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的国姓,生猛的祖先,你是皇族后裔吗?

原创 lion老师 趣品文化 今天

01.

带学生做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选文为《南齐书·袁彖传》,中有一段文字如下:

彖性刚,尝以微言忤世祖,又与王晏不协。世祖在便殿,用金柄刀子治瓜,晏在侧曰:“外间有金刀之言,恐不宜用此物。”世祖愕然,穷问所以。晏曰:“袁彖为臣说之。”上衔怒良久。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袁彖(tuan,第四声)性格刚烈,曾经因为一些无关宏旨的淡话忤逆南朝齐国第二任皇帝齐世祖萧赜(音zé),又和王晏关系不好。有一次,齐世祖在偏殿(非正殿)用金把的刀子切瓜吃,身旁的王晏说:“外边又金刀之谶的传言,用金刀切瓜怕不合适、不吉利吧?”齐世祖被惊到了,就对这个传言追根问底。王晏就详加说明,并说是袁彖告诉他的。齐世祖为此窝火了很久。

学生不理解:为什么皇帝用金刀切瓜,就不合适、不吉利呢?

这里涉及到一段流传和影响了700年的著名谶语——金刀之谶。这个谶语曾经鼓励刘氏家族的人在汉王朝覆亡之后700年依旧前赴后继地举兵造反,搞得甚至像李唐王朝这样的盛世,对刘姓家族的人都颇为忌惮,小心翼翼,严加提防。

下边就给大家详细普及一下这段相关的历史。

02.

据说按照人口普查或调查,当今全球华人姓氏排名,刘氏为第四大姓(也有其它说法)。随机看看四周,你身边大概率就会有姓刘的,多少而已。

众所周知,秦朝某年天下大乱,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并在公元前202年击败项羽建立了汉朝,到公元8年王莽篡位,共计二百一十年。等到公元25年,刘秀消灭群雄,重新建立汉朝,又传到汉献帝禅位共计一百九十五年。大汉王朝前后大约400年的历史,足以威震四夷,雄视千古,以至于后代最强盛的唐朝,也特别崇拜汉朝,说唐朝是汉朝、唐人是汉人的小迷弟也毫不为过。唐诗中,但凡涉及家国情怀和文治武功的,都假托汉代。时至今日,我们的主体民族仍称汉族,文字称汉字,可见一斑。

汉献帝禅位后,就在很多人本以为延续了四百多年的汉朝该彻底灭亡了时,刘备又挑起了蜀汉的大旗,重新延续起了汉祚。

500

汉朝统治期间辉煌的文治武功与其强大的生命力,给百姓和民族带来了深刻的记忆。同时也赋予了刘氏在民间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由此引发出了一个流传近七百年的金刀之谶,即卯金刀之谶(刘字繁体劉)。

这个谶语,最早出现在王莽创建的新朝时期。王莽强力推行新政,把天下折腾到乌七八糟,民不聊生,于是各地造反的起义军烽烟四起。未来神州,竟是谁家天下?由于大家对大汉王朝的怀念,民间便兴起了这个谶语。据史书记载:

《汉书•王莽传中》:「夫'刘'之为字,卯、金、刀也。」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谶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卯金修德为天子。'」李贤注:「卯金,'刘'字也。」

汉光武帝刘秀巧妙的利用了这个谶语收拢人心,加之自己的雄才大略,最终从乱世中胜出,再定九州,夺回了被王莽夺去的天下,恢复了汉室基业。

刘秀用实力第一次验证了这个谶语。

东汉末年,天下再度大乱,群雄四起。而其中的刘备,原本是一个卖草鞋的赤贫小贩,可谓白手起家,仅凭借自己是汉皇室后裔的名头,加上自己的才干,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

如果刘备最终再度复兴汉室一统天下,可以想见将会对后世的王朝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虽然蜀汉只是一个短命的地方政权,但也足以让人们为之感喟和点赞了。刘氏还是够牛掰。

03.

两汉三国之后,华夏进入了弱势的两晋时期。由于司马氏家族的昏聩,西晋很快亡国,并导致江北半壁江山长期被异族统治。自晋至唐的六七百年乱世里,刘氏家族的人并没有忘记先祖的荣光,时刻准备着再度兴兵,复兴汉室。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金刀刘之谶,一直时断时续的在民间流传,成为一种精神预言和崇拜,激烈着刘氏家族的后人。

笔者梳理一下历史,自蜀汉之后,刘氏家族建立的其他王朝,要么借助了这一谶语的力量,要么为这一谶语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南北朝对峙时期,北朝匈奴人刘渊自命为刘汉皇统,建立了后汉政权;南朝刘裕则建立了刘宋政权。当然,这两个王朝都很短命,没有把金刀之谶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除此之外,造反而没有成功到建立国家政权的还有:

