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战的威力】之——天花不但灭国,还毁了2个文明

 

跟现在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飞机卫星大炮比起来,生物战之前显得很土,似乎威力不足,档次不高。最近刚好有空,借这次新冠大流行给大家科普一些。

 

生物战是指使用生物武器的一种作战。生物武器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毒素、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基因等。

 

天花是一种病毒,是1980年WHO官方认证过的近3000年人类历史上首个也是唯一一个完全被消灭的烈性传染病。所以祖国传染病防治法已经不管理天花了,医学生也不教授这个。不过你们真的相信被消灭了吗?看完这篇文章,你应该会有自己的判断。

 

病毒和细菌不同,细菌可以用有效的抗生素直接杀死,病毒到目前为止通常还没有特效药,只能靠人体免疫力抵抗,发病死亡或者自愈,还有一些会终身携带。

 

下面是天花百度百科序言,一字不改。

 

天花(small pox)是由天花病毒感染人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痊愈后可获终生免疫。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传染性强,病情重,没有患过天花或没有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均能被感染,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病毒血症,染病后死亡率高。最基本有效而又最简便的预防方法是接种牛痘。天花临床表现有重型和轻型,重型天花病死率约为25.5%,45%的病例出现融合性皮疹,79%有出血现象;轻型天花病死率为0.1%~1.0%。天花病毒是痘病毒的一种,人被感染后无特效药可治,患者在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天花病毒外观呈砖形,约200纳米×300纳米,抵抗力较强,能对抗干燥和低温,在痂皮、尘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数月至一年半之久。

 

天花和鼠疫一样明确记录用于军事。大众对天花没有认知和概念是因为天花的苦主都死光了。无人呐喊,无人吹哨吹喇叭所以没有话语权大家听不到。

 

有人说历史是个小姑娘任胜利者随意打扮,古代近代历史记录又总是语焉不详。目前网络能搜索到的记录,灭国灭文明的记录有两个。我归纳了一下,都和大航海时代欧洲殖民者有关。

 

十八世纪,英国入侵美洲,印第安人激烈反抗。英国人赠送了天花病人使用过,沾染了天花病毒的毯子手帕作为礼物。美洲大陆从无天花疾病,印地安人对天花既无免疫力又无治疗知识。也就是说,印地安人在天花没有抵御能力,“生物不设防”。欧洲人没有死绝估计那个时候已经形成了群体免疫了。

 

根据估计,欧洲人到来之前南北美洲土著居民人口约9千万到一亿。在16世纪里,北美印地安人约1200万,而到20世纪时,人口数量已经减少到大约17万4千。如今已无法计算出欧洲人带来的天花等致命疾病究竟杀死了多少万美洲印地安人。美洲印地安人从上亿锐减到微不足道的17万4千,基本被灭绝了。其中绝大部分死于“天花战”。

 

西班牙人干的就更厉害了,在十五世纪,一样是在美洲,一样是用各种手段包括天花,直接灭了印加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没有什么保留地啊苦主什么的,就这么直接灭绝了,消失在了历史长河里了。

 

鼠疫可以用来破城,引起的黑死病灭了欧洲2500万人,不过尚未听闻哪个国家或者文明因此毁灭的。和天花病毒比起来,鼠疫就是小儿科了。

 

以下节选自天花病毒百度百科片段,一字未改。

 

重要事件

编辑

2014年7月,美国科学家近日在整理马里兰州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一个储藏区时,一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科学家在一个冷藏室中发现了6瓶被遗忘的天花病毒,药瓶上标有天花字样,并与其他10瓶未标注药瓶一起被放置在一个硬纸盒中,这6瓶经过冷冻干燥的病毒的日期似乎是上世纪50年代。

冷藏室最初是一个NIH实验室的一部分,20世纪70年代,实验室被迁入FDA总部,冷藏室也转入到了FDA。

2014年7月,NIH立刻将病毒放入高安全级别实验室,并将发现通知CDC。CDC研究小组利用政府飞机将样本运送到亚特兰大,并将它们送入生物安全等级4的实验室,研究人员将连夜对这些病毒进行分析,更多研究将揭示这些病毒能否在培养皿中生长.

