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肖战,我是如何从喜欢到反感的?
去年夏天,一个干净、阳光的大男孩闯进了大众的视野。
他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万众瞩目。
今年夏天,只要出现这个大男孩的名字,便令人心生反感。
他跌下了“神坛”,万人唾弃。
这个大男孩叫肖战。
短短一年,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
今天我想以旁观者的身份,讲讲从喜欢他,到无感,再到反感的全过程。
(没有收钱,没有洗白,欢迎理性讨论,前提是请先看完全文)
2019年6月27日,电视剧《陈情令》开播,肖战在剧中饰演魏无羡。
这部剧是根据小说《魔道祖师》改编的。
肖战在剧中被围剿、坠崖、被捅,无数次的被误会和背锅。
每次看着他那张人畜无害的脸,都觉得好惨啊。
可即便受了再多委屈,他还是一样的温暖善良。
《陈情令》总制片人杨夏说:“肖战对魏无羡整个人物的理解和剖析相当透彻。”
这是极高的评价,也是对肖战最大的认可。
之后,我特意去搜了好多他的资料,才发现,这个大男孩不简单。
他并非科班出身,一路走来,坎坷无数,但他没有放弃。
终于,凭着《陈情令》,一战而红,变成了顶级流量明星。
也是在那时候,我开始注意到这个大男孩。
他在出道之前,是一名设计师。
从设计师到明星,而且还在短时间内走红,真的很不容易。
就在所有人都为他欢呼的时候,他谦卑地说:
“我只是换了个职场,跳了个槽而已。”
“低调”、“谦卑”,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
在一次《澎湃新闻》的采访中,肖战坦言:
我自认为还没有准备好做一个偶像,偶像的责任更大。
确实,偶像有很多,但好偶像并不多。
何况他是一颗“新星”,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
幸好,他意识到这一点,并没有因为走红而自大。
曾经很多粉丝说:“妈妈不想让你拍吻戏。”
他的回应很刚:“你几岁啦,当我妈妈,哥哥在这里,不要瞎叫。”
“三观正”、“有担当”,是他给我的第二印象。
如果你关注这个大男孩就会发现,他一直走在公益路上。
他呼吁要关注留守儿童,守护山区孩子的纯真童年。
他还作为芭莎慈善夜爱心宣传大使、慈善表演嘉宾。
为爱坚持,与爱同行。
肖战曾表示:“我觉得每个人都尽自己的所能,献出自己的爱心就很重要,然后我希望你们可以怀着爱心和我一起前进。”
他粉丝纷纷响应,在公益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善良”,“正能量”,是他给我的第三印象。
2020年,他登上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这也足以证明他的地位是有分量的。
从走红到顶级流量明星,看起来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实则背后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艰辛。
只不过他只把温暖留给观众。
那时候我想:这个大男孩只要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肯定会有大作为。
进度条也被我从好感,拉到喜欢。
然而,好景不长,这份喜欢被现实狠狠摧残了。
这一转变还得从两个月前说起。
“肖战粉大战同人圈”,相信很多人都有耳闻。
我简单概括一下这个事件。
一个同人写手,在 AO3 平台发布了一篇同人文《下坠》。
《下坠》中主要讲到,未成年高中生王一博爱上有性别认知障碍的女装大佬肖战 。
肖战粉丝看到就不爽了,一不做二不休。
在粉丝圈立刻掀起一场“封杀”活动。
终于,如粉丝所愿。
AO3被封杀了。
一时间,平台作者没有地方写文了,而读者,仿佛失去了精神食粮。
肖战粉丝笑了,AO3用户哭了。
这场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战争过程就不描述了,你们只需知道:肖战成了最大的受害者。
他参演的网剧、代言商品,都被抵制了。
眼看着“战场”越来越激烈,肖战工作室抛出了一份道歉声明。
但这份声明,其实没有一句话是涉及到这件事情的核心。
更令人唏嘘的是,肖战跟人间蒸发了一样。
没有任何回应。
任由粉丝自己去控评、人肉,甚至把同人文作者逼上绝路。
肖战粉丝也成了举报大军的“领头羊”。
极少人知道,短短几个月,据不完全统计,肖战粉丝共举报了37个平台或者博主。
他们更不知道,这种行为是搬起石头,堵住偶像的路。
可能有人会说:这完全是粉丝的行为啊,关肖战什么事?
一开始,确实是粉丝的错。
但肖战的失声,是这场闹剧中,最直接的“爆发点”。
如果他能及时发声,或者能够拉回脑残粉的疯狂。
但他没有。
这件事还引起了官媒的注意,可肖战依然选择沉默。
这也是我从喜欢到无感的开端。
偶像失声,人设崩塌。
当肖战再一次回到大众视野,是在举报风波两个月后。
5月6日晚,他微博转发了一个访谈视频。
这个视频差不多11分钟,我是快进着看完的。
11分钟下来,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全部:道歉。
可当看完视频后,我一脸懵逼,就这?
