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无儿无女可以活得很潇洒,普通人想学她莫不是失心疯?

1、

在这个价值观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很多传统观念都在逐渐被打破,比如家庭,比如子女。

最近杨丽萍接连成为焦点,都是和家庭子女有联系。而这些热点新闻的背后,到底我们该如何看待家庭和子女呢?

杨丽萍上一次上热搜,是因为她的女弟子高调公布同性婚礼。

500

一个星期以后,杨丽萍本人再次上了热搜,不过这次却是被动。在她发布的一段短视频下面,有网友评论“无儿无女就是失败人生”,此言一出,争议颇多。

500
500

联系整个事件,感觉这个网友之所以有这个评论,估计也是和前面杨丽萍女徒弟同性婚姻有关。

杨丽萍本人有2段婚姻,但都没有子女,据说第二段婚姻之所以分手起因就是她不愿意生孩子。后来她把精力都放在舞蹈事业方面,悉心培养舞蹈传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难说她的女弟子水月是不是就因此受到影响,也选择了这样一条打破传统家庭观念的道路。

打破传统家庭观念,到底好不好?

这个很难说。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整个文明史,家庭的概念也一直在发生变化。未来家庭会不会继续发生重大变化?比如未来社会家庭会不会彻底解体?这都不好说。

在这个过程之中,出现了同性婚姻,出现丁克家庭等社会现象,这都非常正常。

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利。正如杨丽萍的回应,她说“只要自己认为过得好,没有伤害其他人,就可以。”

500

对于家庭,对于婚姻,现代社会越来越包容,每个人都有选择做自己的权利。对待杨丽萍这种打破传统家庭观念的个体来说,我们应该尊重其作为个体的选择权利。

2、

但真正的问题在于,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可以尊重杨丽萍的个人选择,但是千万不要轻易学她。因为你不是明星,你没有他们那个条件,在做出最终决定(不要子女)之前,一定要考虑好后果。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过于这件事的评论,有很多支持杨丽萍的人。特别是某些女性,她们觉得杨丽萍的人生值得羡慕。

500
500

似乎在她们看来,不生子女,只为自己而活,才算活出了自己。

可以看出,那些持支持杨丽萍言论的女性,很有可能未来也做出和杨丽萍同样的选择,就是走上一条“无儿无女的人生也可以很成功”的道路。

500

因为有了杨丽萍这个榜样,他们觉得自己也可以活得很潇洒。

这种想法很危险。

随便批评人家“无儿无女是失败人生”这种做法不可取,但是反过来羡慕杨丽萍无儿无女活出了自己,更加不可取。

千万不要因为羡慕杨丽萍的人生,就走上了和她一样的道路,还是那句话,要不要子女这个事儿,每个人一定要考虑清楚,尤其要把后果考虑清楚。

3、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人的一生,想法和观念都是在不断变化。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于一件事情的看法甚至有云泥之别。

但是生孩子的机会,你只在某个阶段才有,在这个阶段你不珍惜,当时你不觉得有什么,怕就怕以后会后悔啊。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举世闻名的李清照,可以称得上古往今来“才女第一”。在她年轻时候,活得非常潇洒,她本来就出生官宦世家,又嫁给了赵明诚这个好夫婿,两个人有共同的爱好,强调一下,不是写诗词哦,而是金石之学。

所谓的金石之学,大概可以理解为现代考古研究的前身,就是专门研究古代各种青铜器(金)和石碑雕刻(石)上面的文字,进而研究古代的相关制度、文化相关学问。

李清照伉俪算得上是北宋时期金石学的权威,夫妻俩举案齐眉,平时研究金石学,闲来写写诗词,日子过得很潇洒,所以没有孩子他们都不在意。

但是后来赵明诚逝世以后,李清照又经历了再婚的不堪往事以后,晚年过得非常凄凉,她写过一首著名的词《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500

大家都读过,把晚年那种寂寞孤独刻画得淋漓尽致。

个中滋味,大家可以仔细体会。

那有人说了,这又怎么能看出李清照在后悔没有子女呢?《声声慢》这首词一定是写晚年无儿无女的凄凉吗?

给大家讲个故事,根据宋人笔记记载,李清照晚年和邻居家的小姑娘非常投缘,后来一度想把一生所学传授给她,奈何人家不愿意,李清照非常失望。

从李清照的个人经历,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恰恰是最不需要家庭、伴侣和子女陪伴的时候,尤其是像李清照这种精英,还有事业可以寄托。年轻的时候你完全可以大言不惭的说无儿无女为自己而活,但是到了晚年你后悔了,还来得及吗?

不要说不会后悔。

人这一辈子啊,不到一定的年龄,很多事情就是没法理解,很多事情就是没法体会。

很多人常常笑话秦始皇、汉武帝晚年对于修仙的执念,妄想长生不老,那是都没到那个时候。

很多人哪怕到了50岁以后,还可能天天嘲笑别的老头天天买保健品是被收了智商税,但轮到自个儿七老八十了,各种养生保健忽然就很香了。这种亲戚我就见过,真实案例。

所以,年轻的时候不要子女,临到没法要子女的年纪又后悔了,这种案例大把存在。有很多人表面上说不后悔,但内心的真实想法如何,只能说个中滋味,自己体会。

千万不要觉得你会是特殊的那一个。

孤独是所有人都无法逃避的终极问题。而子女和后代是能够缓解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

所谓的天伦之乐,不是说你七老八十的时候看着一大家子,四世同堂,而是说在你生命的进程当中,你会因为有了子女的爱,和你对子女的爱,那种完全不掺杂任何利益关系的感情所慰藉,从而消解了生命旅途中的孤独。

当然,不是说有了子女和后代就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真实的生活中有很多人和家庭成员,和自己的子女关系可能也会发生很多问题,更有赌王何鸿燊这种后代太多分家产闹上法庭的宫斗破事。

有子女和后代,并不一定就代表人生会幸福。

但至少你有了子女,你才有了这个机会。如果你一辈子都没有子女,你就永远失去了这个机会。

4、

人为什么一定要有个后代?