如果它们包含能养活的病毒,这些小瓶届时将被摧毁,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被邀请监督摧毁工作。CDC的一个部门目前正与联邦调查局联合调查这些病毒样本的来源。

虽然在1980年天花病已经被消灭,但是天花病毒现在仍有保存。目前天花病毒标本保存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在美国亚特兰大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另一个是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国家病毒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最近科学家们还难以决定是否应该消灭剩余的天花病毒标本。反对的科学家表示关于天花病毒的关键问题还没得到解答,不应该消灭标本。

安全官员称此次发现的病毒并没有泄露而且对不会对发现它的员工造成健康威胁。标本后来被送往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进行检验,研究人员确认在样品中包含有天花病毒的 DNA。现在他们正在尝试确认标本中的天花病毒是否仍具有生物活性。

遗忘在瓶子里面的魔鬼 天花

2014年7月1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科学家在搬实验室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6瓶被遗忘了几十年的天花病毒。

根据国际协定,全世界的天花病毒样本只能保存在两个实验室:美国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以及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国家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VECTOR),并由世界卫生组织(WHO)监督。

保存天花的实验室外都会有这样的警示牌。图/WHO

500

CDC的声明称,没有证据表明有人曾经带走和使用过这些病毒。由于这些病毒已被冻干,而天花病毒在冻干后就会死亡,因此NIH的生物安全工作人员认为这些小瓶子不具有感染性。

1975年拍摄的天花病毒电镜照片。图/CDC

周二的一个采访中,CDC的官员说他相信这些小瓶子是在室温下保存的。但是同一天晚些时候,FDA的官员说,这些病毒样本在冻库中保存了几十年。

CDC认为,这些小瓶子来自于20世纪50年代。那个年代,许多实验室都保存有天花病毒。但他们仍在调查,到底是谁保存了这些样本,以及

500

它们为什么会出现在马里兰州的这个废弃实验室里。

ABC新闻称,这几个小瓶子贴有标签“variola”,这是天花的学名。同时发现的还有一些没贴标签的小瓶子。7月1日,它们被发现后,便立刻被保护起来,并通知了CDC。CDC派来了3个专家,采集了瓶子中的病毒。

CDC的声明说,7月7日,这些瓶子已被安全转移到CDC位于亚特兰大的高密封设施中,连夜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测试。经测试,确认这6个贴有标签的瓶子中,确实存在天花病毒DNA,而其他的瓶子中没有。接下来,他们将花2周的时间,测试它们是否能存活(即,能在组织培养中生长)。之后,再在WHO的全程监督下,进行销毁。

1979年,由于牛痘的广泛接种,人类已基本消灭了天花。为此,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还举行了庆祝仪式。同年,全世界的实验室同意销毁天花样本,或将其送至上面所说的两个实验室中的任意一个(美国的CDC或俄罗斯的VECTOR)。根据当时的官方说法,到80年代初,所有CDC和VECTOR以外的天花病毒都已经被消灭了。

全球天花根除认证委员会委员们于1979年12月9日在日内瓦签署认证书。

现在的新生儿都不接种牛痘了。只有研究天花的科学家、特定的医护人员以及有可能接触到这种病毒的其他人群才接种,因为接种牛痘可能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尽管很少见)。各国政府可以存有疫苗,由于这些疫苗中并不包含天花病毒,因此并不违反国际协定。

 

不过呢,就算全世界的天花病毒都销毁了,我个人觉得真实意义也不大。实际上只要有了天花病毒的基因序列,生物实验室完全可以合成出真实的活病毒来的。更可以用基因技术进行变异,改造,嫁接什么的。以某些流氓帝国的秉性、实力、下限来说,谁又能相信天花不会被用于战争呢?

 

所以说,生物战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国家这次对新冠采取的措施,怎么强力都是为了大家好。每个人的防护措施,多么周全都不嫌过分。生物战的惨烈后果,远不是一卡车一卡车拉尸体,殡仪馆一地无主手机,或者什么万人坑能形容和描述的。大家看完了,是不是应该家里多买些口罩,洗手液,手套,甚至防护镜,防护服,消杀用具、设备使用/备用呢?

站务

全部专栏