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的这一次洪灾,六年前也发生过相似一幕
8月20日,山东潍坊寿光市遭遇严重洪灾,网友发文称系上游三大水库泄洪致河水倒灌。22日,冶源水库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如果不泄洪“后果更严重”。然而就在六年前,相似的一幕也曾发生过,彼时台风“维达”过境,寿光受灾严重,民众同样质疑水库泄洪时机不恰当。
据齐鲁晚报稍早前的报道,受台风“温比亚”影响,18、19日寿光多地连降暴雨,降雨量之大,历年罕见,造成弥河流域上游冶源水库、淌水崖水库、黑虎山水库接近或超过汛末蓄水位,入库流量远超出库流量。为了安全起见,自19日起,相关政府部门开始组织弥河沿岸居民转移工作,数十村先后紧急撤离。
20日上午,随着泄洪流量的增加,弥河沿岸的村庄开始被河水倒灌。景明村、牟城村、口子村等沿岸村庄相继被淹。目前,这些村庄依然浸泡在洪水中,村子里的水大概有60厘米深。
与此同时,网传文章《上游水库开闸放水 寿光洪水肆虐变身泽国》引发关注。文章称,寿光多地被淹系“上游三大水库泄洪”导致的河水倒灌。
22日,三大水库之一的冶源水库管理局回复澎湃新闻称,如果不泄洪“后果更严重”。
本次受灾严重的区域大致位于绿色圈内
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回应表示,从今年春天开始,当地雨水就偏多,往年从六月份才开始的汛期,今年提前了一个月。“一到限制水位,俺(水库)就开始提闸泄洪了。”只是没有想到,这一次的问题会这么的严重。
工作人员还称,如果不泄洪的话,冶源水库也有上游,上游每天的来水量也非常之巨大,一旦出现溃坝或者是洪水溢出的情况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另外的黑虎山水库管辖单位青州市管理局称,于21日18时许接到上级要求,已经停止泄洪。
事实上,在2012年,同样是在寿光,同样是台风过境导致的洪灾,当时事后山东齐鲁电视台还制作《潍坊寿光:洪水来袭 天灾还是人祸》专题片分析洪灾导致当地居民损失严重的原因。
六年过去了,教训被遗忘了,伤痛也被遗忘了。
8月22日,青岛新闻门户半岛网刊文《深度:寿光洪水的深入思考》,节选部分内容如下:
其实,台风过境,寿光只是发生了一些局部内涝,真正的洪水是上游水库的集体泄洪导致,为什么决策层面对台风时集体失策,置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
一、各自为政的小政府
作为上游水库的管理者,做好上下游的协同是责任之重,水库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蓄水防洪,上游的一个疏忽大意,下游可能就会损失惨重,本来今年台风频频进入山东,按照常理,应该在温比亚登录时便提前泄洪,然而,并没有!表面上要保持一定的库容量,实际上还是有自己的小算盘,毕竟,到了秋冬枯水季节,这些水都是真金白银!面对央视记者采访,他们竟谎称开闸泄洪对下游并无影响,而此刻,下游正洪水滔天,人们正在为抗洪抢险忙的焦头烂额!对下游群众的漠视是上游水库管理者缺乏责任感的表现,中国在澜沧江上修建水库都是要跟下游国家紧密协商,定期开闸放水,保持湄公河的正常流量,何况一母同胞的自己人呢?或许,拿钱太多混淆了视听,想当然的高估了下游的承受能力。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各县级市相互争夺利益,早已不是新闻,指望在灾害来临时相互保全,难如登天。小政府,小格局。
二、弃车保帅的伪命题
更高一级的决策层为什么会纵容这一切发生?表面上弃车保帅,实则也是利益相关。毕竟,一个水库泄洪并无大过,一个水库出事责任难当,这就是决策层的基本逻辑。用钱能解决的问题从来就不是问题,为人民服务与官运亨通的平衡成为了越来越多官员的处世哲学,指望有人为人民群众的风险买单,可能并不实际。事实上,本地领导在此次灾害面前工作已经做的很好,但是,外部环境变化是无法掌控的因素。特别有意思的是,就在21号,潍坊市人民政府和青州市政府早早的更新了领导视察的详情,官腔响亮,然而,寿光政府网站却空空如也,一方面抗洪抢险忙的不可开交,另一方面,或许就是无声的抗争吧。
将地处下游的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寄托于天气和其他人之手可能并不明智,求人不如求己,命运掌控在自己手中才是明智之举。
1、疏浚河道
在枯水季定期进行清淤治理,疏浚河道增大河流径流量,防止泄洪时的堰塞,做到有备无患。同时,在雨季来临时,集中组织人力检查河道,将开垦的农田等加以治理。
2、加固大坝
40多年(编者注:原文提到了1974年寿光的洪灾)没有水患并不意味着一定相安无事,这次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修好大坝方能一劳永逸!
3、建立弥河沿岸雨水收集系统
建立完备的雨水收集系统或许才是化解干旱的正道,斩断买水的利益链方能不受制于人。
所以,六年过去了,我们还是在问着相同的问题,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每个人心中都自有答案。
链接阅读:《山东寿光洪水仍未退尽!被淹村庄水深处能到腰部》
(齐鲁晚报、澎湃新闻、半岛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