写的专栏内容,并出了一本书,叫《戏剧浮生》。

书的内容重感悟,轻理论,还呼吁演员学习哲学。

“先弄清人物的心里状态,才能讲台词。”

这是黎耀祥的底线。    
 

就像《杀手》里,黎耀祥拥有杀手、父亲、姘头、欠债佬等多重身份,人物关系的处理相当复杂。

但他却总能给出恰当的情绪。

聊到这,我反倒很想感谢黎耀祥前几十年的“坏人品”。

500

>>>“黎耀祥们”是否过时?


​现在谈及港片和港剧,大家时常感慨:

“原来的港味不(多)见了”

“香港影坛没有接班人了”

“港片已死”……

殊不知,如今的“练习生”已经没有了足够的练习时间,没有惨烈的淘汰机制,甚至连训练过程都要全程录制。

他们有时间消遣,有精力打榜、造话题,

不会为了接通告,省十几块钱早起挤公交,

也可以只花5毛“云拍戏”。

我相信,黎耀祥那个年代的训练班学员,没有一个敢在公司的颁奖典礼上讲:

“我干啥啥不行,跟老板吵架第一名。”

时代不同了,站在运营公司的角度上讲,赚钱的难度跟方式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邵氏电影停产,tvb式微,这些都是市场的选择,是时代更迭的必然结果。

但。

现在的艺人,还有必要像黎耀祥,抑或其他无线艺员那样——

经历残酷的淘汰,惨烈的竞争,以及漫长的成名之路吗?

我真不敢下定论。

消费的观念在变化,群体的审美在多元......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

下一个时代的启动键一直静静地躺在,每一个人手中。
 

点击「影探」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