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错了吗?

网络就是热闹,前阶段,方方日记抹黑中国掀浪,小留学生回国掀浪,许可馨辱国掀浪,梁艳萍精日掀浪。前面浪未平,B站又来了个《后浪》,又引发一场争浪。

笔者早过了过青年节的年龄,对”五·四”也就不那么关注。这几天,看到网络忽然冒出一篇又一篇对《后浪》的一窝蜂的批评,有些懵逼,不知《后浪》为何物,犯了何罪。今天一早找出来看了几遍,也没感觉出有什么大问题。再细细品味哪些批评,觉得《后浪》有冤,”前浪”有冤,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从《后浪》的性质看,只是B站在“五·四”这个特殊的节日,以”前浪”的口吻送给”后浪”的祝愿。

希望”后浪”强劲、前进,这是《后浪》的初宗,也是”前浪”的心愿。只有”后浪”强劲有力,不断前进,”前浪”的成就感、使命感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才有继续稳步荣光的可能。片子中”前浪”对”后浪”没有抱怨,没有指责,没有失望,而是充满了肯定、信心、激励,正能量满屏溢出。

但一些”后浪”却把这”前浪”的肯定、祝福和寄托,视作草渣,冷嘲热讽,充满了反感,甚至抵触,令人惊讶。

据了解,B站以青年为目标用户群。《后浪》的制作团队并非”古董”,参与具体制作者,年轻人居多。由面向青年的网站组织青年为青年节制播的青年励志宣传视频,要说是与现实青年完全脱节,这本身就显得有些悖论和谎谬。

冷静分析,这些批评者之所以对片子加以指责、排斥,绝不是这部宣传广告片内容有什么大的问题,而是他们站在自己具体的个体立场上,用纯粹个人视角,来审视《后浪》这一公众产品时,所产生的一个判断偏颇所导致的。

如前所述,《后浪》是一部宣传片、广告片。片子面对的是生活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上数亿家庭出身、经济、文化、阅历、领域、职业、岗位、技能、性格、认知、欲念、理想、地域、民族、相貌、体质等等具体情况不尽相同甚至千差万别的庞大的青年群体,而不是某个特殊的个体;片子也不是回顾历史,而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展望未来,向往未来。这些特定的背景条件,无疑需要对片子进行一定的艺术提练,其中的言辞适度虚夸,画面适度超前,正是片子得到艺术升华而增加感染率所不可缺的手法。

《后浪》只有短短数分钟的片长,以平常心看,不过是一次节日的问候、祝愿、鼓励,不过是B站借助于节日的一次广告。这样一部短片,不可能展示太过纷繁烦杂的内容;更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完全契合每个具体青年受众的个体心理需求。

试想,画面是都市的,那就脱离了山沟里的青年。画面是山村的,又与都市里的青年不搭。画面是知识青年,则与工地搬砖青年违和。画面是健康青年,那残疾青年慕而不及。画面是水牛耕耘又陷落后,画面是驾乘飞碟又过超前,等等等等。短片根本无法对这些矛盾和冲突进行一一平衡。要超越,这些矛盾和冲突,就只能以高屋建瓴式来铺陈叙述,如此,与某个具体特定受众的具体现实处境或心里希翼,自然产生脱节。

总而言之,《后浪》是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的艺术宣传片。如果每个观众纯粹从个人主义出发,用建立在各自独特具体个性境况基础上的角度和眼光来解读《后浪》,那走入误区,就难以避免。

更明确地说,如果要把某句台词、某个画面与现实中的个体受众来类比,来划等号,那是一种幼稚,也是一种愚蠢。对不上号就吹毛求疵,求全责备,盲目批评、抵毁,甚至彻底否定,那是太过教条、机城、娇情。当然,笔者也不排除有极少数批评者可能就是为批评而批评赚流量;可能就是不满自己处境而借机发泄;可能就是三观不正而恶意解读。

全国数亿青年,如果有百分之一去与《后浪》机械地对号入座,感不适而批评,那也有数百万(人)条。主演何冰的微博被批评拥堵淹没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的”前浪”,曾经也是”后浪”。这些曾经的”后浪”,当初的经济条件、就学条件、工作条件、日常生活条件远远不及现在的”后浪”。但他们有努力向上的志向,有尽职尽责的忠诚,有乐于奉献的胸襟,有百折不挠的坚毅。这些优良品质隐藏在他们眼角的绉纹中,隐藏在他们花白的鬓丝里,隐藏在他们微驼的脊梁上,隐藏在他们深沉的眼光内。”前浪”今天所拥有的地位、名誉、成就、快乐、幸福,绝大多数不是从他们的”前浪”那边继承来的,也不是天下掉下来的,更不是割”后浪”所给予的,而是在比现在的”后浪”们落后几十年的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中拼搏得来的。

”前浪”值得自豪,”前浪”不欠”后浪”。”前浪”是”后浪”的父母辈,”前浪”给予”后浪”的,更多的难道不是鼓励、指导、培育、扶持?难道不是清除障碍、建立平台、开辟道路?”后浪”是在”前浪”的奋斗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是在”前浪”用勤奋,用汗水,甚至用流血牺牲所做的铺垫上前进的,难道”前浪”对”后浪”在”后浪”的节日里鼓励一下、肯定一下就击碎”后浪”们的玻璃心了?难道要”前浪”们为你们置办锦衣玉食、汽车洋房而不需要去自我奋斗了?有些“后浪”的言词,连最最起码的晚辈对前辈的尊重也一丝不见了。退一步说,就是在现实中”后浪”对“前浪”作些”反哺”,难道不也应该吗?”后浪”是孙猴?从石缝中蹦出来的?

”后浪”应该主动真诚虚心地吸取”前浪”的人生经验教训,学习”前浪”的优良品质,更好地砥砺前行,这才是应该有的正确的态度。一味在网络吐酸水、吐苦水、吐污水、吐毒水,散发乖戾之气,脏了环境,既污染了别人,也污染了自己。”后浪”不应该成为“浊浪”。”浊浪”即使排空,也不是”前浪”的希望!

世界是理想的,世界又是现实的,世界也是残酷的。

当我们还是小草时,不努力吸收雨露,就将焦枯衰萎。当我们还是韭菜时,不体现韭菜的价值,就将被视为杂草荒草被连根拔除。届时成为牛羊的饲料,也会成为新的奢望。只有当我们蕴蓄了足够的能量,才能去开发鲜艳,散发芬芳。只有当我们有了支撑华厦的力量,才能成为栋梁,呈现担当。

以笔者的人生阅历看,既没有祖上巨额遗产可继承,又没有天秉异赋可加持的”前浪”,都曾经默默地当过小草,当过韭菜。

”前浪”的心愿是成就”后浪”,”后浪”的心愿是超越”前浪”。”前浪”与”后浪”其实方向一致,互为力量,那就是《后浪》。

最后,用六句打油诗作尾:

前浪毕竟是前浪,

即将死在沙滩上。

后浪转眼成前浪,

一浪无须怨一浪。

生生不息浪推浪,

一浪更比一浪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