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说:“台湾不排斥统一”,其实把我们都骗了!
7月21日,马英九在出席台湾高雄一个座谈会时再次提及两岸关系,称:我们不排斥统一,但国家的统一要以和平方式推行,要得到台湾人民的支持”,“两岸和解、合作必须循序渐进,如此才能水到渠成。
马英九
而此前,我们所听到的多以台独民进党当局各种无耻的去中国化动作、岛内台独势力猖狂攻击、诋毁大陆言行的卑鄙杂音为主。
还有像中国国民党面对民进党的赶尽杀绝软绵绵的一味妥协,毫无反抗力度的喘息声;
种种阻碍两岸统一的嘈杂之声不绝于耳,也许我们听了太多了,心里似乎已经失望了。但猛然听到有人大谈两岸统一,或许我们会很兴奋。
出现这种情绪的波动,都是基于广大同胞热切盼望祖国早日完成统一大业的深厚民族情感,这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这个我们理解,因为我们对统一实在太渴望。
所以此次马英九公开谈中国统一,着实让我们高兴了一回,但是高兴归高兴,仍需透过言语看本质,这或许就是一句欺骗了所少人纯真内心的谎言。
首先,马英九作为台湾地区卸任领导人,虽有一定政治影响力,但是已无实权,其所说的话对改变两岸关系目前“冷战”的现状根本是无力回天,对于那个陷入高傲冷酷的井底之蛙蔡英文来说更是对牛弹琴。
其次,马英九早在今年的2月受访时就曾表示:目前两岸处于冷对抗状态,形势严峻,并说两岸统一条件尚不成熟。
半年时间不到,马英九的态度由统一条件不成熟到不排斥统一。这180度的大转弯背后,我只看到了岛内某些政治人物对待统一的态度是那么随便。
一个没有始终如一的态度看法怎可凭借一次简单的表态就可相信其“善意的谎言”?至少我不信。
像这种态度逆转更像是一种墙头草,见风使舵在作祟。如今的马英九正面临国民党党产的“三中案”的质疑,此时公开谈统一像是在为其抬高在两岸之间的正面形象。而此前在2月份含蓄拒绝统一的表态,那是“只缘不在此山中”,所以无所顾忌。
因此,对马英九突然献殷勤,我们就当看看热闹。因为统一的主导权把握在大陆的手中。
为了解惑大家对马英九统一论的认识,只要我们稍对马英九的谈话加以分析,就可看清其本质意涵。
马英九的“统一论”是谎言?
马英九说:我们不排斥统一,但国家的统一要以和平方式推行,要得到台湾人民的支持。这句话就是说,统一可以,但是不能武统,还必须以所有台湾人支持统一为前提。
这句话谁都能说,但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实现这种统一不知又要多少年,经历多少代才能实现统一都是一个未知数。
自从1949年国民党政府搬至台湾以来,至1988年台湾在两蒋统治的39年里至少还是处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高度认同,无非是两岸政见有歧义,但这并不阻碍两岸同胞同是中国人的民族、国家认同。
因此,在两蒋时期,台湾社会90%以上的民众都坚持“一个中国”,认同自己是中国人。
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
但随着两蒋威权时代的终结,李登辉这个老谋深算、借壳上市的老台独登上台湾统治的大位,以“中华民国”为保护伞,利用手中的权力,放任岛内台独思潮的盛行,终于在2000年,以国民党政府领导人的身份暗自帮助民进党上台,实现了国民党政府迁台以来首次政党更迭。
李登辉(又名岩里政男)
2000年-2008年,在贪污犯陈水扁统治的民进党政府,入联公投、修改中国史教科书、一系列去中国化动作,给台湾社会输出了众多台独势力。
陈水扁
虽然在2008年马英九重新率领国民党再次荣登大位,但是此时的马英九在祖国统一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与陈水扁的民进党政府有进步但是大同小异。
“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成为其打开两岸关系的通关密语,获得大陆的模糊认可。但是在我看来,“一中各表”向来是国民党应付大陆的幌子,如果真心接受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九二共识就是最佳态度,何必再扯出一个“一中各表”呢?
目前两岸在政治上是属于分治不分裂的状态,在当时国民党政府搞出的“一中各表”,无非就是想,大陆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表“中华民国”,而两岸同时拥有领土的治权,所以“一中各表”感觉就像是“两国论”的备胎。
马英九主导的8年两岸和平时期,两岸是和平了,但是对民进党的台独街头政治暴力运动、太阳花学运采取绥靖政策,让台独势力无法无天。
所以被马英九称为8年的两岸蜜月期实际上是台独势力最为猖獗的8年。
到了2016年马英九卸任领导人的几个月前,“悲剧”发生了,自认“台湾人”的比例上升至73%,“中国人”的比例仅剩11%,也就是说,在台湾社会,只认台湾人的比例大幅上涨,只认中国人的比例快被埋没。这意味着两岸想主动统一的难度比两蒋时代的难度更大。
因此,2016年的台湾社会的民族认同与1988年的民族认同完全对调了,近30年的时间由“中国人”认同从来不是问题变成“中国人”认同成了非常严重的问题,这就是马英九的八年“政绩”。
这也就印证了马英九说的那就话“统一可以,但是不能武统,还必须以所有台湾人支持统一为前提”就是一个骗人的独台伎俩。
根据上面2016年民调显示台湾社会73%自认为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让这些人转而支持两岸统一,还不得等到猴年马月?
马英九的“和解论”是独台?
马英九此次还说了一句:“两岸和解、合作必须循序渐进,如此才能水到渠成。” 这句话就是说: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必须要慢慢来,先易后难,不着急,两岸双方愿意谈就谈,没有谈的条件就先等着,只有这样才能有统一的可能,两岸才有稳定和平的可能。
说实话,这种随意应付大陆的套路更像是一种独台的美丽包装。
马英九的8年领导台湾时期,大陆给了台湾太多机会,为了两岸关系的稳定,大陆默契迎合了马英九的“两岸不统、不独、不武”主张,换来的是大陆对台湾大肆援助,先经后政、先易后难,让台湾的幸福感爆棚。
但是湾湾并不满意,推翻了两岸签署的服贸货贸协议,反而在这一时期成为中国人认同度下降最快的时期。
这就是马英九的循序渐进策略,没把台湾的人心拉回来,却发展了一帮台独势力。
更为可恨的是,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两岸主张以及“一中各表”主张,尽然被国民党名正言顺的继承,尤其是现任的国民党主席吴敦义,高调宣布继承马英九政府时期的“三不”政策。完全背离了当初国父孙中山创建中国国民党统一中国、振兴中华的初衷。
国民党主席吴敦义
导致如今的中国国民党在两岸问题上频频“失手”,备受质疑,大陆想联手坚守“三不”政策的吴敦义掌权的国民党实现两岸统一,可以说是有点天方夜谭。
但是我们还不能疏忽一点就是马英九的这个“和解论”,明摆着是要拖延时间,因为两岸分治从1949年至今已经69年了,根据国际惯例,岛屿归属认定以100年为重要时间节点,台湾问题如若在30年内无法解决,就可能面临被提上国际法庭仲裁的风险。
所以,台湾的那些政治势力在等时间,但是大陆等不起,消耗不起。以马英九的那个“和解论”对照如今的台湾社会民意基础,循序渐进,蕴藏的时间等待着实让人有点害怕。
所以按照马英九的那个两岸“统一论”,实在不敢苟同,对待台湾回归祖国问题,必须是大陆主导,决不能放手台湾盼望其回心转意。要把促统的声音和力度与反独的力度旗鼓相当,甚至更强,才有机会早日迎接湾湾“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