往大了说,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人的生命有限,大多数人在临死之前,都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来这个世界走一遭,留下来点什么?

古人说立功立德立言,其言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几千年前,咱们的老祖宗已经在思考什么是不朽这个终极哲学问题了,并且得出了自己的答案。与之相比,财富那真的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但不管是立德、立功,还是立言,这都是人类历史上能够写进史书的大人物才有的境界,就拿立言来说,咱们前面提到的李清照一辈子留下千古名篇,这才有资格叫立言。

对于杨丽萍来说,也许她距离李清照的地位还有点不及,但是她大概也是中国舞蹈史可以留名的人物,舞蹈这份事业对于她来说,确实可以寄托终生。

普通人一辈子忙忙碌碌,有几个能达到李清照的水平?别看网络小说这么火,几十年后99%都是被扫进垃圾堆的玩意。

所以,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留下后代,是我们生命得以延续,是见证我们曾经来过一回的最大安慰。

《寻梦环游记》里面有个说法

“死亡不是真正的逝去,遗忘才是。生命的终点是被人永远遗忘。”

每个人都会死掉2次,一次是他生命结束的那一刻,另外一次是这个世界所有人彻底遗忘他的那一刻。

500

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他走向人生终点的那一刻,想到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想到自己的坟前会有人定期前来祭奠,会不会觉得死亡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呢?

虽说一个人死了之后就万事皆空,但是你有没有子女后代,在面对死亡的心态上,会是一样吗?

5、

好了,前面咱们讨论了关于家庭、子女的哲学方面的问题。

接下来咱们要讨论一点接地气的事情,最现实的养老问题。

不是讨论养儿防老的问题。

我想我们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生命最后十几年可能都会在养老院度过吧。咱们就说养老院的养老问题。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曾经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义工组织,去武汉的养老院慰问老人。

去得多了我就发现,在养老院的老人,有没有子女,情况差距特别大。

这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是心态,有子女的老人,对于老养老院这回事看得比较开,觉得他来养老院就是换个地方住,子女也经常来看他,心态比较好;而那些没有子女的老人,明显就情绪各方面更低落。

第二是待遇,真的,有子女的老人和没有子女的老人,在养老院的待遇真的不一样,不是说院方故意为难那些没有子女的老人,怎么说呢?子女可以说是老人的后盾啊,假如老人和院方发生了矛盾,对吧?和子女说一说,子女去交涉一下,肯定有效果,但是没有了子女的老人,那就是没有后盾啊,说句不好听的,院方有时候没有照顾到位,你找谁说去?

我们去养老院主要就是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去了几次以后,有2位没有子女的老婆婆,那是真的拿我们当晚辈,什么话都和我们说讲,说她们的孤独,还说有时候和别的老人有矛盾,那些有子女的老人骂她们“你连个儿子都没有”,如此等等。

那时候我就非常感慨,人这辈子,真的不能没有子女后代。

前一段时间有个新闻,说是保姆在家捂死了83岁老太。幸好是家人通过监控视频发现了真相。

500

这个新闻当然是个例。但是也越发凸显了老年人的无力。养老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就是需要人照顾。从一般情况来看,还有谁会比自己的子女,更加用心照顾你,当年年老无力的时候?

对,现在早已不是养儿防老的时代了。但是任何时候,子女都是你年老以后最坚强的后盾。子女是你晚年的依靠。无论是心理方面,还是任何方面,子女都是你最坚强的依靠。

6、

让我们再回到杨丽萍。

对于杨丽萍这样的明星来说,她可以不需要子女,也可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因为她的地位摆在那,她有足够的社会资源,她有钱,有名,还有一大帮徒弟。

对于这样的社会精英人士来说,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他们有事业可以操心,也许子女对他们的心理寄托作用没有那么大;当他们老了以后,他们的社会资源也可以保证自己可以过得很舒心。

但是,作为这个大多数的普通人,请扪心自问,你有钱吗?你有名吗?你有杨丽萍这样的地位吗?

当有一天你也住进养老院,而没有子女依靠的时候,你想找个人说说心里话的时候,你可以找谁?有人欺负你的时候,你该去找谁?

所以,省省吧。

正如结婚可以提升大多数普通人生活品质一样,拥有家庭和子女后代,也是提升你生活质量的一个基本保障。

作为明星,作为有钱有地位的人,他们当然可以不用结婚,也可以不用有子女后代,他们有足够的资源可以保障自己的生活品质。

你可以羡慕这些明星,但是假如你想学他们的时候,请先照照镜子,问问自己,你有那个条件吗?

没有小姐的命,不要得了小姐的病。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对于没有子女才能活出自我这种话,听听就好,如果你真的走上这条路,那才真是失心疯。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