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办养老院的,不认同“等死”的概念,行业处在基础阶段,根本问题是服务配套没上去

我自己办养老院的,不可否认 她说的很多是事实,比如老人从能自理到失能的转变,当然费用也会相对增高。但是我不认同“等死”的概念,2019年4月民政局福利中心颁发关于养老机构评级与评分措施,有时间的朋友可以好好看一下。

这里我简单点说,

1.社会责任那肯定是必须的

2.文中提到的仅仅是养老服务中安宁养老的一个部分,不用上升到社会层面,我不知道她看了多少养老院,我的在湖南,同行业的我都看了,问题的根本是服务或者配套没上去,说白点就是系统管理缺位了。

3.这个行业其实还是很基础的阶段,给大家举个例子,如果要评定国家5级标准(有点类似五星级酒店)院长的文化要求是大专及以上,四级是要求高中,其他是要求初中。

其实这个姑娘写的这篇文章我部分认同,但是核心思想我不认同,说白了现在只是个过渡期,让服务不好或者不完善的逐渐完善。

给大家再说一个例子,就拿我们,我今年才跟当地的老年大学签好协议,不然有两个老头总是没劲想死,其实就是想上课😄完全不能自理的也有办法做好服务。

护工这个环节我是真的不认可你说的,因为我们每周都有志愿者服务培训,另外护工有很严格的绩效管理制度,好的护工一个月也可以5.6千,因为护工不是说仅仅喂口饭等等的体力活,很多巡查,估计,管理都是要登记的,而且还有评优考核,有单独的培训空间。你那里的护工怎么会被人这么说,我这里的护工看到我感觉各个都跟我嘻嘻哈哈的,不是装出来的。这个说下去也没完没了,真不是一言两语讲的清的。

反正一点,写文章小部分我认同,大部分我不认同,最后那句话完全不认同,别把管理问题泛化,不要所谓调查了就言之凿凿,或者可以多远一些地方调查,或者自己实习管理一段时间,不是光看一看,问一问,想一想。最好做一做,并且想一想的时候多横向考虑一下,不要动不动就社会深层次原因,不要想的太复杂了,有的时候问题不复杂。

【本评论由风闻社区捞取,来自《吴心越:大家不约而同用“度死日”来形容他们在养老院里的生活》一文,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标题为小编添加,更多热乎讨论请移步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