北魏末年,稽胡(山胡)稽胡人造反,其首领也借刘氏的威名,取名刘蠡升,在云阳坚持十年,失败。

北魏永平二年,泾州沙门刘慧汪聚众谋反。

北魏永平三年,秦州沙门刘光秀谋反。

北魏延昌三年,幽州沙门刘僧绍谋反。

北魏延昌四年,冀州沙门法庆谋反,自称定汉王,从自封的官职来看,八成姓刘。

北魏熙平元年,刘景晖自称月光童子谋反。

以上造反的,除了姓刘,还有很多是和尚。因为这个时候佛教兴盛,利用佛教来证明谶言更有说服力。

北齐时期,幽州刺史刘灵助“妄说图谶,言刘氏当王”拉杆子造反。

隋朝刘昉帮助杨坚取代了北周,其实也为了他自己的野心,他经常说自己姓名是“卯金刀”(刘字繁体),名是“一万日”(昉),就表示“刘氏应王,为万日天子“——杨坚只好弄死了他。

到了唐朝,借助“十八子”当兴的谶语取得天下的李渊当了皇帝,也头疼刘氏将兴。

窦建德被秦王李世民俘虏并杀掉,窦的故将们就想寻找一个新头领,他们占了一卦,得到的结果是“刘氏主吉”——但很明显这个结果受了金刀之谶的影响。于是他们就找到了窦建德原来的一个下属将军刘雅,刘雅表示自己只想过普通小资的幸福生活,众人一看既然不是你,那就算了,一刀结果了他。重新找了刘黑闼,刘黑闼与来者一拍即合。

刘黑闼起兵后半年之内就成燎原之势,也可见民间对刘氏的信仰之盛。虽然随后被李世民打败,但刘黑闼逃到突厥借兵,又很快再次成为唐朝的心腹之患,后来李建成利用魏征的计谋,广布恩德,和他争人心,这才彻底打败了刘黑闼。

但刘黑闼虽死,刘氏当举的信仰却并未熄灭。       

唐太宗贞观三年,发生了有刘姓者因为颈上有“胜”字而被捕的事件。

贞观十九年刘道安煽动造反。

唐睿宗时,刘诫之与诸多官员通谋,宣扬自己是当代“真人”,将有天下,后被处死。

开元元年,贝州人王怀古煽动造反,其谓人曰:“李家欲末,刘家欲兴。后被按察使捕而戮之。

开元二十三年冬,东都人刘普会反

开元二十四年五月,长安醴泉妖人刘志诚作乱。

哪怕到了唐朝的中后期和末期,金刀之谶的影响力也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消减。

唐肃宗时,有“手握金刀起东方”的谶言在民间广为流传,于是淮西节度副使刘展便认为自己应该自东方而起,图谋造反。

唐末,义胜军节度使刘汉宏还喊出了一句特别响亮的口号:“天下方乱,卯金刀非吾尚谁哉?”

金刀之谶之所以有那么旺盛的生命力,原因有三:一是信仰的力量。当迷信一旦上升和演变为信仰,它的力量不亚于基于科学和事实而生的信仰。二是已经覆亡的大汉王朝强大的影响力,犹如巨舰沉海之后其激起的波澜和涟漪必会延迟很久一样。三是祖先的荣耀和文治武功对家族后代的强大的影响力。当这些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是随着另一个强盛的大一统王朝——唐朝的灭亡,金刀之谶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开始减弱,其民间的影响力也开始让步给了李氏当兴这类新的谶语,最终消散在历史的长河中。

04.

 

中国历朝国姓:

 

炎帝:姜

黄帝:公孙,后改姓姬

尧帝:尹祁

虞朝(舜帝):妫,亦姓姚

夏朝:姒

商朝:子

周朝:姬

秦朝:赢姓赵氏,秦以后姓氏合璧     

汉朝:刘姓        

新朝:王姓        

三国·魏:曹姓

三国·蜀:刘姓

三国·吴:孙姓

晋朝:司马姓

南朝·宋:刘姓

南朝·齐:萧姓

南朝·梁:萧姓

南朝·陈:陈姓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拓跋姓、元姓、李姓

北朝·北齐:高姓

北朝·北周:宇文

隋朝:杨姓

唐朝:李姓

五代:后梁为朱姓,后唐为李姓,后晋为石姓,后汉为刘姓,后周为郭姓和柴姓。

十国:南吴为杨姓,南唐为李姓,吴越为钱姓,南楚为马姓,前蜀为王姓,后蜀为孟姓,南汉为刘姓,南平为高姓,闽国为王姓,北汉为刘姓。

辽朝:耶律姓

宋朝:赵姓

大理:段姓

西夏:李姓

金朝:完颜姓

元朝:孛儿只斤

明朝:朱姓

清朝:爱新觉罗姓

毫无疑问,刘姓王朝和皇帝最多!

你是皇室后裔吗?

我有个同学叫完颜春,我们只叫他颜春,据说是女真族后代,形貌已经与我们无异,其人性格比较猛。

我祖先比你牛多了,哈哈……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