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二公开信事件,戳穿了民办初中成功的泡沫,不就是掐尖吗?
最近,上海的一所著名民办学校华二初中,因为今年开始上海推出的小升初“摇号”新政策,在其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公开信,激发了广大家长的愤怒。
一时之间,引发了网上广泛热议。也再次让人们关注到教育公平这个话题。
这幅公开信的叫《到华二初中读书,你真的想好了吗?》
只看前面内容,你就能感受到这所民办初中的傲娇。那么这封公开信到底想说什么呢?为何让广大家长如此愤怒?
1、华二附中是什么来头?
在说这封公开信之前,咱们要先介绍一下华二附中。
首先,为什么它叫华二附中?
因为上海的高中届,有个说法,叫做“四大名校”,具体是上海中学、复旦附中、交大附中、华师大二附中。除了老牌的上海中学,其它3所都是名牌985高校的附中。
华师大二附中,全称是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中。其实全国范围内,有几所华师附中,都很有名。除了上海,还有武汉的华中师大一附中,广州的华南师大附中,都可以简称华师附中,都是全国著名高中。
因为这些高中依托的,都是全国最好的师范大学,可以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师资力量特别强,再加上地方政府支持,想办出一所好高中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儿。
好了,咱们单说上海。上海的义务教育体系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搞教育集团化。前面咱们说的上海四大名校,名气特别大,所以各个区都想给自己来一份,因此这4所高中在上海各地开办了一系列分校和附属初中。
以华东师大二附中为例,除了位于浦东的本部,在闵行区还有个紫竹校区,然后还有一堆的附属初中。
这次新闻中的主角,就是这个民办华二初中(嘉定)。
这所民办初中,按照其官网介绍,是华师大二附中,和嘉定区政府联合办学。2010年开办,根据相关资料,在2015年其中考成绩名列上海所有初中第7名。大部分毕业生都考入了包括四大名校在内的著名高中。也就此奠定了华二初中的知名度。
2、过去10年上海民办初中为什么这么火?
好了,一所开办5年就能成为知名初中的学校(实际就是其第2届毕业生),到底有什么能耐,能够有这么好的成绩?
这里还要给大家提一下相关背景。上海的义务教育体系,之前有个说法,要想考个好高中,就得上民办初中。
为什么这么说?
很简单,因为之前上海的政策,民办初中可以择校,公办初中只能划片摇号不能择校。
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2018年之前如果你的孩子小学毕业升初中了,有2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是上小区对口的公办初中,这个就看你所在的小区;第二个选择是择校去上某些民办初中。
公办初中不允许择校,那么生源只能来自对口小区,好学生和差学生都有:民办初中则不同,作为家长你可以择校,人家作为学校也可以选择你家长和学生啊,所以民办初中入校都要考试,面试,搞出一堆条件,最后能进民办初中的学生,都是牛娃(上海的说法,好学生叫牛娃,差学生叫青娃)。
所以,看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了吧?问题的关键就是民办初中其实是在掐尖。它在小升初阶段,就把这一届最好的学生都掐到自己学校了,那中考成绩能不好吗?中考成绩好了,以后的高考成绩能不好吗?
所以啊,上海之前的这个政策,就是完全的混蛋政策。等于是人为打压公办初中,支持民办初中掐尖,把好学生都掐到民办初中去了。
民办初中的这个掐尖政策,等于是提前在初中阶段,就把那些学习成绩好,同时家境优越的学生都集中到一起了。
家长们,尤其是那些有钱的家长们,为了自己的孩子将来能考上好高中,好大学,更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和自己阶层相同的学生在一起(因为能够通过民办初中面试的家庭和学生,大多数都是有钱人,能从小就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就得千方百计挤进这个民办初中。
这就是为什么过去10年上海民办初中这么火的原因。
华二初中自开办以来,就是从上海所有的小学毕业生中掐尖,掐走了最顶尖的那一批学生。再加上人家的师资也确实不错,66%的青年教师毕业于北大、复旦、交大、华东师大等985高校,有这样的中考成绩自然不足为奇了。
3、华二初中为何发出这封公开信?
本来,如果上海的小升初政策一直都这样延续下去。那么对于华二初中这样的民办初中来说,自然是岁月静好,你好我好,他们继续坐拥上海最好的初中地位,继续招来上海最顶尖的小学毕业生,继续中考成绩优秀......
但是,上海最新的小升初政策变了,变成了民办初中全面摇号了。
具体来说,就是如果你想上公办初中,继续按照小区对口政策,就近上划片初中(这个政策有利于学区房),当然也有部分区域,比如长宁区是大划片,几个小区的公布初中一起划片,也是摇号。
另外,最近北京西城区从小学阶段也开始实施多校划片政策,这给了学区房一次重击。
所以总的来看,未来全国范围内学区房价值将大大降低。
所以公办初中基本上是靠划片或者多校划片,能不能上,全靠你在的小区。
而民办初中的最新招生政策是,全部集中摇号。即包括华二初中在内的所有上海民办初中,统一集中接受全上海所有小学毕业生报名,一起摇号,摇到哪个算哪个。
在民办初中整个招生过程中,
遵守“三不承诺”——不提前开展报名或变相报名;不举行任何测试、测评、学科练习、面试或面谈;招生录取不与社会任何教育培训机构挂钩。
也就是说,提前掐尖不管用了。
以后民办初中能招到什么样的学生,就是看运气了。
这肯定将对民办初中带来“巨大伤害”。
因为以前主动权在民办初中手上,他们想招什么样的学生,会设置一大堆条件,目的就是掐尖,掐走最好的学生。而家长们知道,能够上华二初中这样民办初中的学生,都是顶尖学生,家长们会削尖了脑袋,也要想方设法把自己孩子送进去。
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民办初中掌握了全部主动权。他们自然可以想挑谁就挑谁,反正让不让你进,是他们说了算。
他们可以大部分都招那些真正成绩好的尖子生,同时留一小部分名额,用以利益交换。这个大家都懂的。
所以民办初中那是名利双收。
好了,现在新的小升初政策背景下,民办初中掐不到尖了。面对摇号的不确定性,你觉得家长们还会想方设法挤进这个学校吗?
