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云| 海南自由贸易港面临的陷阱及对策思考(深度)
经过两年的准备,“海南自由贸易港”终于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了,说实话,在我看来,叫“自由贸易岛”更合适。环顾全球,所谓的自由贸易港,诸如新加坡港、迪拜港、汉堡港,就土地面积而言,不够海南塞牙缝。
为什么纠结于名字?因为那会影响定位。当然,我相信决策层绝不只想把海南建成“港”,恐怕主要还是“低调”的需要,了解!
就发布的《总体方案》来看,典型的中国式三步走。
第一步,将在2025年,初步建成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体系。这仍是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就自由港而言,境外的经验可以学,但不可能照搬。一是体量区别,刚才说了,海南是个岛,而且面积不小的岛,现有的自由贸易港经验有限,不能生搬硬套;二是国情区别,这并不是“万金油”说法,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很多政策到了中国如果不本土化,可能会水土不服,舔橘变酸枳的事也不少;三是法律体系不同,以往的自由贸易港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推动,法律体系也是资本主义那套,现在的海南要建成唯一的社会主义自由贸易岛,健全法治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步,到2035年,自由贸易港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这与国家发展战略同步。根据十九大提出的目标,2035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海南还在拖后腿。2019年,海南省的GDP为0.53万亿。这经济体量相当于邻居老大哥广东的一个市,位居全国倒数第四,仅高于西藏、青海、宁夏,如果去掉房地产,估计排倒数第一。海南的缩写“琼”基本可读成“穷”。从现在开始,15年时间,要成为“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还得付出不小的努力。
第三步,同样与国家战略同步,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那时候,中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期间,海南岛做的贡献应该是巨大的,甚至远超今天深圳的贡献,将成为新引擎。这是国家希望看到的,也是她肩负的使命。
总体来看,不要《方案》一出来就欢呼雀跃,好像明天海南就要拳打香港,脚踢新加坡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第一步先摸索建立机制,第二步把自己头上的“穷”字去掉,第三步才是为中华民族崛起发力的时候,海南的未来需缓缓图之。
这个过程海南会面临几大陷阱,一旦操之过急,掉入其中,将前功尽弃。
一是虚假繁荣陷阱。这次国家给海南的政策是非常诱人的——“零关税”特权,根据这一条,外国的货物进入海南岛,不需要交关税,从岛上进入内地才需要关税,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购物岛。更何况,这次中央给了每位中国居民每年10万元的免税额度,比起香港5000元的标准,力度不可谓不大。
这意味着,只要不是特别大宗的商品,中国居民基本上可通过海南买到免税产品。这估计要灭掉不少海外带货者,至少奶粉、化妆品这些硬通货不需要通过他们获取了,就连少量的奢侈品也变得容易买到。
这很容易造成虚假繁荣,庞大的市场需求,将让海南岛热闹非凡,物流公司很快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阿里、京东估计很快要到海南设分部去了。
但我们应该清楚,这一切只是国家在让利而已,代价是税收。如果海南沉浸于此,以为这就是改革目标,那麻烦了,“三步走”的头两步没问题,最后一步却指望不上了,最终将与国家战略背道而驰。
二是房地产陷阱。谁都知道房地产容易绑架经济,但就像马克思经济学揭露的那样,足够的利润,哪怕明知是陷阱,资本也不惜铤而走险。这方面,海南自己深受其害。
1988年,海南成为经济特区,力主打造自由港,一时间,海南风起云涌,大量人员,资本涌向海南。
要说什么来钱最快,除了贩毒、军火,恐怕就是房地产了。那时,脑筋稍微活路一点都看得出来,海南的未来可期,于是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
从1989年开始,海南的房价像坐火箭一样往上窜,大家都相信海南的未来会像香港一样,想想香港的房价,看看海南的房价,感觉就在买白菜。结果海南房价从几百块一平米窜到好几千一平米。
到1993年,甚至出现了过万每平米的楼盘。
地方政府也乐见其成,他们没搞明白“自由港”怎么建,却知道地皮怎么批。海南房价两年翻了三倍以上。与此同时,当地土地价格从1991年的每亩几十万,攀升到1993年的最高600多万元/亩。地方官员乐坏了,疯狂卖地,开发商疯狂建楼。1992年,海南GDP增长率83%,几近翻番,全是房地产的功劳。
但过度透支未来注定不可持久,1993年,击鼓传花最后一棒落下,“国16条”公布,信贷收紧,房地产崩盘,海南烂尾楼遍地,从此沉寂十年。
自由港建设,本应该是政府搭台,外商唱戏,结果当地拿着政策就开始建收费口,着手卖门票,压根不建戏台子。这么搞你除了能骗几个黄牛,还能唬到谁?最终买单的还是老百姓。
如今,机会又来了,海南能抵得住房地产的诱惑吗?
