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东北的问题还是要分开来看,东三省也并不是完全同质的
其实东北的问题还是要分开来看,东三省也并不是完全同质的,以我的观察,东北问题最严重的还要数黑龙江,吉林和辽宁都还要好点,社会风气也要数黑龙江最差!东北在计划经济时代如日中天,工业相对于中国其他地区都要发达,城市化率高,计划生育执行彻底!即使现在东北依然是中国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曾经的东北人是骄傲的!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中国步入市场经济时代,东北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国企(工业制造业企业)臃肿,效率底下,伴随着国企改革,一大波下岗潮,对东北冲击尤其严重,中国其他地区国有工业企业占比不高,虽然也受到国企改革下岗潮的影响,但毕竟船小好调头,经济结构也更加多元化,其他地区很快走出阵痛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但东北不同,东北经济结构单一,国有制经济占比太高,船大不好调头,东北的阵痛期更长,一大批东北下岗工人需要另谋出路,也正是在这时候,东北的风气明显变差,90年代的中国仍然处于动荡时期。90年代的国企改革和重组后,中国经济突飞机猛进,但是并没有改变东北单一的经济结构。
再说一说东北人的问题,现在舆论对东北人的风评并不好,一方面是有些人为黑而黑,一方面也的确是一部分东北人自己造成的!我去过东北很多次,也跟很多东北普通人接触。以我的观察,东北人分为两个极端,老实的人老实的不得了,很容易吃亏,埋头苦干累干,不会想那么多。坏的人又坏的不得了,一点亏都不吃!而走出来的东北人很多又恰恰是这些一点亏都不吃的人,他们眼高手低,其他本事没有,套路到很多,工厂工地的脏活苦活累活肯定是不愿意干的,所以你会发现那些学历素质不太高的东北人在外地很多都从事的是服务性工作,比如房产中介,职业介绍等,这些工作不太累,又比较干净,玩点套路还来钱快。但是也很容易跟外地人产生经济利益冲突。这自然在外地人眼中留下不好的印象。更有不少东北人游走在法律的边缘,比如非法放贷,充当打手,暴力讨债,比如很多哈尔滨人开的小酒吧,酒托等。这些影响人群还是非常广的!即使是我都在福州和丽江遇到过东北酒托,咖啡托,虽然我并没有被骗,这种套路我很早就了解!很多人说东北人没有经商头脑,我其实是不认同的,东北人非常有经商头脑,智商一点都不比浙江人差,只不过很多东北人想一口吃个胖子,没有细水长流,没有耐心,只想大水漫灌,一口气吃饱!不管是宰客,还是天价鱼天价虾,又或者雪村的天价住宿,都是做一次性生意,正是因为这样,导致东北的旅游业一团乱麻,另外地游客望而却步。所以东北的旅游业一直不温不火,东北三省的旅游总收入甚至只跟四川一省的旅游总收入相当,2019年四川一省的旅游总收入就高达11594亿,而黑龙江仅仅只有2684亿,吉林要好点4877亿。而黑龙江的旅游资源并不比吉林差,问题就出在黑龙江的旅游业行业比吉林要乱要黑上,现在的问题是东北想吃点旅游饭都快吃不上了。像云贵川这三省,虽然同样经济不发达,但还可以吃点旅游饭,这三省旅游总收入都是破万亿,云南旅游乱象经过整治,2019年迎来强势增长,一举超过浙江,全国排名第六,贵州第三,四川第四。这就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既然东北旅游业种的是恶果,那么得到的也就是恶果。东北少部分旅游从业者坏了东北的旅游环境,买单的确是整个东北,肥了少部分人,害了大部分人!
太晚了,就分析这么多!理性讨论,绝非地域黑
【本帖由风闻社区选自《全国人大代表陈向群:恳请率先在东北地区全面放开人口生育政策》评论区,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标题为编辑添加。】
我就是东北的。其实东北风气也不是一直如此。八十年代终末期以前都挺好的。个人觉得社会风气出问题是从八十年代末开始,九十年代明显变坏。很重要一个特点是年轻人没出路。城市以重工业为主,看着人挺多,实际上不能吸纳多少。轻工业和私营经济没发展起来(有国家政策问题也有当地人的问题)。而东北年轻人受教育还比较好。怎么谋生?进单位啊。效益不好,卡啊。这位朋友说东北人还用武力和歪门邪道解决问题。正常方式解决不了,还能怎么办?
靠生解决问题这是唯恐东北不够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