那我还不如就近上对口公办初中好了。至少对口公办初中招生对象,都是和我住同样小区,风险可控啊。
而且越是住高档小区,越是有钱人,对于孩子的教育舍得花钱,自然自己孩子未来的同学素质肯定都不差。
所以,未来上海总的趋势是,优质公办初中会越来越吃香,民办初中红火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
面对这样的前景,民办初中能不捉急吗?他们当然很着急。
这不,民办华二初中某些人,就在急火攻心之下,发出来这样一封公开信。
这个公开信其实就一个主题,劝说那些达不到他们要求的家长,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报名。
他们还专门搞了一个自测题,看看你们当家长的够不够格来上这个学校。
看到了吧?
要满足他们所说的这些条件,你的孩子才适合到华二初中上学,否则的话,“就算进入华二初中以后,也是一条艰辛的路。”
为什么艰辛?
人家苦口婆心说了,你的孩子会跟不上学业,你的孩子会因此自信心遭受打击产生自卑心理。
所以“你真的想好了吗?”
看看,看看,人家还是为你们家长着想呢。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你们这些不够格的家长,就不要给自己的孩子报名来我们学校啦。
上海教育部门规定,集中摇号,他们不敢违抗,所以只好打主意,吓唬走那些不够格的家长和学生,这样报名去华二初中的学生,依然是和以前一样的牛娃,依然是和以前一样的尖子生。
这就是这封公开信的目的所在。
4、这封公开信简直愚蠢到无法形容
了解了上面这些内容。
作为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会觉得这封公开信简直是愚不可及。不知道到底是华二初中哪个负责招生的人猪油蒙了心,脑子进了水,才会发出这样一封公开信?
这封公开信目的很明确,就是劝说那些不够格的家长不要报名。
但是作为家长来说,既然我的孩子有机会摇号进入华二初中(当然也包括兰生复旦、华育中学等著名民办初中)的可能,我为什么不去试一下?
反正就是登录教委网站报个名。又不是啥麻烦事。
就凭你吓唬我一下,我就不报名了?
反正我上不了这些民办初中,还有小区对口公办初中保底。当然要试一试了。
更加可恶的是,这封公开信处处都透露着“傲娇”二字,处处都透露着“你们不配”的高高在上。
前文说到的那些自测题,大家仔细看一下就能看出这种态度了。
然后大家再看看这封公开信里面“关于华二家长”的这部分内容。
看到了吧?人家要开100多门选修课,都是靠家长讲师团配合。这才是“合格的华二人”。
你们扪心自问一下,你们某些家长配吗?所以你们还是老老实实去读菜小(上海对教学质量差的小学蔑称,即菜场小学,意思是开在菜场边上,里面的学生家长都是卖菜为生等等),去读菜中吧,不要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妄想进我们这种高贵的民办初中。
大家看看,就这种态度,这是纯属找骂呢。
当然,后来因为被很多人骂,华二初中微信公众号在发布2小时候就删除了这篇文章。但是早就被热心网友截图保存。进而公布到网上,所以才有后来网上热议。
由此可见,统一摇号的新政策确实是对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民办初中一次“降维打击”,让他们彻底乱了阵脚,让他们得了失心疯,什么混账话都说出来了。
而这封公开信更加进一步证明了,以往上海民办初中模式之所以成功,并不是他们教得好,纯粹就是掐尖而已。
掐尖嘛,谁不会?只要把最好的生源都给我,谁还教不出最好的学生?
都不用你们教,人家自己都能考上四大名校,考上清北复交。
教育公平,关系到所有中国人的根本。只有切实保障了教育公平,底层人民的孩子才有上升通道。只有切实保障教育公平,底层人民才有出头之日。
如果按照之前上海民办初中这种掐尖模式,那就是越有钱的家庭能砸钱让孩子上各种兴趣班,才能在小升初阶段顺利进入名校,那些底层贫困家庭的孩子就只能去读菜小,菜中,他们得不到更好的教育资源,未来能够考上好大学的机会就更加渺茫。
真正的教育公平,就应该是“有教无类”,不能在小学、初中阶段就搞掐尖,应该让所有孩子一起随机上学,有更公平的起跑线。
这才是未来我们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教育应该回归公益性,让所有家庭都有希望,都能受益,不能让名校成为专门服务某些有钱人的工具。
总之一句话,公平,公平,还是特么的公平。
教育要真正公平,就从掐断民办初中掐尖开始。
华二初中这封公开信,标志着以往民办初中搞特权,有钱人家庭可以搞特权的时代,将彻底结束了。
希望未来中国所有孩子都能有更加公平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