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自比戊戌六君子,笑话闹大了/同是猫科,就有可比性了吗?
lion老师 趣品文化
01.@地瓜熊老六 博文摘选,欣赏一下
听说今天方不圆闹了一个大笑话,把戊戌变法写成了戊戍变法。我不禁想起以前相声大师马季和赵炎、大山曾经说过一个相声,相声的名字叫《训徒》:
马季:徒弟,记住了!以后别人问你贵庚了,千万不要回答吃过了,吃炸酱面更不对!贵庚了,是问你结婚了没有?
赵炎:就您这学问 ,您还带徒弟呀?为人师表,不学无术!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人不言自能,水不言自流!金砖何厚,玉瓦何薄,不懂装懂,拿起来就说。知道吗?你就说!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患人知不己之,患为人知己不患,患己为……患……患……说出来,你也不懂!哼!瞧你刚才那劲!自吹自擂,自高自大,自大加一块,那个字念 “臭”懂吗?正确的答案是,问你贵庚了,那是问你是坐车来的还是走路来的……
马季:去!你瞧瞧你这样,还摇头晃脑的,咱俩谁不懂装懂啊?刚才,那一大堆话,那是你嘴里的话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知道什么呀你?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你有多厚呀你?你除了脸皮厚,你还哪厚呀你啊?还自大加一块念“臭”,自大加一块就念臭啦?自大加一点才念“臭”!你就臭在那一点上了,你知道吗?
方不圆,作为一省作协主席,竟然连“戌”和“戍”都分不清,一个是横,一个是点,你这个作协主席,就臭在那一点上了,你知道吗?
02. 本微原创快评:同是猫科,就有可比性了么?
我始终认为历史人物的类比,应该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盛世与盛世比,衰世与衰世比。比如所有农民起义的领袖,无不起于衰世,从陈胜吴广,到黄巢朱元璋,到李闯王和洪秀全,无不如此。历史背景的相似性,是类比的基础和起点。在此基点上,通过对比,探求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才有价值和意义。
反之,如果你把盛世大盗和乱世英豪比,那就是对英豪的侮辱。比如上个世纪香港回归前夕,实事求是的讲,当时的香港经济和民心等诸方面都处于黄金时代,甚至艺术方面也出现了Beyond、四大天王和周润发、周星驰这样的天皇巨星及划时代的作品。然而,这个时候,香港黑社会的猖獗也逐渐达到了顶峰,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世纪贼王”的张子强——此君专做大事儿,通过六年时间,把一名马仔卧底安排到李嘉诚大公子李泽钜公司做中层,通过这名卧底,摸清了李泽钜的上下班路线等生活规律,最终一举将李泽钜绑架,又单枪匹马地到李嘉诚家谈判,卷走了李家10亿6千万港币赎金。此外,他做过的大事儿还有公然持枪抢劫银行运钞车,通过律师有效辩论,被香港法院宣布证据不足释放;绑架香港富豪郭炳湘家公子,获得赎金6亿港币……牛掰不牛掰?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然则,这个盛世大盗,能与那些封建王朝末期带领民众起来造反的乱世英豪相提并论么?如果张子强自比朱元璋,甚至陈友谅,他有这个德行和资格么?
再回正题说方方自比戊戌六君子,是否恰当。
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被害,是大清甲午海战之后,算是末世了吧。当时社会的痼疾已经病入膏肓,变法图强是有良知的爱国知识分子的共识。而当今时代,说国运昌隆,蒸蒸日上,是不是事实?当然,如有些公知一定要发出一些盛世危言,但首先你也得承认是盛世,才有盛世危言之说吧——一个末世乱世,一个盛世,这可比性就打许多折扣了吧。
其次,戊戌六君子也算为大清朝而壮烈牺牲了,说他们不恨清政府,算不算事实?谭嗣同更是为民族慷慨赴难,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言,不失为一代豪杰。你方方呢?你虽然公开声称你“和国家之间没有张力”,但你爱不爱共产党中国,你心里没数么?反对你的人,和支持你的人,心里没数吗?
再次,六君子被清政府砍头了,现在的政府砍你了吗?给你的自由和包容还不够吗?至今公安找你谈话了吗?法院判你三年五载了么?装什么英雄,贴什么金?
最后,戊戌六君子被害的时候,围观的民众是愚昧无知的,所以他们叫好。而现在,反对你方方的人,完全出于觉醒后的自发,他们看清了尔等恨国党的本质,所以才反对你。难不成你认为B站1亿3千万大学生、研究生都还是清朝围观六君子被害时的清朝愚民?拜托,他们当中大量的人数理思维秒杀你,科学知识秒杀你,外语秒杀你,国学秒杀你你信不?我估计那1亿3千万大学生、研究生不会有一个把戊“戌”变法的“戌”字,写成“戍”守边疆的“戍”字吧,因为两个字虽然字形相近,字音差距实在太大——和你与六君子的差异一样大。
如果一定要和满清末造的人物比,我倒建议你比慈禧太后,因为你们起码都是女的,年龄相差也不算太大;最关键的,都爱给洋大人送礼物。
这是六君子被黑得最厉害的一次,诚哉斯言!(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