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帝国灭亡史

                                    

         秦国自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207年灭亡。这个崛起于陇西荒芜之地的边陲小诸侯国,之所以能统一天下,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我们不得不说改变秦国命运的两个人,一个历史事件:秦孝公嬴渠梁和卫鞅推动的商鞅变法。

          战国初期的秦国,由于经历了百年衰败,又和自己的近邻强大的魏国连年征战,国家面临崩溃的边缘!继位不久的秦孝公嬴渠梁广纳天下贤才,励精图治,实行变法。在公元前356年和前350年实行了两次变法,史称商鞅变法。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经过近20年的变法,秦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弱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当中一个强大的战时法治国家。为以后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历史选择了秦孝公,而秦孝公发现了卫鞅,嬴渠梁重用卫鞅实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梦想,而卫鞅借助秦孝公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这两个人是战国初期华夏大地最佳的二人组合。没有他们,也许秦国就被强大的魏国给灭了。此后的秦国和秦帝国,经历了7代帝王(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赢稷、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赢异人、秦始皇帝嬴政和秦二世胡亥)。

         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人才辈出,将星璀璨。秦国铁骑在历代国君和良将的带领下,东出崤函,南下巴蜀,克上党,占鄢郢,一统天下。就连山东六国的人才也对秦国趋之若鹜。秦惠文王时期的战国名相张仪就是魏国人,名将公孙衍也是魏国人。一个魏国名将带领秦军,河西大战一战就斩首魏军8万。此后的战神白起,更是恐怖,华阳之战、伊阙大战(斩首韩魏联军24万)、鄢郢大战以及长平大战(歼灭赵军40万)等,都堪称惊天地泣鬼神。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战国初期,中华大地纷争不断,各种文化思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积贫积弱的秦国因为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国君秦孝公嬴渠梁,所以在各种文化交融争鸣的时代,选中了卫鞅,用法家思想来治理弱秦,建立了一整套的战时法治制度。这在两千多年的战国初期,那是非常伟大的。有了先进的制度,人才和科技自然就会遥遥领先,秦军之所以能纵横天下,从目前考古所出土的证据来看,秦军的武器装备在那个年代是远远领先于其他诸侯国的。

         发迹于陇西贫瘠之地的弱秦,从战国初期秦孝公嬴渠梁的父亲秦献公开始,到始皇帝嬴政一统天下,共8位国君,其中几位传世明君几乎都经历了苦难的童年。秦献公嬴师隰流亡列国29年,秦孝公虽然没有流亡,可是他的童年秦国连年战争,积贫积弱,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是饱经风霜的贵胄之后。秦惠文王嬴驷幼年丧母,因为年轻被老士族利用,违反法度,被流放山野。秦昭襄王赢稷,更是在幼年时期,就随他的母亲宣太后被流放列国。秦始皇帝嬴政,因为他的父亲嬴异人被放在赵国当人质,干脆就出生于赵国。“英雄起于草莽,谋士出于江湖”,从秦国这几位叱咤风云的国君遭遇来看,伟人年轻时通常都经历常人难以想象的挫折和困难。这也许就是当初毛主席为何搞上山下乡的最终目的。因为毛主席太了解中国的历史了。

          公元前221,秦始皇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华夏大地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帝国。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邢台广宗)。秦始皇死后,宦官赵高勾结丞相李斯,通过假造诏书,把公子胡亥推上王位。胡亥继位后,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并逼死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随后赵高掌实权,实行残暴的统治,终于激起了陈胜、吴广起义,六国旧贵族复国运动。公元前207年,强大的秦帝国在秦始皇帝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以后仅仅14年,秦二世胡亥继位仅仅3年以后就土崩瓦解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1、秦国统一天下以后,距离商鞅变法已经过去了130多年了,虽然国家统一了,但是各个诸侯国还存在大量的旧贵族,旧势力。文化、思想以及民风民俗都不一样。此时的秦国原有的体制肯定是需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可遗憾的是一统天下以后的秦始皇开始变得昏聩,迷上了黄老之术。最后被道家方士的徐福给骗了!后来又有一些儒家不学无术之辈抓住秦始皇的这个心理,继续骗他,最后让秦始皇给识破了!所以秦始皇嬴政一气之下,直接整了个焚书坑儒,要杀尽天下的儒家学者。最后导致很多无辜的学者和文人惨遭横祸。

        2、商鞅变法以后的秦国的基本制度是以耕战立国,力求将全国所有的资源都供给到军事上,这在七国纷争的大争之世非常有效,但是,在国家统一以后,经历连年征战的人民迫切需要修生养息。可是秦国在一统天下以后,却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长城、秦皇陵等耗费巨大的工程。同时秦朝的官吏也残暴不仁,因此其他6国的普通民众苦不堪言,心中恨透了秦帝国的暴政。

         3、秦朝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

陈胜吴广在起义之后也不过是一群亡命徒,但是就是这样的亡命徒在起事之后,以数百人那么多,就能“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由此可见秦朝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

          4、秦始皇暴毙以后,胡亥继位,赵高篡权,指鹿为马,残害忠良,几乎杀光了秦国的良将忠臣,朝堂之上,小人横行,奸臣当道。可想而知,北击匈奴,南定百越的秦国将军肯定对秦二世和赵高极度不信任。当天下大乱,群雄纷起的时候,秦国国内居然无兵可用,赵佗平定岭南的50万秦军居然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如果秦始皇不死,也许秦国也不至于那么快就土崩瓦解。

          所以,综上所述,一旦思想混乱,制度出现问题,人心丧尽,腐败横行,奸臣当道,几百年努力建立起来的基业毁灭起来只需要短短几年而已。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