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的最大软肋,竟是小小玻璃瓶?

500

◆中国新冠疫苗研发走在世界前列,千万不要被小小玻璃瓶拖了后腿。

正解局出品

最近,世卫组织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透露,全球已有超过200个候选疫苗,其中15个正在进行人体临床试验。

新冠疫苗问世曙光已现,但是,存放疫苗针剂的玻璃瓶却面临严重短缺。

小小的玻璃瓶,为什么会成为新冠疫苗的最大软肋?

01

疫苗玻璃瓶短缺

从在工厂生产到注射到人体,新冠疫苗还有一个必须的环节,即储存运输。

疫苗玻璃瓶,就是储存疫苗的容器。

6月16日,《华尔街日报》网站再一次发出警示:

全球性的玻璃短缺已经出现。即使新冠疫苗真的被研发出来,也无法及时有效地被运往世界各地。

500

新闻报道

根据现在的疫情形势预测,若每人注射3次,新冠疫苗全球渗透率达到20%时,需要疫苗瓶50亿支,新冠疫苗全球渗透率达到70%时,需要疫苗瓶将近160亿支。

现在全球的疫苗瓶有多少个呢?

2亿个。

还需说明的是,这2亿支疫苗瓶,可不是全部留给新冠疫苗,还得保障流感、伤寒和脑膜炎等疫苗的供应。

雪上加霜的是,疫情冲击之下,疫苗瓶的生产链也受到了影响。

疫苗瓶短缺意味着,即使新冠疫苗研制成功,全球还将有数十亿人难以接种疫苗。

全球四大疫苗制造商之一、默克集团的疫苗制造前负责人维杰·沙曼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

生产任务难以解决。想着这个事我晚上就睡不着觉。

正因如此,几乎所有参与新冠疫苗研制的生物医药公司,排队抢购疫苗瓶。仅强生一家公司就购买了2.5亿个疫苗瓶。

担心疫苗瓶可能会像口罩一样被限制出口,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直接在意大利和墨西哥购买了整条生产线。

全球最大医用玻璃制造商之一肖特公司称,目前已收到10亿个疫苗瓶的订货需求,这个需求是其生产能力的2倍。

前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和发展管理局局长里克·布莱特预估,可能需要长达两年时间,才能制造出满足美国疫苗需要的瓶子。

小小的疫苗瓶,成为了疫苗生产链的最大软肋。

02

技术壁垒

2个月前,为疫情操碎了心的比尔·盖茨曾就疫苗研发提醒道:

甚至连疫苗瓶、灌装程序,全球都没有足够的储备。

疫苗瓶短缺问题,各国专家都早已发出了警告,为什么迟迟没有解决呢?

疫苗瓶看起来不起眼,实则大有学问。

疫苗不是普通液体,装在玻璃瓶里,有几个基本的要求,如清洁卫生、耐低温、抗磨损、气密性好、不能产生化学反应……

其中,不能产生化学反应,最为关键。疫苗是化学制剂,一旦与玻璃瓶发生化学反应,就会被污染,产生安全隐患。

这个时候,就要看玻璃的“耐水性”:

耐水性能越高,与药物发生反应的风险就越小,玻璃瓶的质量就越好。

按耐水性由低到高,药用玻璃可分为:钠钙玻璃、低硼硅玻璃与中硼硅玻璃。

500

不同玻璃对比

疫苗瓶,用的就是“耐水性”级别最高的中硼硅玻璃。

虽然中硼硅玻璃的主要成分,就是普普通通的石英砂(二氧化硅),但是,制备工艺却不普通。

中硼硅玻璃的含硼量大于10%、氧化铝含量接近7%,这一特性,导致在熔化过程中,面临着粘度大、熔化温度较高等问题。

500

玻璃管工艺流程图

同时,中硼硅玻璃的气泡含量、化学均匀性、温度均匀性都比普通玻璃要求高很多。

正因为技术门槛较高,中性硼硅玻璃长期被德国肖特、美国康宁、日本NEG三大企业垄断。

500

中性硼硅玻璃三大生产商

03

中国打破垄断

从1950年代起,中国开始引进国外技术,生产中硼硅玻璃,却不顺利。

1987年,原国家医药管理局所属宝鸡药用玻璃厂耗资近亿元,从美国康宁引进一套完整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所产高精度一级中硼硅玻管生产稳定,质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但运行7年后全面停产。

2009年,华北地区一家大型国企投资上马中硼硅玻管工程,未能坚持,黯然下马。

国产化之路受挫,中硼硅玻璃一度只能依赖进口,受制于人。

好消息是,中硼硅玻璃技术难题已被中国企业攻克。

沧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冷顶式全电熔维洛法生产的中性硼硅玻璃管,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进口垄断。

公开资料显示,四星玻璃拥有四座中性硼硅玻璃窑炉、12条拉管生产线,年产3万吨中性硼硅玻璃管。

500

四星玻璃中性硼硅玻璃生产车间

位于安徽蚌埠的中国建材凯盛科技集团已建成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产5000吨中硼硅药用玻璃生产线。

虽然中国企业打破了中硼硅玻璃的国外垄断,但生产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质量不稳定,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当前,中国大部分的中硼硅玻璃还是要依赖进口。

04

疫苗瓶升级

针对疫苗瓶短缺的问题,中国疫苗行业协会明确表示:

中国疫苗瓶年产量至少可达80亿支以上,完全能够满足新冠疫苗的生产需求。

这就有点奇怪了。

中国大部分的中硼硅玻璃依赖进口,为什么还能生产80亿支疫苗瓶?

全球都在担心疫苗瓶短缺,为什么中国信心满满?

原因很简单,全球范围内短缺的疫苗瓶,与中国能生产的80亿支疫苗瓶,不是一回事。

说得再直接点,中国的疫苗瓶,用的材料不是中硼硅玻璃。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90%以上的药用玻璃瓶,还在使用低硼硅玻璃。

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用不起。

德国肖特生产的中硼硅玻璃管价格约为27000元/吨,国内产商生产的低硼硅玻璃管价格约为7000元/吨。

1吨就差2万块,使用低硼硅玻璃,能省不少钱。

二是用不上。

2010年之前,中国中硼硅玻璃尚未实现国产化,想大规模使用,也用不上。

事实上,中国中硼硅玻璃的国产化一路坎坷,有技术的原因,更有市场的原因。

欧美已强制要求所有注射用制剂、血液和血液制剂(生物制剂)使用中性硼硅药用玻璃作包装材料。

中国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导致国内需求增长缓慢,国产中性硼硅玻璃市场推广举步维艰。

市场打不开,技术迭代与更新就无从谈起。

现在看,中国已掌握生产中硼硅玻璃的技术,具备大规模国产化的条件;中国的经济水平,也能够承受中硼硅玻璃的成本。

是时候,强制推行中硼硅玻璃了。

正如上文所述,与中硼硅玻璃相比,低硼硅玻璃的稳定性要差很多。

如果用低硼硅玻璃瓶来装新冠疫苗,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污染疫苗。

这不是在救人,而是在害人。

中国新冠疫苗研发走在世界前列,千万不要被小小玻璃瓶拖了后腿。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正解局(ID:zhengjieclub),欢迎微信搜索“正解局”关注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