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只有娶不到老婆的男人,没有嫁不出去的女人”这句话?

总体光棍在农村,剩女在城市。

这话说的的确没错,然而严峻的问题在于,这句话说的不是现在,而是未来。

500

上图出自《中国统计年鉴》2019版。其中男女性别比例最悬殊的年龄段,在5~19岁区间,一度到达了悬殊的1.18:1。

而在20~24岁这个区间,男女性别比例是1.12:1。再向上,则近乎到了1.05:1及以下。

换句话说,按照表中所记载的0.8/1000的抽样率,我们先来看适龄青年男女的人口构成:

在20~24岁区间,共有男性约4510万,女性约3990万。二者的差额约500万。

在25~29岁区间,共有男性约5960万,女性约5650万。二者的差额约300万。

在30~34岁区间,共有男性约5850万,女性约5790万。二者的差额约60万。

至于35岁以上的情况,我们这里就不赘述了。

我们再来看年龄较低的少年男女的人口构成:

在0~4岁区间,共有男性约4480万,女性约3930万。二者的差额约500万。

在5~9岁区间,共有男性约4280万,女性约3630万。二者的差额约650万。

在10~14岁区间,共有男性约4220万,女性约3560万。二者的差额约650万。

在15~19岁区间,共有男性约3940万,女性约3330万。二者的差额约600万。

综上所述,女孩的年龄在20~24岁的区间段时,她的确可以凭借自身性别优势来获取一定的婚姻优势。

女孩的年龄在0~19岁的区间段时,她的确具有极大的婚姻优势。

女孩的年龄在25岁以上时,这一婚姻优势便逐渐变的不再明显。

当然,以上的初步结论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方针来概括的,女孩的择偶标准为:男方年龄区间段与自身相当,或比自身年龄要大。

只能说计划生育政策越严格的年代和地区,男女比例越失调,2016年放开二胎政策,男女比例失衡明显缓和。

男女正常比例应该是48:52。而00后总人口中男女性别比例1.18:1,也就是54:46,意味着未来会有大量高学历剩女和低学历剩男,农村彩礼还会疯狂上涨。

有过关于农村的新闻报道

一个女孩,不是先天的,小时候磕到脑袋就成傻子了。娶她的是个正常人,就是长的不好看,一般穷,正常生活没问题。说白了农村老实人。娶不到媳妇,为了生孩子娶个傻子。

小儿麻痹女孩,瘸,也结婚了生孩子了。嫁的健全人。

一个农民,他儿子一个眼睛瞎了,家里不穷,怕儿子残疾被欺负,让儿子娶了同村一个傻子,也是后天造成的,不遗传。生了一个儿子正常的。有多傻呢,卫生巾都要婆婆给换。那还当宝似的,有一天走丢了,发动一大帮人去找。

就这样的例子多了。而且新闻报道这不是落后地区,农村也都比较富裕。严厉的一孩政策导致男多女少,在农村,有很多条件不错的小伙子娶不到老婆,因为女孩出去打工在外地嫁了,男孩不离开家,也找不到同龄单身的。听说谁家离婚了,马上有人上门说亲,二婚彩礼比头婚都高。尤其生过孩子的更抢手。

如果说女的没有嫁不出去的,我相信这是真的,只要她想嫁,都不会剩下。有的娶媳妇就为了在家给他做口饭,有的饭都不用做能生孩子就行。就这样娶来的媳妇都哄着怕跑了。

至于剩女,就是自己不想嫁,说要求高也好,要求高是因为有得选择。一般自身条件特别差的,早早的就嫁了,而且为了靠婚姻提高生活质量的嫁的都不差。

还有特别优秀的就不说了。

剩下的大部分就是所谓的高不成低不就,眼光高。高也是因为有选择的条件,即使不嫁靠自己生活得也很好,所以不想将就。说她们剩女吧,如果她说想要结婚,提出个不太过分的条件,真的很快就能嫁出去。

普通人真的特别特别多,反而特别优秀男人只占了一小部分,而这小部分人占了大多的优质资源。

有的人说什么样的男人或女人他不要,那是因为有选择权。更多的沉默的他没有选择权。

为了钱的女人都能嫁出去,只要要求不是太离谱,她开出条件,他符合,两个人一看合适,就在一起了。这样的关系反而稳固,为了感情结婚的都在吵吵闹闹。

剩下的剩女,一般是为了感情吧,想找个合适的人,而不是有钱的人。

还有就是,很多人都觉得有钱人都是社会精英。其实并不是,就农村来说,有没上过学不识字的,但是家里有几百上千头牛,或者拆迁的,还有捡破烂发家的,这些都是有钱人,但是高素质的优秀的女性不会看上他们,所以他们选择也是从普通女性中间。因为有了钱,也有条件选择,普通人里这样的多了。

