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奥秘》到底有多么性感与狂野?
只有在社会主义浪漫时期,
才能看到《奥秘》这样的杂志
1.
中国真正面向市场的杂志,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从无到有,有如星星之火迅速遍地燎原。
彼时,书店、报刊亭、书摊遍布全国大小城市,各种杂志争奇斗艳,那气势不输战国时代的群雄逐鹿。
激烈的竞争,让无数个杂志社像《人间指南》编辑部一样,让无数个年轻编辑像李东宝一样,因销量陷入烦恼,苦苦思索。
而让每一个李东宝都可望不可即的顶流阵营成员,首推《知音》《读者》《故事会》。在90年代,这些杂志每月发行量都在二百万以上。
不过,对于那些每天动不动就惦记和外星人一起玩,去百慕大三角探险,琢磨时间穿越的年轻人来说,这些主流杂志讲的不过是地球上的一点俗事,实在无聊。
但有一本杂志,它的销量虽然算不上顶流,却可以完美满足这些年轻人心怀宇宙的精神需求。
这本杂志,就是诞生于1980年2月的中国第一本科普连环画刊——《奥秘》画报。
纵观80、90年代的中国杂志,并不缺“有趣的灵魂”,但少有“好看的皮囊”。而即便是在二三十年以后,我依然认为《奥秘》是中国最美的杂志之一。
最能支持这一点的,就是它的封面。
只要在茫茫书海里多看它封面那么一眼,这些年轻人就注定难以忘记它的容颜,并愿意为它掏出所有零花钱。
当年看《奥秘》的封面,神秘性感。如今看,复古迷人。
那上面,有大量的以宇宙奇景、外星文明、未来机械人、史前人类为主题的幻想插画。
1981年第一期封面《神秘的飞碟基地》,
作者高临安老师为UFO研究会成员
- 下一页
热门评论 6条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214条 最热 最早 最新
什么你们都没见过?
好吧,你赢了,你用你丰富的经验打败了我。
出版完整的书都是后面的事。
人们如果远离知识,就是走进愚昧。
人们如果远离知识,就是走进愚昧。
好吧,你赢了,你用你丰富的经验打败了我。
与母体文明彻底割裂是没有生命力的,抱残守缺不愿学习进步是没有未来的。
今天能让年轻人看了产生文化自信的文艺作品,有多少曾经受到《奥秘》《科幻世界》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这两本杂志就不会有刘慈欣的《三体》和《流浪地球》;中国插画界两位大神张旺、张晓雨最早就是给这两家画插画的。张旺的插画就是最典型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手法相结合的产物。今天网文流行的架空历史和历史穿越题材也都是这两本杂志引进国外优秀作品才让国内广大文学爱好者熟悉。
相反只活在“传统”中不愿意拥抱现代社会,比如马未都之类就只能活在潘家园的地摊上。
好吧,你赢了,你用你丰富的经验打败了我。
记住,与自身母体文明彻底割裂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
与母体文明彻底割裂是没有生命力的,抱残守缺不愿学习进步是没有未来的。
今天能让年轻人看了产生文化自信的文艺作品,有多少曾经受到《奥秘》《科幻世界》的影响,可以说没有这两本杂志就不会有刘慈欣的《三体》和《流浪地球》;中国插画界两位大神张旺、张晓雨最早就是给这两家画插画的。张旺的插画就是最典型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表现手法相结合的产物。今天网文流行的架空历史和历史穿越题材也都是这两本杂志引进国外优秀作品才让国内广大文学爱好者熟悉。
相反只活在“传统”中不愿意拥抱现代社会,比如马未都之类就只能活在潘家园的地摊上。
话说那个年代你想用国内科幻画家的作品?哈哈,没有。
记住,与自身母体文明彻底割裂的东西是没有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