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官员的高薪,压垮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作者 | 郑春
清朝刚建立时候,官员待遇照搬明朝那一套。除了俸禄外,官员还有授田、税赋徭役减免、奖励、抚恤等等方面的综合待遇。这些待遇,都可以转变成荷包里面的银子。
朱元璋是刻薄人,官员俸禄少的可怜,清朝官员自然也是日子不好过。从雍正皇帝开始,为了改善官员艰难生活,于是给京城官员“恩俸”,就是双倍工资,同意外地官员多收一点赋税作为“养廉银”。
康熙乾隆以后,官僚逐步演变为既得利益集团,以各种手段增加自己收入,重新走入与民争利的怪圈,直到跟百姓水火不容。
01收入差距
清朝的分配制度不公,也是官员争利的推手之一。
清朝俸禄制度,官员待遇差别极大。
满汉差别,亲王年俸高达白银一万两,而一品汉人官员年俸仅180两正俸,加上恩俸也就360两,相差近28倍。
等级差别,同为皇室成员,六品格格年俸仅白银30两,亲王是格格的333倍。
文武差别、满汉差别。八旗武官基本照套文官薪酬标准,绿营武官俸银明显低于满人武官,汉人武官低于文官。
京外差别,京官实行双俸制,外官征收养廉银。①
外官的养廉银总督高达2万两,最少的知县也有几百两,但这些银子要养衙门自己雇佣的吏员和职员,包括师爷、轿夫等人,逢年过节要给上司送礼打点,等于是办公经费。主官自己只象征性拿一点,比如冯友兰回忆,父亲任湖北崇阳县令时候,养廉银仅5两。②
同意外官加收赋税和米粮来弥补官员收入不足,是清朝很失败的一项政策,口子一开就收不住,百姓承受苛捐杂税。
02京官待遇
满清入关到顺治年间,官员俸禄基本定型。
一是俸米。
“文武京官俸禄正、从一品,俸银一百八十两,米一百八十斛……正九品俸银三十三两一钱一分四厘,米三十三斛一斗一升四合。” ③
石、斗、升、合、勺、撮都是十进制,1石等于2斛。1石粮食换算成重量为清制100斤,等于现在的120斤。
米按季度发,一品官员每次七十六石九斗五升。这个数量还需要按明朝的制度进行“折色”,简单说就是名义上给这多,实际上朝廷要盘剥一次。具体算账方法是:一半给米,一半折银。
一半米的给法是白米四石三斗四升五合,次白米三石,小米二十一石五斗五升。质和量都打了折扣。一半折银的给法是白米抵放折银米三十八石四斗七升五合,每石按四钱八分核计,共折银十八两四钱六分八厘。
到光绪时期,将大臣折银米改支实米,以银一两六钱核折实米一石,共折米十一石五斗四升二合五勺。④
看明白了吗?俸米只给一半,另一半以低价折成银子,后来又按高价再折成米。两次折腾,三十八石折银米变成了十一石。说俸禄,明清官员心里有多苦!
雍正、乾隆时期,官员普遍加工资。地方官员实行养廉银制度,京官发双薪。
二是津贴。
柴薪银。顺治元年(1644年),一二品汉官,每年给柴薪银144两。以下递减,九品12两。
公费银。顺治二年,又给京官公费银补贴。一品官员月支5两,一年就是60两。递减到八九品为月支1.5两,一年18两。到晚清,在京衙门作为养廉公费成为惯例。
役食银。各衙门为官员提供免费伙食,刚开始是工作餐的标准,吏部每季64两,户部每季110两。⑤
03晚清实例
晚清时期,官员的各项待遇达到顶点。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二十,清廷成立邮传部,主管轮船铁路电线邮政。次年六月二十三,邮传部上报官制事宜,也就是编制、机构、职数三定方案。承政、参议两厅,船政、路政、电政、邮政、庶务五司。
共有左右丞各一员,左右参议各一员,佥事四员,郎中十员,员外郎十二员,主事二十四员,七品小京官十四员,八九品录事不定额缺,设顾问官、议员若干。
下属单位有图书馆、讲习所、考工局、通译局,上海实业学堂。⑥
应该说,新设的邮传部机构简练,部机关人员编制加上尚书、侍郎仅71人,加上顾问、议员、杂役,也不过百余人。
看他们怎么花钱。
工资。按官制,各岗位官员都对应有品级,享受对应的俸禄。
公费。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初三,邮传部奏请给部机关人员发给公费,理由是“办事各员欲令砥砺廉隅,必应酌给养廉,使无内顾之忧,庶可责以专心治事。”
这话说的,言下之意不让我发这个钱我们就要做贪官了。
当年七月十三,邮传部再次上奏,报告每月支出经费数目,目前为“每月约用银二万两”,嗣后人员到位,“每月约用银二万七千余两”。⑦
清单上显示:
尚书年支银一万两。左右侍郎每员年支银八千两。左右丞每员年支银五千两。左右参议每员年支银四千两。丞参上行走每员年支银三千六百两。郎中十员每员年支银三千六百两。员外郎十二员每员年支银三千二百两。主事二十四员每员年支银二千四百两。候补司员约计六十员每员年支银六百两。
佥事四员每员年支银三千六百两。七品小京官十四员每员年支银八百两。
候补七品小京官每员年支银三百六十两。
各项杂费约计年支银三万余两。
总计每月约支银二万七千两。⑧
如果没看到这份奏折,几乎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一品官员的俸禄按规定不过180两,双俸也就360两,公费60两。可实际上,邮传部尚书仅公费养廉银一年就1万两!可见晚清官员待遇已经高得离谱。
当时1万两银子是个什么概念?