中国真正的男女平衡只有等到生育政策完全放开才能实现。

女性在目前的环境下,还是拥有更多的择偶优势和主动权的。

那么话说回来,女性具有相对优势就必然可以把自己给嫁出去吗?

并不必然,因为有的人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而有的人被自己的优势所麻痹,反而错过了大好的良机。

总而言之,大环境来看,女性只要保持一种开放和积极的态度,基本都是可以把自己给嫁出去的;而现实对男性则没有那么友好了,只有开放、积极、并且努力工作以获得更多的成就,才能获得异性的青睐。换句话说,女性之所以不嫁,原因是她对男性条件(经济、才能、情商等)有一定要求,假如她愿意放低这个要求,总是会有那么个点,她就能把自己嫁出去。而男性娶不到是因为自己的条件被挑了。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男女人口统计数据差值为3049万。

热门评论 1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3
最热 最早 最新

  • 嗯。。。我看到了,已经私信回复你了。
  • 慌啥?一个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逍遥自在!婚姻虽然很重要,但不是人生的全部,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去经历体验世间美好的东西,努力有所作为,这样的人生一样精彩!
  • 全部楼层
    啊呀
    利益交换是平衡的,当对女性来说结婚是亏本买卖时,她要么找条件比自己更好的以弥补,要么根本不用结婚,单身就够了。
    那男女平等能改善吗?等男女平等了世界大概也到大家差不多都不喜欢结婚的年代了哈哈,只有科技能够救人类
    按你这个说法,什么也改善不了,因为利益交换永远是平衡的,而这种交易不是市场必须交易,不平衡时可不交易。
  • 想氪伽摩
    楼主的数据是准确的,但是分析有点问题。大家可以去查一下2000年的男女出生比例还有各个年龄段的男女比例,再看一下2010年的统计数据,再看看这两年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上都能查到)
    我们会发现,中国的男女出生比总是异乎寻常的高,往往达到1.1以上。但是随着这些人的成长,男女的性别比是逐年下降的。成长到20—40岁(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适婚年龄)时男女的比例会达到一个比较平衡的数值(虽然男性往往仍然多于女性)。
    比方说,在2000年,中国0-10岁的男女比例,与2010年时,中国10-20岁人群的男女比例,是完全不同的。2000年10-20岁的男女比例,也显然的高于2010年20-30岁的男女比例。
    这个统计结果似乎证明男性的儿童死亡率要比女性高很多,但是否确实如此,我也不知道。
    无论如何,中国高到匪夷所思的男女出生比持续了很长时间,并不是今日才有的,而这个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下降,到适婚年龄段时下降到了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范围(甚至在适婚年龄段中的一些特定区域男性比女性少)。因此大可不必忧心。
    我听过一个说法,某个地方的男女早早就结婚,但是不领证,生下女孩子也不领,直到生下的是男孩儿才结婚。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普遍不普遍。
  • 遄臻 经邦济世,富国强民
    这个挺好
  • 观察大员 观察大员
    有钱就行。
  • 欧,难过
  • 想氪伽摩
    楼主的数据是准确的,但是分析有点问题。大家可以去查一下2000年的男女出生比例还有各个年龄段的男女比例,再看一下2010年的统计数据,再看看这两年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上都能查到)
    我们会发现,中国的男女出生比总是异乎寻常的高,往往达到1.1以上。但是随着这些人的成长,男女的性别比是逐年下降的。成长到20—40岁(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适婚年龄)时男女的比例会达到一个比较平衡的数值(虽然男性往往仍然多于女性)。
    比方说,在2000年,中国0-10岁的男女比例,与2010年时,中国10-20岁人群的男女比例,是完全不同的。2000年10-20岁的男女比例,也显然的高于2010年20-30岁的男女比例。
    这个统计结果似乎证明男性的儿童死亡率要比女性高很多,但是否确实如此,我也不知道。
    无论如何,中国高到匪夷所思的男女出生比持续了很长时间,并不是今日才有的,而这个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下降,到适婚年龄段时下降到了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范围(甚至在适婚年龄段中的一些特定区域男性比女性少)。因此大可不必忧心。
    人口学上一般以105是正常比例,主要是考虑到男孩的特点。手动狗头.jpg

