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解相同的学术著作有出版的必要吗:葛兆光与杜继文的禅史研究比较

两著整体来看,关于六世纪到十世纪的禅宗史,所引材料大致相似,所得结论大致相同。

我们就用葛著第五章《禅思想史的大变局》中第一节中的第一段“灯史马祖、石头两系分派之辨正》来说说看。

葛著提出了石头门下丹霞天然、天皇道悟、药山惟俨三大弟子的师资承袭问题。

对于丹霞天然,葛著列出了《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宋高僧传》《续传灯录》等资料,杜著少了《五灯会元》《续传灯录》;结论,葛著认为“他(丹霞)单承石头而不与马祖,是不那么可信的”,杜著认为“将丹霞挂到石头的名下,实是他的后辈的意见”,结论基本相同。

对于天皇道悟,葛著引《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说“他(天皇)承袭石头希迁的记载仿佛是一致的”,后引唐丘玄素《天王道悟禅师碑》,说天王道悟与天皇道悟为两人,分别出自马祖和石头门下,但历史上出名的道悟为天王,而非天皇。杜著没有引《五灯会元》,而另引了《宋高僧传》《禅门师资承袭图》,后面也引用了《五家宗派》据丘玄素的《天王道悟塔记》(名字与葛著异)证实天皇、天王为两人。

葛著的整个论证过程,给人以两个道悟的发现是他的学术成果的感觉,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奇怪的是,现代禅宗史研究者也沿用就说而不变”,引用了汤用彤、周叔迦、吕澂、印顺、顾伟康等人的著作来说明,吸人眼球,好像这是他的一个学术大发现。但出版在他之前的杜著已经说了历史上已有人提出。

对于药山惟俨,葛著引用了《祖堂集》《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说药山是石头的弟子,“似乎没有问题”,然后笔锋又是一转,引用《全唐文》中唐伸《澧州药山故惟俨大师碑》,说该碑“明明白白地记载说他是马祖道一的弟子!”杜著引用著作全同(碑文名称又不一,杜著为《澧州药山故惟俨大师碑铭》),结论也一样。

但是,葛著在这里又玩起了文学笔法,写道:“也不知为什么,后来研究禅史的学者,都视而不见,或见了也断然否认”,让人感觉这又是他的一大学术发现一样,而全然不顾杜著已有研究,而且出版在他之前(葛著出版于2008年,杜著出版于1993年,前后相隔十年多)。

我的困惑是,这样据有差不多相同的材料,得出相同的学术见解,出版在后的著作还有意义吗?干吗不直接抄过来,然后注明出处就行了?但是葛著没有注明说是抄的,虽然两书此段很多文字相似,连直接引文都基本一致,而且,葛著还把杜著列为了参考文献。

更别说,葛著还在有的章节,像某位作家一样,使用“据说”“传说”这样的字词,用武侠小说的段子来说明学术问题,显得不够严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