他在视频中道歉了,迟到了两个月的道歉。
“真诚地跟他们说声对不起。”
这个画面,我反复看了很多次。
但很遗憾,我没有看到所谓的“真诚”。
更扯的还在后面。
在谈到和粉丝关系的时候,他觉得:偶像和粉丝是平等的,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身体力行引导粉丝做一些正能量的事情。
他还说:“对于恶意的批评、造谣、诋毁,不委屈,但是想不通。”
他想不通,大众就更想不通了。
言外之意就是:粉丝作恶,与我无关。
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道歉应该的,但真的晚了,更何况,他的脸上写着两个大字:不屑。
肖战还没有意识到,他的粉丝邪教化了。
4月25日0:00,肖战发布新歌《光点》。
4月28日21:35,《光点》刷出了1亿的销售额。
从0到1亿,仅用了93小时35分钟。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蔡徐坤本来是数字专辑销量的冠军,比如《Young》的销量才6600万。
可见,“顶流”已经配不上肖战了。
摇身一变“顶流中的疯狂流”。
说起来,这还得多亏“与他无关”的铁粉们。
铁粉们倡导“强迫式”购买。
“量力而行,能买100张就咬咬牙买300张。”
“量力而行”也被赋予了新定义。
“他接受的恶意太多了,我们粉丝只能给他更多爱来弥补。”
肖战,你真是伤透了她们的心啊。
一心一意只为你,你却说粉丝行为与我无关。
就连学生党也必须掏空口袋,全力以赴。
“一两张??你和路人有什么区别??”
原来,我真的不配当粉丝,毕竟我一张都没买。
网友一度把这种销售称为“邪教式催销量”。
这件事情还闹上了电视台。
一个妈妈向电视台求助,女儿威胁她掏钱,要买肖战的专辑。
否则,一辈子都恨妈妈。
孩子沉迷肖战,成绩一落千丈。
这位妈妈用尽所有办法劝过了,都没用,无奈之下只能求助电视台。
而这样的例子,还有许许多多。
就是这些心智未成熟的孩子,以为为偶像花钱,就是在爱他。
对于这种现象,肖战再一次失声。
到这里,我的无感已经变成了愤怒。
肖战,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沉默,晚上能睡得安稳吗?
比起“邪教式催销量”,教师天团对肖战的应援更是来势汹汹。
一个小学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配合拍摄一个应援肖战的视频。
老师带领学生们喊:“肖战哥哥你很好,我们很喜欢,冲啊!”
应援口号、舞蹈、歌曲,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我不知道学生们在课堂上都学到了啥,但如果这个现象没被曝光出来,估计这些孩子的应援能力绝对一流。
视频放给大家品品,这场面有多震撼。
老师:“他叫什么名字?”
学生:“肖战”
老师:“肖战是我的谁?”
学生:“男朋友”
老师:“棒棒的!”
有个老师给学生们推荐肖战的歌曲,但有个学生很“叛逆”。
他在屏幕上发了字幕「肖战必糊」。
结果,等待他的是狠狠的辱骂。
老师当着两百多人的面,不留情面,把他痛骂了一顿。
看到这,你还敢惹肖战的粉丝吗?
完全不敢啊。
“邪教式催销量”进阶到了“邪教式应援”。
几颗老鼠屎,败坏了教师群体的名声。
不出所料,这一行为惊动了教育界。
官方纷纷出来放话了。
眼看着事情闹大了,肖战这才坐不住了。
他在微博发文回应道:我不需要应援。
可这哪里是发声,这就是求生。
粉丝邪教式购买专辑的时候,你怎么不发声说“我不需要你们应援”。
粉丝疯狂举报时,你怎么不发声说“我不需要你们应援”。
孩子们到处借债时,你怎么不发声说“我不需要你们应援”......
现在知道说了,无非是觉得,官方可能会让你“死”。
前后不一、行为和所言矛盾,根本没有真正的敬畏,也不存在真正的引导。
肖战,你真的不打算做出点改变吗?
5月13日晚,“人民日报评论”发了一条微博。
是关于老师组织学生应援偶像的事情,并配上一张图。
图片中,黑板上贴着一张肖战的照片,有点模糊。
一个圆圈,把学生的书桌和椅子圈起来。
很快,肖战转发了这条微博,配上文字:
职业底“线”不能破,理性之“圈”不能出,饭圈不能圈一切。
这解读,真的厉害!
网友说:肖战慌了。
确实,这应该是这么久以来他回应最快的一次。
看来官方这张糊了的照片,才是最致命的。
但这些都没有意义了。
他时不时一份声明、致歉、回应,以致于让人们看到这个名字,都会条件反射产生反感。
这真不是玩笑。
就比如前两天我看到一则新闻,本来觉得挺好笑的。
可当看到最后,小字部分链接着肖战的新闻。
那瞬间,就感觉被打了一巴掌,但我不能告诉别人被谁打的。
于是,很快我就退出了这个页面。
真的,个别粉丝们适可而止吧,别再让肖战跟病毒一样,强行充斥着每个人的生活。
旁观者们都累了。
也烦了。
更加产生恶感了。
至于你们口口声声说的:补偿他、保护他、爱护他、疼他
这些都只是你们臆想出来的
你们有想过他真的需要吗?
成也流量,败也流量。
明星要讨好的是资本,就像脑残粉讨好明星一样。
到头来,我们都只是资本的一枚棋子。
而回到肖战本身,他并不无辜。
他虽然什么都没做,但也正因为他什么都没做,粉丝才会越来越疯狂。
更可悲的是,不管怎么疯狂,都没人告诉他们:该不该这样做?如果不该,那要怎么做?
不管明星还是普通人,我们都要记住:少说多做,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我就用肖战走红时候说的那句话结尾吧。
“我自认为还没有准备好做一个偶像。
因为,
偶像的责任更大。”
希望肖战能真正懂得这句话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