    异乎寻常的高,这个阶段大体在95年以后一路上升。2010年六普的数据已经非常明显 了。
    所谓的相对平衡,现实基础是不存在的,毕竟1995-2020之间,并没有任何事件显示大规模的年轻人口损失。
    所以,您所谓的不必忧心,不过是那些人在农村,无法在网络上形成舆论合力而已。
    .2019年初巴国相相亲事件,已经拉响了警报,当然,网络上的声音迅速中被删除干净了。

    为防被删,私信了。


  • 简单快乐 作者
    男女人口统计数据差值为3049万。城市虽然女多男少,但女生并不恐慌,而农村男多女少,男生是真的恐慌。
    利益交换是平衡的,当对女性来说结婚是亏本买卖时,她要么找条件比自己更好的以弥补,要么根本不用结婚,单身就够了。
    那男女平等能改善吗?等男女平等了世界大概也到大家差不多都不喜欢结婚的年代了哈哈,只有科技能够救人类
  • 所以我积极宣传娶毛妹。价格便宜量又足,平均颜值还高,简直就是给中国准备好的老婆储备仓库。两国政治关系不错,生存资源宽裕,基本上是门当户对。其他的我一概不推荐。欧美白人人种虽然也还可以,但反华气氛浓厚,难度大,还可能有后遗症。东南亚南美,人种差了点。中亚阿拉伯,人种差+绿教,坚决不能碰。非洲就不提了,花几万年才走出来。
  • 周围大把嫁不出去的女的,高的人家不要她,低的她看不上别人,慢慢的就是个老女人咯
  • 大城市剩女一大堆,与其担心娶不到老婆,还不如提高自己实力,打铁还需自身硬。
  • 男女人口差怎么了?这个问题一点都不严重。
    完全忘记了婚姻并不是同龄配对的简单游戏,更多的是男大女小的差龄配对。
    同样是40岁,同样的物质条件,你猜男女谁更容易结婚?
    说个玩笑,男人有个梦想是42娶24
  • 男性和女性出生的比例从来不是光棍产生的原因!经济与精神才是!历史上女光棍绝对数肯定稀少的,但现今女光棍绝对数可是以百万千万计的!强调男女比例是光棍产生的原因的人忘了男性选择结婚的对象的年龄是可以寅吃卯粮的!
  • 乌鸦飞翔 玄不救非,氪能改命
    奇葩分析,不知道人的岁数会增长吗?
  • 你把观网当成了知乎?
  • 楼主的数据是准确的,但是分析有点问题。大家可以去查一下2000年的男女出生比例还有各个年龄段的男女比例,再看一下2010年的统计数据,再看看这两年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在中国国家统计局官网上都能查到)
    我们会发现,中国的男女出生比总是异乎寻常的高,往往达到1.1以上。但是随着这些人的成长,男女的性别比是逐年下降的。成长到20—40岁(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适婚年龄)时男女的比例会达到一个比较平衡的数值(虽然男性往往仍然多于女性)。
    比方说,在2000年,中国0-10岁的男女比例,与2010年时,中国10-20岁人群的男女比例,是完全不同的。2000年10-20岁的男女比例,也显然的高于2010年20-30岁的男女比例。
    这个统计结果似乎证明男性的儿童死亡率要比女性高很多,但是否确实如此,我也不知道。
    无论如何,中国高到匪夷所思的男女出生比持续了很长时间,并不是今日才有的,而这个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下降,到适婚年龄段时下降到了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范围(甚至在适婚年龄段中的一些特定区域男性比女性少)。因此大可不必忧心。
  • 你列的这个数据表明,25岁以下男女比例差的多,25岁以上差的少,但是剩男剩女现在一般都是指的25以上的吧,而按你这个数据,25以上男女数量差距不大。
  • 简单快乐 作者
    男女人口统计数据差值为3049万。城市虽然女多男少,但女生并不恐慌,而农村男多女少,男生是真的恐慌。
    只要还有人工带血去HK测男女,这事儿无解。
    男女平等(包括出生权和发展权的平等)最终是对男女双方都有利。
  • 无聊!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