三是香港骗局陷阱。这段时间,“海南自由贸易港”取代“香港港”的传言颇有市场,西方媒体也乐于用这个制造恐慌。两者看起来都是自由港,甚至海南地理位置更优越,地域更广,似乎潜力更大。
然而真是如此吗?海南的未来能取代香港吗?
世界自由港很多,免税是大家的共同点,而真正让香港从诸多自由港中脱颖而出的是她的另一个身份——金融中心。
观云曾说过,香港是毛主席留下来的“气”。在围棋对决中,如果你不给自己留气是会分分钟被人翻盘的。
说实话,当年不顾苏联、美国反对,不听他们划江而治的鬼话,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统一了全中国,又岂会在意多收个香港?无非是考虑到香港的特殊地位。
后来,我们在国家建设过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过程中,海外资本源源不断地从香港进入内地,同时,内地也不断通过这条途径获得急需物资,从而做活大龙,形成今日盘中优势。今天,虽然上海、深圳已经兴起,但金融中心的地位仍然是香港的,没有任何变化。未来海南也不大可能取代香港,出现另一个金融中心。
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首先货币结算规则。人民币和美元并不能自由兑换,这是为了保护内地金融市场,维护货币政策独立性。香港则采取和美元挂钩的货币政策,港币可以和美元自由兑换,所以,我常看到,美联储刚宣布降息,香港紧跟着就会降息。当然,这会有风险,货币政策没有自主性,随时有被金融刺客洗劫的风险。
只不过香港后面有内地,人民币可以和港币自由兑换,人民币就成了港币最大的后盾,要狙击港币,你要做好面对背后巨人的准备。
这也为境外资本投资境内留了一条路,境外资本要进入内地,可先把美元换成港币,再把港币换成人民币,尽管手续麻烦了一点,至少不存在兑换不了的风险,大家都放心。于是,香港成了“中间商”,奉旨赚差价。
所以说,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是内地给的,同时也是内地设的一道安全阀,海南替代不了,因为海南不可能出“琼”币。
其次法律体系。说到货币,读者很容易想到,不是还有澳门的“澳币”吗?为什么澳门成不了金融中心?这便是法律体系决定。香港作为英国曾经的殖民地,延续了英美法系(又叫判例法系),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和英国投资者比较适应(世界几大金融中心全是英美法系)。澳门曾经的宗主国却是葡萄牙,葡萄牙属于大陆法系,澳门几乎照抄葡萄牙法律,所以无法替代香港。
再次意识形态戒备。我们虽然搞了40年改革开放,但并没令西方放松警惕,固有的偏见让背后的资本心怀戒备。所以,就算海南完全放开,你要他们放下成见,貌似不可能。
综上,一些人一天到晚吵嚷着,香港当初为何不搞“yi国yi制”,实属鼠目寸光。
当然,这一切不是一成不变,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全球去美元化,金融中心会有变化,但这是不可预知的。所以,海南不应该琢磨着怎么取代香港,而应该立足自身求突破。
四是人力资源陷阱。从2019年公布的数据看,海南常驻人口940万,且连续多年没什么变化,这相当于一座二线城市的量,如今他却要干超一线城市的事,难度可想而知。人从哪来?在国家整体面临老龄化的今天,从普通劳动力到高端人才,海南要啥缺啥。如果去的仅是投机客,难保不会再次出现当年房地产泡沫破灭的惨状。
要避开这些陷阱,海南必须搞准几个定位,并围绕定位做工作。
国家战略定位。我们的改革开放步伐可用以下阶段代替:设立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特殊经济功能区是1.0版本,加入世贸组织是2.0版本,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3.0版本,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是4.0版本。这每一步都代表着不同的开放程度,这海南自贸区建设可以说是现在能做到的极致。
升级的原因也有很多:一方面,世界孤立主义抬头,观云在《所谓国运》“经济篇”、“文化篇”中曾论述过,现在的世界已经发展到一个急需突破的阶段,在没有新的科技革命出现的情况下,世界仅是存量绞杀,必然导致孤立主义抬头。
