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东|90年代中国文艺:徘徊在“自我猎奇”与“都市怀旧”中

8月4日,我们邀请到了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和东亚研究系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旭东做客观天下讲坛。在讲坛上,张老师讲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文化与思想的演变脉络。

500

张旭东 教授

在此,我们精选了一些讲座片段。关于90年代中国文艺的特征,张教授做了如下叙述。感兴趣的同学戳视频吧:

90年代(文艺界)虽然我说没有什么大亮点,但有个小亮点非常亮,1994年中国电影横扫世界四大艺术电影节,大满贯!这是西方媒体报道的“中国电影大满贯”,加纳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东京电影节全被中国人拿了,不可想象。80年代除了第五代有几个亮点,一般对电影的估计是很悲观的,基本上认为中国电影和中国足球是差不多的,没想到90年代中国电影这么大的起色,但是很快就过去了。

为什么?80年代第五代导演非常追求“国际电影节电影”,film festival film,“3F”电影,很成功,但是认同的是国际的标准,中国的影像被诟病是拍给外国人看的,是一种自我猎奇的眼光,像《大红灯笼高高挂》这种,自我民俗化,变成一种影像奇观,在外面很叫座。《霸王别姬》算好的,但是也有这样的一些,也可能有,也有这样的嫌疑,包括《活着》,《活着》没有在国内公映,但大家都看过这个DVD很有名,也有一点点这样的倾向。虽然都是很好的电影,但有一点这样的倾向。

500

《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照

第四个跟上海有关叫上海怀旧,上海怀旧我觉得不是地域形象这是全国形象,但是用上海怀旧可以把这个问题特别讲清楚,就是说上海在怀旧的时候,自己本身就属于世界市场,就是国际资本的一部分,就是中产阶级生产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我们是被打断的,所以我们现在往前走就是往后走,往后走就是往前走,我们可以独立于民族国家,独立于民族解放,独立于社会主义建设,我们有一种“孤岛”一样的全球化形象,这是上海人的这种伤感,但是伤感里面有点自负,有一点认同这种普遍性,我虽然在中国,但是我活在另一个时空,这是90年代。

我们刚才说90年代非常复杂,有的认同这个,有的认同那个,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有内有外,但是上海怀旧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解决方式,我虽然在上海,生活在弄堂里,但是我同时生活在30年代上海,生活在30年代上海所代表的国际资本,半殖民地社会的那种普遍的高雅或者中产的精神状态,那么我跟国家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我跟农村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跟工业化、跟无产阶级也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但是我离中国人想要的但还没有达到的那种生活方式,我其实离得很近。我甚至说已经早就在那种生活方式了,所以我的大跃进实际上是回到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这带来非常有意思的时空想象、价值重构,所以王安忆的《长恨歌》,我觉得这十年是非常突出的文艺作品,意义非常丰富。

500

老上海

问问观友们,你印象中的90年代是这样的嘛?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