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我们如何理解劳动光荣?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又叫做“International Workers' Day”,源起于美国工人的反抗运动和全球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在十九世纪的美国,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工人权益得不到保证,劳动者生活暗无天日。

1886年5月1日,美国工人停工上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各种肤色,各个工种的工人一齐进行总罢工。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有21.6万名工人涌上街头。随后芝加哥政府出动警察进行镇压,开枪打死两人。事态随之扩大。5月4日罢工工人在干草市场广场举行抗议,警察再次开枪,4位工人死亡,随后又有八名游行者以谋杀罪被起诉,史称“干草市场屠杀”。

为了呼应和声援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区都爆发了工人抗议活动。这些活动成为了“国际劳动节”的前身。

500

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从此,世界各国的工人团体在这一天举行盛大庆祝活动,许多国家还放假一天。

时间到了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

同时,5000多名工人召开了由中华全国工界协进会等7个团体联合筹备的世界劳动纪念大会。纪念会上,各界代表发表演说,工人提出8小时工作、8小时休息、8小时教育的“三八制”要求,并高呼“劳工万岁”、“中华工界万岁”等口号。

500

一年以后,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横空出世。

马克思提出的“劳动者最光荣”的革命种子,就这样在中国一点点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中国的劳动人民不再甘心于“三座大山”的剥削压迫,在中国共产党这个真正为劳动者谋利益的政党领导下,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命运勇敢斗争。

这个迄今依然把“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写入党章的政党,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它为劳动者而战的使命。

500

每一名普通的劳动者,洗刷了曾经饥寒交迫的悲惨境地,转而坚信“劳动光荣”,夺回劳动的果实,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劳动者,做了“天下的主人”了。

1994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改《劳动法》。

这个以劳动奋斗为光荣的国家,一次又一次地用实际行动保护着每一名普通劳动者的权益。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面对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从一线医务人员到各个方面参与防控的人员,从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到生产防疫物资的工人,千千万万劳动群众在各自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汇聚起了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正是每一名劳动者的奋斗,让我们享受到了灯火璀璨的夜晚、四通八达的交通、朝发夕至的快递、和平安定的生活。“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真正创造历史的,不是神仙皇帝,而是劳动人民自己。

500

在这个春暖花开、万物生长的“五一”劳动节,我们呼朋引伴,踏青春游,把酒言欢,共叙幸福,享受着惬意宁静的假期。而这一切,正是一百多年来无产阶级运动先驱和中国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的劳动者权利。

安享权利时不忘缅怀,珍惜当下时不忘奋斗。每一名劳动者,都是这个五一劳动节里最快乐坦然,而又最光荣自豪的一员。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