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
大家好,我是大象。
今天我们来聊聊豆瓣9.3分,一部改变了韩国整个国家的电影——
《熔炉》。
这期视频大部分平台都没过审,所以只能放B站的链接啦。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f4y1m7CR?from=search&seid=2531676630696740710
《熔炉》是韩国导演黄东赫在2013年的作品。
看完电影,我们或许会觉得这个故事未免太过黑暗甚至荒唐,但其实它恰恰是以真实事件为蓝本改编而成。
现实中的幼童性侵案,发生在2000年至2005年韩国光州的一所聋哑学校内,而且相比于电影,现实中的情节甚至更加暗黑恐怖。
据资料显示,施暴者包括校长和老师共计有十多人,而受害的孩子们则有30多个,她们年龄最小的仅仅只有7岁。
比电影更甚的是,在调查这起案件的过程中,甚至有老师和多名律师都遭遇过真实的暗杀。
片中民秀拖着朴保贤一起卧轨的情节,也同样是真实的。
至于最后法院看似荒诞的轻判,也并非杜撰。现实中涉事的罪犯基本都是被判得极轻,并且最后都缓刑获释。
这起事件最早被韩国女作家孔枝泳所关注,写成了一部叫《熔炉》的小说,随后在仁浩的扮演者孔侑的不懈努力奔走下,最终才把它搬上了大屏幕。
而上映后,《熔炉》的成功也有目共睹,它已经超越了票房、口碑等对电影的一般评判标准,而上升到了社会意义、改变国家的层面。
关于《熔炉》有一个时间表,我们也可以从这里看出它到底有多伟大。
2011年9月,电影上映。韩国网络上出现了百万人签名活动,要求重启调查“光州性侵案”。
电影上映第6天,光州警方成立专案组,重新侦办此案。
上映第37天,韩国国会以207票通过,一票弃权通过“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炉法”。
而且随后在《律师法修正案》里,也废除了片中显得荒谬至极的“前官礼遇”。
可以说因为这些成就,《熔炉》当之无愧被称为“改变韩国国家的电影”。
当然以上虽然振奋,但法律能改变的,还是只有惩罚的力度和规则,它最终难以对抗的是复杂的人心。
熔炉事件之后,韩国的性侵事件也依然时有发生,就在今年还出现了震惊世界的N号房事件。
当然,这跟具体哪个国家也没什么太大关系,我们也同样有红黄蓝、豫章书院以及鲍毓明事件......
这类事件可能会永远不断的发生,而法律也只能起到震慑和事后惩罚的作用,因为它的对手,是恐怕永远都无法战胜的人类共有的人性之恶。
所以《熔炉》的意义,除了改变韩国的法律外,还在于它是如此的直击人心。
它犹如这个世界的钟声。击鼓鸣钟者拼尽全力,声嘶力竭,它一遍又一遍地质问体制、提醒观众——
有一个孩子死去了,断臂残肢、鲜血淋漓,有人看到了吗?
有一座教堂倒了,轰然大响、震耳欲聋,有人听到了吗?
当然,绝大部分人都听到了,但也总有一些人熟视无睹、充耳不闻。
也正是他们,让这个世界频繁地燃起大火,漫起浓雾,而最终变成熔炉。
那我们应该如何做?
诚如电影结尾那句话一样,我们一路奋战,可能的确无法改变世界,但要争取的,是不要让这个世界,改变了我们。
的确,名与利、权与性,都是人生中最正常不过的追求,但这绝不是任何犯罪作恶的理由。
最后,看完《熔炉》对我触动最大的,其实倒不完全是校长们的丑陋和无耻,而是孩子们那张干净无邪的脸。
那本来是一张可以无忧无虑、尽情撒娇的脸,可在片中却时常充满着恐惧与哀嚎。
当然,他们还是可以成为任何她们想成为的人,但却可能要带着永远都无法弥合的伤痕,度过一生。
也希望我们都能记住这张滚满泪水的脸,它会时刻提醒着我们,无论何时何地,也不要成为纵火者与合谋者。
如果世界就是不堪如斯,不如一路奋战,在大厦崩塌的废墟上,建教堂。
在大雾弥漫的日子里,找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