奏折中汇报了邮传部购置了海淀西小厂的值日公所,“民房五十九间,地一顷六十亩,共用银五千五百两。”差不多尚书一年的公费银可以在北京买100间民房!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三月二十八,邮传部将厅(司)长以下官员的公费标准作了调整,厅(司)长、副厅(司)长每月300两,科长每月240两,科员120~180两,承值所所长120两,所员80两。相关人员共66人,月支银13060两,年计156720两。比以前略有减少。⑨
对比这些官员的俸禄,公费竟然是俸禄的十倍以上!领取了这么高的公费,应该很多办公支出由个人支付。其实并不是。
光绪三十四年七月二十三,邮传部上奏报告建部以来约十个月时间支出情况,除尚书、左右侍郎等部领导外的其他人员公费银共四万五百一十八两九钱九分五。
除开官员个人领取的公费,还发生了很多支出,而这些公款支付的费用里面,不仅包含笔墨文具,还包括茶水、烤火、书籍、桌椅、吃饭,基本上官员在衙门的所有开销都由公款支付。
伙食。伙食费共用银七千四两一钱七厘。分别为:堂司伙食银三千二百五十五两五钱;书记生伙食银二千一百六十四两六钱四分七厘;值日公所伙食银一百八十三两八钱六分;中饭下饭银一千四百两一钱。
另有武弁马差饷干苏拉杂役工食,共用银二千七百三十八两四分二厘。
十个月的伙食银加起来总共9742.59两,跟当初户部的役食银一年不到500两相比,增加20倍以上!不知道邮传部几十个人怎么吃的,每人每月平均吃掉10两银子!折合6石多大米,即720斤以上。
其他。
茶水油烛煤炭等项共用银一千二百两五钱六分五毫。
笔墨印色纸张档册刷印共用银二千四百七十三两五钱七厘五毫。
杂项用银一千八百八十二两五钱六分三厘四毫。订报、发文件、买煤炉等。
桌椅用银一千九百五十三两五钱七分。
计常支项目56163.378两,活支项目8818.246两,共64981.624两。⑩
看了邮传部的支出清单,发现官员从进衙门的那一刻起,所有支出都是公费,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开销是需要官员自己买单的。
04经费来源
钱的来源也有意思。从鸦片战争签订赔款协议开始,清朝政府财政基本破产,根本无法保障各衙门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地方政府采取横征暴敛,加重百姓负担。中央政府大肆借债,寅吃卯粮。各部门各显神通,巧取豪夺筹措资金。邮传部靠铁路吃铁路。
袁世凯担任直隶总督兼督办铁路大臣的时候,奏请朝廷同意,将关内外铁路年利润的20%用于直隶省的办公经费,当时大约每年100万两银子,实际是用于了编练北洋军。后来用这笔钱修建了京张铁路。
邮传部援引成例,请求继续使用关内外铁路利润用于部内办公经费和发放津贴。朝廷财政窘迫,只好答应。用现在财务制度来看,这是坐收坐支,严重违犯财经纪律。⑪
1906年到1911年,晚清朝廷在最后的日子中煎熬。正因为邮传部有权从下辖的铁路局源源不断地索取上交,邮传部机关的日子越过越火红,官员的福利应有尽有。从邮传部的奏折中依稀可以看到,喝茶看报、抽烟聊天、推诿扯皮、烤火聚餐的荒唐风气,至于国家已经风雨飘摇、民生艰难,于他们又何干呢?
而导致满清王朝覆灭的辛亥革命,其导火线就是因铁路爆发的四川保路运动。
参考书目:
①⑤《中国俸禄制度史》503页,539页,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②《我的学术之路——冯友兰自传》21页,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
③《户部▪俸饷》,《清会典事例》第三册940页,中华书局1991
④《京秩王公大小官员每岁俸银考》,文海出版社
⑥《遵旨拟议本部官制事宜折》,《邮传部奏议类编、续编》51页,文海出版社
⑦《遵旨核定本部月支数目折》,《邮传部奏议类编、续编》87页,文海出版社
⑧《谨将复拟臣部月支数目开具清单恭呈御览》,《邮传部奏议类编、续编》91页,文海出版社
⑨《酌拟各厅司分科治事办法请将员缺公费量予变通折》,《邮传部奏议类编、续编》217页,文海出版社
⑩《奏销自开部日起至三十三年十二月止收支经费银数折》,《邮传部奏议类编、续编》295页,文海出版社
⑪《奏请酌给本部堂司各员月支公费片》,《邮传部奏议类编、续编》77页,文海出版社
作者简介:郑春,男,现居湖北,从事文史工作,近现代史撰稿人,偏重晚清民国经济、金融、物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