另一方面,真正能突破世界格局的,却恰恰是开放。
西方的自由经济已经走到极致(自由经济的极致是寡头经济,说白了,自由经济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被吃光了,都成了大鱼,这便是寡头),体制上无开放的空间,必然走向孤立(物极必反),孤立会导致内部的混乱,从而打破寡头格局(那可能是一场战争,又或者一场革命)。
这听起来有些拗口,可实际上就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变化。
中国却还有开放的空间,这便是战略纵深。
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就拿货币政策来说,全世界之所以看好中国经济,就是因为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有牌可打(降息空间),而西方已经降无可降(进入负利率时代),再往下就是混乱。
回到海南岛自由贸易港建设问题上,中国用进一步开放来度过世界经济最艰难的阶段,这是上策。等到新的科技革命到来,中国将因为这提前迈出的一步抢占更多先机。
所以,海南的建设者们应该深知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制造业定位。很多人注意到,这次海南自贸港有个和以往不同的政策:“对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不含进口料件或者含进口料件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值超过30%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
这意味着,在海南的企业可以对免税进口的原料进行加工,只要增值超过30%以上,就可视作海南本地产品,免税进入内地!
很多人说,那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在国外进口牛肉,然后在海南加工,再转卖到内地便可免去百分之十几的关税?你说的没错,但如果海南仅是把牛肉加工作为“鼓励类”产业,那就太掉价了,或者说根本就没理解顶层意图。
美国一直在喊制造业回归,他们凭什么喊?主要就是税。
当然,美国人,尤其是川建国的脑回路和别人不同,他是用威逼来促使制造业回归美国。
方法很简单,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建国兄说了,只要是在海外生产的产品我就加你的税,在美国生产可降税,甚至免税。于是,他喊话苹果公司,喊话台积电,要他们把厂建到美国去。
中国的思路却不同,中国坚信栽得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中国现在的市场很大,未来的市场会更大,世界银行估计,到2035年,中国中产阶级将全球第一。
这一庞大的市场将形成强大的吸引力。
中国人不会放弃自己的市场,希望通过制造业升级培植自己的竞争力。
怎么升级?这便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意义。
利用海南这个免税地区,吸引目前在中国内地还完成不了的高端制造业,培植自己的制造业团队,再促进内地制造业升级,这便是整体思路。
例如:高端医药行业,现在药品里最为暴利的是艾滋病、癌症、白血病等疑难杂症的特效药。在《我不是药神》中提到的格列卫,动则几万一瓶,这些药中国无法生产,但市场需求却很大。
很多药国家都征收很高的税。
为什么没有完全放开?当然不是想挣钱,而是为了保护国内医药产业,如果完全放开,中国医药行业将惨遭血洗。
但现在可以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过渡。
以强大的内地市场做后盾,吸引内地无法完成的制造业在海南落地,使内地制造业在免受强烈冲击的情况下完成制造业升级,这便是整个战略目标。
如果说,香港是毛主席留给中国人的金融“气”,那么海南自由贸易港就是现代领导人留下的制造业“气”。
搞清楚了定位,海南的发展方向就变得清晰。
不要只想着造港,也不要只想着造旅游岛,开发旅游项目,甚至搞房地产,瞄准制造业升级这种总目标,瞄准2035年后民族复兴的目标前进才还是海南未来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