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 X营销手段是比波音强,但说“我们广大股民朋友”为此买单,逻辑不成立
钢铁侠这艘飞船的盈利不是靠美国宇航局的支付的费用,而是凭借着营销手段,在这个方面上来说,波音和俄罗斯与他的差距太大了。
首先,钢铁侠炒作概念,然后拉拢风险投资
有了投资,就上市
所以说,龙飞船的费用,美国宇航局给的只是作为一个引子罢了,其实是全球股市投资者在支付这笔费用,毕竟这里面的四个方面,美国宇航局、钢铁侠、风险投资都很明白,中国航天中心也很明白,现在来说,宇航项目完全不可能盈利,除非发现了“新大陆”带来了暴利外,就现在来说,只能是在技术层面上用新研发的技术专利获取一部分收益,但是钢铁侠发现了这个新大陆。
那就是热衷与跟风的投机者——不是风险投资者——也就是我们广大的股民朋友们。
火箭回收的视频很酷很炫,可是有几个人知道这是美国七八十年代的技术。
有多少人想过,龙飞船这么宽敞舒适,触摸屏这么酷,为何中美俄三国的宇航局都不在自己的飞船上使用,是愚昧还是顽固保守?而是因为可靠性的问题。中美俄宇航局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飞船上的每个空间都要考虑到,都要使用到,甚至连配件都要扣扣索索的计算好,所以才会看着这么拥挤,可是龙飞船呢?人家有人买单,自然不考虑这个了,这就好比一些贪官花自己的钱时这个舍不得那个舍不得,但是公款消费时你看那个大手大脚的样……
可是问题就在这里,有几个人会想这些问题?
俄罗斯现在只是少了飞船的收益,但是火箭发动机还在出售,而且龙飞船虽然酷炫逼,可毕竟还是有个风险问题需要考虑,不论是宇航员还是物资,都非常昂贵的,如果只是炒作一下还可以接受,真的使用这个作为常态发射,虽然美国财团和他们的政府已经疯了,但是美国宇航局还没疯,毕竟是搞技术出身的,知道什么是“科幻”,什么是“现实”。
未来的局面大概率会是物资继续是俄国人运送,并且还会承担一部分的宇航员进入太空的运载任务,至于龙飞船,也就是美国的政治任务罢了,总是有不怕死的……
全球股市投资者不可能给Space X买单,如果像现在一样没上市,那根本买不到股票,如果将来上市了,也要稳定的利润才能支撑股价。风险投资只能短期维持,其中大头还是马斯克自己投资,当然马斯克可以拿特斯拉圈到的钱投入,但那就不是公款消费,也是烧自己的。飞船设计的舒适,触摸屏,这些东西对商业公司来说,研发投入完全可以通过别的业务赚回来,飞船是自己的,所以商业公司愿意做。现在就是NASA带着十几家商业公司,一起玩新模式,NASA给资金支持研发,给市场机会,转让技术,又是成熟的任务,风险就小得多。宇航项目不能盈利,是对高风险的创新任务来说的,也是对最终买单者来说的,但对提供服务的商业公司就未必,他们收取服务费,能覆盖成本就盈利了。Space X营销手段是比波音强,那也是美国公司之间的比拼,说是“我们广大的股民朋友”为此买单,逻辑肯定不成立。
【本评论由风闻社区捞取,来自《美国SpaceX发射龙2载人飞船,简单聊下美国发射成本下降的问题》一文,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标题为小编添加,更多热乎讨论请移步原文】
现在不过是 火箭相关技术,下放到马斯克等资本手里,让其完成实用化。( 实用化注定要烧很多钱)
你说 美国NASA等机构技术积累雄厚,我认。 但是你要说马斯克 美国民间如何如何 呵呵。
得益于雄厚的技术积累,马斯克可以少踩很多坑,技术方案的选择会更多。 但是我国 航天积累还不够,许多坑还需要 国家去踩。
所以,文章需要提供确切真实的证据,证明马斯克投入在航天项目上的资金不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股市或公募基金,最好避免拍脑袋下结论,最后才能有把握地说:“我们广大的股民朋友,为此买单”的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
抱歉评论可能有些较真,但文章的有些解释性文字,应该严谨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