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资本家

大多都经历过改革开放初时的黄金时期,盘下一个小厂,只要做出产品就能供不应求,南边批发东西,运到北边就能人人哄抢,无人问津的库存,营销得当就能当场售罄。到后来,股市里原始股的丰润,坐庄的暴利,韭菜那时候是多么幼稚好割。房市里,一个皮包公司,空手套白狼也能拿地贷款,盖完房子转手就是高额利润,哪管质量好坏,合规与否,爱买不买,到处都是商机,到处都是市场,钱真tm好赚,遍地都是。

中国的资本家就这样一路走来,习惯了钻空子、看政策、涌风口、赚快钱,嘴养刁了,心养燥了,宁愿在各种折腾中猝死,也不肯好好做生意。热衷于投机炒作,喜欢玩各种花活。靠蒙、骗、赖、假来获取利润,甚至不这样感觉赚的钱都不香。画大饼、谈理想、讲精神,靠关系......千变万化,看得人眼花缭乱,刷新各种下限。

然而现在,中国已经走过了高速发展的成长期,经济开始放缓,国内外形势也和以前大不一样,顿时资本家们感觉钱没以前那么好赚了,可董事会的股东们仍需要嗷嗷待哺,吃惯了大鱼大肉,哪里过得了苦日子。在这个时候,其实是个转型的节点,正确做法是端正态度,深耕细作已有市场,把蛋糕做大做强,重研发、亲人才,构造行业壁垒,用过硬的产品和专利赚钱。这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公司都走过的路,是一种持久稳定的成功模式。但中国不一样,中国用几十年走过了西方两百年的道路,速度太快,根本没有将这种企业文化沉淀下来,大多数中国的资本家并没有这种思想觉悟,还在用过去的老方法,粗暴蛮横,狡诈欺骗,达不到目标就变本加厉的用狠劲、下死手,可今时不同往日,过往中国的发展已经是劳动人民“苦”出来的,现在日子不好过,你还拼命压榨,涸泽而渔,于是各种矛盾自然而然的就尖锐对立起来。

这样的情形,不会持续太久。人们的需求必然是向好向精向公平合理发展,这是时代的潮流,历史的车轮,适应不了的,改变不了的,终究要化为“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

现在,时间正处在“拍死”的过程当中,结果如何,谁生谁死,让我们拭目以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